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名用字。參見“巏嵍”。
1.出自《顏氏家訓·書證》柏人城東北有一孤山,古書無載者。唯闞骃十三州志以為舜納于大麓,即謂此山。其上今猶有堯祠焉,世俗或呼為宣務山,或呼為虛無山,莫知所出……余嘗為趙州佐,共太原王邵讀柏人城西門內碑,碑是漢桓帝時柏人縣民為縣令徐整所立。銘云:土有巏務山,王喬所仙。方知此巏務山也。
1.普遍的弊病。
1.謂水相通。
2.指流水。
1.用純色絲帛制作的旗幟。
1.通達淵博。
知識面較廣博的人才。即在精通一二門專業的基礎上,兼備其他方面的知識,能在科學研究領域中善于進行綜合性研究的人才。
1.博學多才,見識練達。
1.學識通達淵博的人。
1.即通才。
2.通用之材。
1.指博學多才﹑見識練達的人。
1.流通財貨。
2.謂朋友間互通財物。
1.漢時稱布單衣。
2.普遍裁減。
1.修道,參佛。
1.輪船上可以容納許多乘客的大艙。
1.舊時稱交通管理機構。亦指該機構的官吏。
1.謂開通漕運河道。
1.木通。
2.即通脫木。
1.用通草(通脫木)制作的花。
1.見"通鄽"。
1.指四通八達的市集。
1.淹通深遠。
2.總長。
3.方言。全部。
1.即通腸米。
2.使腸胃通暢。
1.謂僅能稍通腸胃的極難得到的米。
1.平常,普通。
①通行無阻道路通暢|呼吸通暢。②文字、思路等順暢流利文章立意新,句子也通暢。
1.謂同棲于一個窩巢。
1.潮水流通。
1.有車往來。
2.鐵路或公路等修通,開始行車。
1.合計;總共。
2.平均。
1.亦作"通澈"。
2.通曉;明白。
3.通侯。
1.見"通徹"。
1.禱告,禱祝。
1.猶報曉。
1.通常的稱呼。
2.一般的說法。
1.方言。全部,整個。
1.通報呈遞。
2.掌管賓客往來聯絡事務的人。
1.表達誠意。
2.猶通陳。
1.賭博時莊家贏了其他各家。
1.護城河。
1.猶通行。
1.猶通紅。
1.猶通令,把同一命令發往各地。
1.全面籌劃。
1.交際往來。
1.見"通脫"。
1.流通的河川。
1.通報傳達。
1.豁達寬厚。
1.傳話。
2.指譯員。
1.呈遞書面意見。
2.傳達話語。
1.出示名片以求延見。刺,名片。
2.通報傳遞來訪者的姓名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