

1.
木名。又名白理木。白紋,質堅,古時用以制梳、勺等器具。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風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藪、椫,多楊。
2.
見“樿傍”。亦作“樿旁”。棺材。
1.出自《莊子·人間世》宋有荊氏者,宜楸柏?!邍藝?,貴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斬之。
1.語本晉□□《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擯,南還,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湼盤經》,至闡提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旬日學眾云集。"后因以"頑石點頭"比喻道理講得透徹,說服力強,足以使人信服。
1.冥頑不靈的人士。
1.見"頑疏"。
1.頑劣的小子。對人的貶稱。
1.游戲;游賞。頑,通"玩"。
2.猶玩狎。頑,通"玩"。
1.冷峭的疾風。
1.指殷代頑民的風俗。
1.愚拙而質樸。
1.愚妄貪婪。
1.指童年。頑,通"玩"。
1.生銹的銅。
1.愚鈍無知的人。
2.愚妄﹑頑皮的孩童。
3.指孌童。
1.指強橫不法之人。
2.愚妄的徒弟。
1.刁頑。
1.頑抗;抗爭。
2.輕浮貌。頑,通"玩"。
3.玩賞。頑,通"玩"。
1.愚妄而背離正道。
1.頑,通"玩"。開玩笑。
2.頑,通"玩"。玩耍,游戲。
1.形容范圍窄小。
1.亦作"頑仙"。
2.愚笨的神仙。指初得仙道者。
1.猶饞涎。比喻強烈的貪欲。
1.見"頑嚚"。
1.玩笑。頑,通"玩"。
1.愚妄之性。
2.堅韌不拔的信念。
1.亦作"頑兇"。
2.愚妄不順。
3.惡人。
1.愚鈍而懦弱的人,多作自謙之辭。
1.中醫指經久不愈或難以治好的皮炎。
1.猶厚顏。謂不知羞恥。
1.亦作"頑艷"。
2.指孌童。
3.指頑鈍的人和聰慧的人。
4.艷麗。
1.指桀驁不馴的氣勢。
1.頑,通"玩"。玩具。
2.頑,通"玩"。指曲藝﹑雜技等娛樂活動。
3.頑,通"玩"。指東西;物事。多含輕蔑之意。
4.頑,通"玩"。指事情。多含輕蔑之意。
1.亦作"頑囂"。
2.愚妄奸詐。語出《書.堯典》"瞽子,父頑,母嚚,象傲。"
3.指舜的父母。
4.泛指愚妄而奸詐的人。
1.硬,頑強。
1.玩耍游戲。頑,通"玩"。
1.頑劣愚鈍。
2.指頑劣而愚鈍的人。
1.密布不散的烏云。
1.質地粗劣干枯。
1.詈詞。
1.指難治或久治不愈的病癥。比喻難以糾正的錯誤傾向。
1.愚鈍的資質。
1.紅唇。多形容女子嘴唇。
1.古代婦女用紅色點于面部的裝飾。亦借指美貌女子。
1.指淺紅色的脂粉痕。
1.化妝用的香粉。
1.檀木做的弓。
1.《宋書.檀道濟傳》載檀道濟足智多謀,隨高祖北伐,為前鋒,屢建戰\,后因稱征戰計策為"檀公策"。
1.晉陶淵明晩年貧病交加,凍餒偃臥,江州刺史檀道濟饋以粱肉,陶麾而去之,表示耿介不茍取的高尚品德◇用為稱頌陶淵明之典。
1.赤褐色。
1.中藥名。黃蘗的根。
2.古地名。
1.佛教語。布施和智慧。
1.鴆鳥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