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策】的拼音、怎么讀

策

拼音:

繁體:策

筆畫:12

部首:竹

五筆:tgmi

結構:上下

五行:木

基本釋義

1.

名詞

古人在竹片或木片上書寫,編集成冊的叫策。

2.

名詞

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

3.

名詞

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參看“籌”。

4.

動詞

計謀,措施。

5.

名詞

(Cè)姓。

6.

名詞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7.

動詞

用策趕馬。

詳細釋義

1.

亦作“笧”。亦作“筞”。亦作“?”。

2.

驅趕騾馬役畜的鞭棒。

1.出自《左傳·襄公十七年》左師為己短策,茍過華臣之門必騁。

2.出自《鹽鐵論·后刑》良工不能無策而御。

3.出自《漢書·萬石君傳》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

4.出自《抱樸子·正郭》遨集京邑,交關貴游,輪刓?弊,匪遑啟處。

5.出自《智囊補·捷智·宗典等》宇文泰與侯景戰,泰馬中流矢,驚逸,泰墜地,東魏兵及之,左右皆散,李穆下馬,以策擊泰背。

3.

引申為駕馭馬匹的工具,包括韁繩之類。

1.出自《文選·傅毅〈舞賦〉》命遣諸客,擾躟就駕,仆夫正策。

4.

用鞭棒驅趕騾馬役畜等。

1.出自《論語·雍也》孟子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

2.出自《韓詩外傳》馬力殫矣,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3.出自《〈抱樸子〉內篇自序》豈敢力蒼蠅而慕沖天之舉,策跛鱉而追飛兔之軌。

4.出自《物妖志·獸類·狐》鄭子見之驚悅,策其驢,忽先之,忽后之,將挑而未敢。

5.出自《新排長》馭手放開閘,向紅馬策了頂響的一鞭。

5.

引申為駕馭。

1.出自《抱樸子·暢玄》乘流光,策飛景,凌六虛,貫涵容。

2.出自《雜說》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6.

督促;使進步。參見“策勉”、“策勵”。

1.出自《吊道澄法師亡書》宜應共相策勉,弘遵舊業。

2.出自《經歷》我常自策勉,認為報答這樣的深情厚惠于萬一的途徑,是要把在社會上所獲得的信用,完全用在為大眾謀福利的方面去。

7.

手杖;拐棍。

1.出自《莊子·齊物論》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

2.出自《空靈山應田叟》詩曳策背落日,江風鳴梢梢。

3.出自《集異記·劉禹錫》禹錫乃退立床下,支策以觀之。

8.

拄著;拄著棍杖。

1.出自《歸園田居》詩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2.出自《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題晃師壁》詩竹風清磬晚,歸策步蒼苔。

3.出自《物妖志·獸類·狐》少時,蕭出,著紫蜀衫,策鳩杖。

9.

引申為扶持;架起。

1.出自《靈壽杖歌》左扶右策夾以二童子,下可涉園徑,上可凌坡陁。

2.出自《楊家將》可憐打得他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帳下見者無不酸鼻,仁美令府門外從人即策之去。

10.

古代用以記事的竹、木片,編在一起的叫“策”。亦借指書簡,簿冊。

1.出自《儀禮·聘禮》若有故,則卒聘,束帛加書將命,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

2.出自《國語·魯語上》書以為三?。

3.出自《論衡·問孔》言出於口,文立於策,俱發於心,其實一也。

4.出自《潮州刺史謝上表》編之乎詩書之策而無愧,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

5.出自《三代因革論一》刑者,情之百易者也,書之策不可盡也。

11.

引申為予人書簡。

1.出自《法言·重黎》至蠡策種而遁,肥矣。

12.

古代君主對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發布其他教令的文檔。

1.出自《左傳·昭公三年》夏四月,鄭伯如晉、公孫段相,甚敬而卑,禮無違者,晉侯嘉焉,授之以策。

2.出自《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四》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與谷,其縣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諸侯,以為其子孫賞邑。

13.

引申為策命;策免。

1.出自《漢紀·平帝紀》莽(王莽)怒策尤為庶人,以董忠代之。

2.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先主﹞策亮為丞相。

14.

給有功者以獎賞。

1.出自《十二硯齋落成自題》詩驕語妻孥須上賞,亟將餅餌策奇勛。

2.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事成,策汝功,不成,同汝貶。

15.

古代考試取士,以問題令應試者對答謂策。

1.出自《漢書·杜欽傳》其夏,上“成帝”盡召直言之士詣白虎殿對策,策曰:“天地之道何貴?王者之法何如?”“六經”之義何上?人之行何先?取人之術何以?當世之治何務?各以經對。

2.出自《顏氏家訓·勉學》明經求第,則顧人答策;三公九?,則假手賦詩。

3.出自《獨孤府君墓志銘》元和元年,對詔策,拜右拾遺。

4.出自《歸田瑣記·陳實百問策》成祖命解縉發策,以七十二賢,賢賢何德,二十八將,將將何功為問。

16.

泛指考試。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下》鄉使上世之士處虖今,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獨可抗疏,時道是非,高得待詔,下觸聞罷,又安得青紫。

2.出自《南史·梁吳平侯勱傳》劉顯執卷策勱,酬應如流,乃至卷次行數亦不差失。

3.出自《舊唐書·文苑傳下·吳通玄》建中初,策賢良方正等科,通玄應文詞清麗,登乙第,授同州司戶,京兆戶曹。

4.出自《東坡志林·沖退處士》﹝李士寧﹞常見余成都,曰:“子甚貴,當策舉首。”已而果然。

17.

古代稱應試者對答的文本為策。亦指一種議論文體。

1.出自《漢書·公孫弘傳》時對者百余人,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為第一。

2.出自《后漢書·文苑傳上·邊韶》著詩、頌、碑、銘、書、策凡十五篇。

3.出自《樊紹述墓志銘》表、牋、狀、策、書序、傳記、紀志、說論,今文贊志,凡二百九十一篇。

4.出自《珊瑚鉤詩話》策者,條而對焉者也。

18.

古代用以計算的籌子。

1.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晉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數系此多少。

2.出自《禮樂論》天至高也,日月星辰陰陽之氣,可端策而數。

19.

計謀;謀略。

1.出自《禮記·仲尼燕居》若無禮,則田獵戎事失其策,軍旅武功失其制。

2.出自《史記·田儋列傳》安期生嘗干項羽,項羽不能用其?。

3.出自《送張道士序》詩臣有平賊策,狂童不難治。

4.出自《郡縣論》利盡山澤而不取諸民,故曰此富國之?也。

5.出自《花城》鄭洞國征求李鴻的意見,“我看也是撤回為上策。”李鴻答。

20.

謀劃;測度。

1.出自《孫子·虛實》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2.出自《水經注·渭水一》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司馬懿屯渭南,雍州刺史郭淮策亮必爭北原而屯,遂先據之,亮至,果不得上。

3.出自《續博物志》鬻子名熊,楚人,為文王師,年九十見文王曰:“使臣捕獸逐麋已老矣,使臣坐策國事尚少也。”

4.出自《智囊補·兵智·馬隆》晉太始中,涼州刺史楊欣失羌戎之和,馬隆策其必敗,俄而欣戰沒。

5.出自《李仁元傳》今寇飽意張,脅眾疾進,此其志揚揚,策我不能故也。

6.出自《四川光復》以陳育堂赴大竹,促張懋隆來渝,策進行。

21.

古代卜筮用的蓍草。

1.出自《儀禮·士冠禮》筮人執?抽上韇,兼執之,進受命於主人。

2.出自《文選·屈原〈卜居〉》詹尹乃端策拂龜。

3.出自《戰國策·秦策一》襄主錯龜,數策占兆,以視利害,何國可降,而使張孟談。

22.

小箕。

1.出自《莊子·人間世》鼓?播精,足以食十人。

23.

木柵。

1.出自《莊子·達生》祝宗人元端以臨牢?。

24.

星名。即仙后星座的γ星。參見“策馬”。

1.出自《史記·天官書》漢中四星

25.

書法用筆的名稱。仰橫為“策”,用力在發筆,得力在畫末。

26.

姓。明有策敏、策簡。見《萬姓統譜·陌》。

1.出自《萬姓統譜?陌韻》策氏,見姓苑。明策敏,賀縣人,任長沙縣丞。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固要

1.再三地邀請。要,通"邀"。

2.竭力勸阻。


固陰

1.凝結的寒氣。


固陰冱寒

1.嚴冬寒氣凝結,積凍不開。


固有

本來有的;不是外來的~文化。


固有頻率

又稱本征頻率”。振動系統作固有振動時的頻率。


固有振動

又稱自由振動”。振動系統在不受外界作用而由其自身性質所決定的振動。如彈簧振子在本身彈性力作用下的振動,單擺在重力作用下的振動等。充電后的電容器和電感線圈組成回路后,電路中形成的電流振蕩,也稱固有振動。


固執

堅持己見,不肯改變~己見丨性情~。


固執成見

1.見"固執己見"。


固執己見

1.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


固植

1.固志。堅定的意志。

2.指心志堅定。


固志

1.堅定心志,穩定情緒。

2.指穩定的情緒,堅定的主張。


固著

1.固定,附著。


固自

1.仍然;還是。


故敗

1.破舊。


故邦

1.故國;故鄉。


故弊

1.破舊。

2.指破舊之物。


故編

1.舊作。


故步自封

比喻安于現狀,不求進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故步自畫

1.猶故步自封。


故常

〈書〉慣例;舊例不依~丨習為~丨囿于~。


故巢

1.舊巢。亦比喻故居。


故臣

1.舊臣;遺臣。


故池

1.舊池;原來的池塘。


故儔

1.舊伴侶;老朋友。


故疇

1.故土;故鄉。


故出人罪

1.謂量刑時故意開脫或輕判。


故此

因此;所以因為天氣不好,今天的登山活動~作罷。


故道

①從前走過的道路;老路。②水流改道后的舊河道黃河~。


故第

1.故宅;舊居。


故典

1.謂舊的規章制度等。

2.舊的典籍。

3.典故;掌故。


故都

過去的國都。


故端

1.事故;事端。


故而

因而;所以聽說老人家身體欠安,~特來看望。


故二

1.佛教語。謂僧人出家前的舊妻。


故犯

1.故意犯罪。

2.故意違犯。


故方

1.原來的藥方。

2.舊規。


粗糲

1.糙米。泛指粗劣的食物。

2.形容食物的粗劣。


粗糧

1.一般指大米和面粉以外的糧食,如玉米﹑高粱﹑小米等。與"細糧"相對。


粗劣

1.粗惡低劣。


粗陋

粗劣;簡陋住宅的寒傖,墻壁的黯淡,家具的破舊,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惱。


粗臚

1.略舉。


粗鹵

1.見"粗魯"。


粗虜

1.亦作"麄虜"。

2.粗暴魯莽。


粗魯

1.亦作"粗鹵"。

2.性格﹑行為等粗野魯莽。


粗率

1.粗疏直率。

2.粗劣簡陋。


粗略

1.粗糙簡陋。

2.不精致;不精確。


粗論

1.粗略論述。


粗犖

1.粗陋駁雜。


粗謾

1.亦作"麄謾"。

2.謂誑人。


粗莽

1.粗豪率直。

2.粗魯莽撞。

3.粗壯丑陋。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嘉禾县| 文安县| 华蓥市| 贵溪市| 兴城市| 德兴市| 三台县| 武功县| 白沙| 綦江县| 玉屏| 金湖县| 普格县| 绥江县| 军事| 六安市| 泸西县| 龙川县| 县级市| 汤原县| 丹阳市| 无锡市| 龙江县| 卓资县| 平谷区| 云林县| 伊宁县| 孟村| 曲麻莱县| 婺源县| 琼中| 封开县| 永春县| 孙吴县| 白河县| 田东县| 新乡市| 饶阳县| 西充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