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磬】的拼音、怎么讀

磬

拼音: qìng

繁體:磬

筆畫:16

部首:石

五筆:fnmd

結構:上下

五行:木

基本釋義

1.

名詞

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玉或石做成,懸在架上,形略如曲尺。

2.

名詞

佛教的打擊樂器,形狀像缽,用銅制成。

詳細釋義

1.

“硜”的今字。

2.

適宜制磬的美石。

1.出自《書·禹貢》泗濱浮磬。

2.出自《漢書·地理志上》貢球、鐵、銀、鏤、砮、磬。

3.出自《江賦》鳴石列於陽渚,浮磬肆乎陰濱。

3.

寺院中召集眾僧用的云板形鳴器或誦經用的缽形打擊樂器。

1.出自《高僧傳·興福·慧元》卒后有人入武當山下見之,神色甚暢,寄語寺僧,勿使寺業月廢。自是寺內常聞空中應時有磬聲,依而集眾,未嘗差失。

2.出自《題破山寺后禪院》詩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3.出自《冬朝》詩圣賢雖遠《詩》《書》在,殊勝鄰翁擊磬聲。

4.出自《真珠船·磬》今釋氏所擊銅缽,亦謂之磬。

5.出自《人民文學》他只會種菜、打柴、掃地、上香、添燈、擊磬。

4.

南齊時報更用的響器。后因以借指時鐘。

1.出自《真珠船·磬》南齊易更鼓為鐵磬。

2.出自《初夏一夜底印象》詩銅舌的報更的磬,屢次安慰世界,請他放心睡去……世界那肯信他哦!

5.

彎腰。表示謙恭。

1.出自《禮記·曲禮上》立如齊

6.

形容鳴聲如擊磬。

1.出自《文選·郭璞〈江賦〉》赪鱉肺躍而吐璣,文魮磬鳴以孕球。

7.

放馬疾馳。參見“磬控”。

1.出自《詩·鄭風·大叔于田》抑磬控忌。

2.出自《桯史·義??傳》〔王成〕呼常馭羸卒持鞚來,則帖耳訓服如平時,振迅通衢,磬控緩亟無少忤者。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實見小人在蝶背,有磬控駕馭之狀,俯仰顧盼,意殊生動,殊不類偶人也。

8.

古死刑之一。懸而縊殺。

1.出自《禮記·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則磬于甸人。

2.出自《隋書·刑法志》五曰死刑五:一曰磬……五曰裂。

3.出自《茶余客話》自隋以前,死刑有五,曰磬、絞、斬、梟、裂。

9.

副詞。方言。適才。參見“磐子”。

1.出自《新方言?釋詞》凡稱適才為閑者,亦曰頃者。荀子:“天下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頃、磬同。蘄州謂適才為磬子。

10.

通“俔”。譬如,如同。

1.出自《詩·大雅·大明》伣天之妹

11.

通“謦”。輕聲咳嗽。參見“磬欬”。

1.出自《與兩湖書》仆未始不嘆兄之高明不可及,而亦每每惜兄有可以一變至道之力而僅用之於文也。雖然,此亦未有人焉,以反躬為己之說而磬咳於吾兄之側耳。

12.

古代打擊樂器。狀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屬制成。懸掛于架上,擊之而鳴。

1.出自《詩·商頌·那》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2.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凡兵車百乘,歌鐘二肆,及其镈、磬,女樂二八。

3.出自《酉陽雜俎·禮異》引其宣城王等數人后入,擊磬,道東北面立。

4.出自《宋景文公筆記·釋俗》樂石有磬。

5.出自《新桃花扇·打爛這狗賊胡子》按照古禮,奏起琴、瑟……鐘、磬等樂器。

13.

泛指身形曲折如磬。

1.出自《〈新方言〉后序》身傾于前謂之磬。

14.

通“罄”。空,中空。

1.出自《淮南子·覽冥訓》磬龜無腹。

15.

通“罄”。盡,罄盡。

1.出自《東堂老》房舍又無,米糧又磬。誰支持?誰接應?

16.

通“罄”。全;遍。參見“磬地”。

1.出自《早秋降誕日獻壽應制》詩磬地山河壯,彌天福壽長。

17.

通“罄”。形容聲音堅致。按,《釋名·釋樂器》:“磬,罄也,其聲罄罄然堅致也。”

1.出自《禮記·樂記》石聲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果行育德

1.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


果驗

1.應驗。

2.謂果然得到驗證。


果藝

1.果決而有才能。


果意

1.遂意,如愿。


果勇

1.果斷勇猛。


果躁

1.猶暴躁。


果蔗

1.一種供鮮食的甘蔗。其特點是汁多清甜,脆嫩爽口。我國果蔗按皮色可分青皮﹑紅皮﹑紫皮三種,產地主要在廣東﹑浙江﹑福建等省。


果證

1.佛教語。謂果地之證悟。果與因相對而言,在因位之修行曰因修,依因修而證果地曰果證。


果直

1.果敢正直。


果只

1.果子。


果志

1.果斷之志。

2.遂志,快意。


果粥

1.指臘八粥。


果饌

1.果品與菜肴。泛指飲食。


果桌

1.宴飲時陳放酒食果品的桌子。


果子花

1.結果實的花。謂觀賞價值不高的花。


果子貍

1.動物名。又稱花面貍﹑白額靈貓。產于東南亞及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大小像家貓,嗜食谷物﹑果實﹑小鳥﹑昆蟲等。肉可食,味鮮美;毛皮可制裘。


果足

1.盤纏,旅費。


猓猓

1.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彝族的舊稱。


猓玀

1.猓猓。


1.見"猓然"。


槨幬

1.以槨覆棺,并加涂飾。


槨柩

1.亦作"槨柩"。

2.棺材。


槨室

1.亦作"槨室"。

2.墓穴。


槨席

1.舉行喪奠禮儀時設在帷帳中的神坐之席。


蜾扁

1.見"蜾匾"。


蜾匾

1.亦作"蜾扁"。

2.篆書的一體。形略扁﹐故稱。


蜾蠃

1.寄生蜂的一種。亦名蒲盧。腰細﹐體青黑色﹐長約半寸﹐以泥土筑巢于樹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蟲﹐為其幼蟲的食物﹐古人誤以為收養幼蟲。


裹包

1.包裹;行李。

2.包,包裝。

3.包圍。


裹纏

1.盤纏。指日常開銷。

2.即裹腿。


裹持

1.包裹挾持,猶攜帶。


裹瘡

1.見"裹創"。


裹創

1.亦作"裹瘡"。

2.包扎傷口。


裹從

1.脅從。


裹帶

1.攜帶。

2.繃帶。


裹肚

1.宋元時男子長衣外包裹腰肚的繡袍肚。

2.有花紋裝飾的闊腰巾。又名圍肚看帶。

3.兜肚。


裹飯

1.謂包裹著飯食送人解餓。語出《莊子.大宗師》"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后遂用作稱頌友情的典故。

2.謂攜帶飯糧以備服役或遠行。


裹費

1.盤纏。


裹袱

1.即包袱。包衣物用的包單。


裹腹

1.吃飽肚子。語本《莊子.逍遙游》"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2.宋元時男子長衣外包裹腰肚的繡袍肚。


裹革

1.語出《后漢書.馬援傳》。謂戰死沙場。


裹合

1.裹脅糾合。


裹糇

1.見"裹糇糧"。


裹糇糧

1.謂攜帶熟食干糧,以備出征或遠行。語出《詩.大雅.公劉》"乃裹糇糧,于橐于囊。"朱熹集傳"糇,食。糧,糗也。"


裹雞

1.東漢徐穡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穡乃預炙雞一只,"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暴干以裹雞",負糧徒步徑至瓊墓前,以水沾絮使有酒氣,陳雞為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事見《后漢書.徐穡傳》◇遂用作吊祭友人的典故。


裹夾

1.包圍挾持。


裹見

1.謂有罪之臣在武士簇擁下穿靴執笏朝見君主。


裹角

1.猶拐角。


裹腳布

1.舊時女子纏足用的布條。

2.指男子裹腿或穿布襪前包腳的布條。


裹腳條子

1.即裹腳布。


裹金

1.在木材或其他非金屬材料上包裹金箔。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南乐县| 翁牛特旗| 双柏县| 商城县| 沙雅县| 宜昌市| 姚安县| 德安县| 双柏县| 普安县| 麦盖提县| 沁阳市| 师宗县| 兴安盟| 青浦区| 利川市| 潼南县| 晋宁县| 砚山县| 阿克陶县| 福贡县| 尼木县| 泌阳县| 漯河市| 宝山区| 柘荣县| 海门市| 乌拉特后旗| 陆丰市| 类乌齐县| 抚松县| 东辽县| 保定市| 牙克石市| 乌拉特后旗| 南京市| 平凉市| 望城县| 弋阳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