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動物身體內部中空或裝有臟器的部分。
2.
名詞
(~兒)說話的語調,樂曲的調子。
3.
名詞
多用于宰殺過的羊(多見于早期白話)。
4.
動詞
(~兒)話。
1.
人體或牲體內部空的部分。
1.出自《封診式·癘》丙毋(無)麋(眉),艮(根)本絕,鼻腔壞。
2.出自《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相馬﹞腹欲充,腔欲小。
3.出自《答賀中道燈夕見詒》詩獨持高篇恣哦詠,頓覺精銳還軀腔。
4.出自《春暖花開》詩當春到人間,花舞春城,我們裝載著:滿腹文章,滿腔歌聲。
2.
物體內的空處。
1.出自《憶洞庭觀步十韻》巖根瘦似殼,杉破腹如腔。
2.出自《有懷梁益舊游》詩虎印雪泥余過跡,樹經野火有空腔。
3.出自《胡桃》詩請君剖破渾淪看,會見滿腔都是仁。
3.
曲調;曲譜。
1.出自《送彥孚主簿》詩黃華雖眾笑,白雪不同腔。
2.出自《依韻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詩仍見率成》林下狂歌不帖腔,帖腔不得謂之狂。
3.出自《能改齋漫錄·樂府一》政和中,一中貴人使越州回,得詞於古碑陰,無名無譜,不知何人作也。錄以進御,命大晟府撰腔,因詞中語,賜名《魚游春水》。
4.
說話的聲音語氣。
1.出自《寄林所源道士》詩我識華陽林道士,步虛聲里帶淮腔。
2.出自《駱駝祥子》送學生回來,祥子以為可以吃飯了,大太太扯著天津腔,叫他去挑水。
3.出自《鍛煉》貓臉人這套官腔,兩位小姐聽得正不耐煩。
5.
量詞。多用于豬和羊。
1.出自《謝滕王賚豬啟》奉教垂賚肥豕一腔。
2.出自《朝野僉載》《選人歌》曰:“案后一腔凍豬肉,所以名為姜侍郎。”
3.出自《西游記》老王果依此計,即教管事的買辦了七八口豬,四五腔羊。
4.出自《官場現形記》每棚兵丁,賞羊一腔,豬一頭,酒兩壇,饅頭一百個。
1.佛教語。指由正身變化產生出來的身體。
1.指無足牽掛的世事。
1.見"身外之物"。
1.個人身體以外的東西,指名譽﹑地位﹑財產等。
1.謂地位低下,財力不足。
1.《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為?'"本謂人身的文飾,后以"身文"借指人際交往中的禮儀和言語修養。
1.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后以"身無長物"形容極其貧窮。
除自身以外,沒有一點多余的物品我這一輩子除了幾本書以外,身無長物。
1.謂身上沒有一寸線。形容極其窮困。
1.形容沒有容身之地。
1.猶身邊。
1.見"身先士卒"。
1.身世顯赫,聲名遠揚。
1.身體和精神。
2.心思;精神。
1.身體衰弱,精神不振。
1.見"身心交病"。
1.星命家語。舊指注定人命運的星宿。迷信者認為天上的星象與人的禍福夭壽有關,故稱。
1.身體;形體。
1.猶體形。
1.指為某種信念而舍棄生命。
1.身體的腰部;身材。
1.指賣身錢。
1.身體的影子。
2.指人或物的形象。
3.身體和影子。
1.自身的過錯。
1.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朗,氣質秀美。
1.形容人心神清爽。
2.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1.謂心神清朗,資質秀美。
1.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
2.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1.猶言心不在焉。
1.神龍。
1.神明的地域。猶言仙境。
2.神奇深幽處。參見"神區鬼奧"。
1.指神奇深幽的地方。
1.神奇的軀體。
1.神韻趣旨。
1.指鬼神具有的支配人們命運的權力。常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所宣揚和利用。
2.天主教用語。指神所賦予的權力,絕對不可侵犯。認為神職人員有神所賦予的權力,通過行使圣事或其他宗教儀式,可使教徒獲得神的恩寵或罪的赦免。
1.靈異之泉。多指溫泉。
1.拳術名。流行于義和團內的"神助義和拳"的簡稱。
1.清末秘密會社之一,因傳習義和拳(即神拳)而得名。
1.瑞鳥。謂鳳。
1.人體穴位名。位于臍正中。
2.天上的宮闕。
1.謂神和人。
2.神奇非凡的人。謂其姿容﹑行止﹑技藝等非常人所及。
3.猶神仙。古代道教和方士理想中所謂修真得道而長生不死的人。
1.即神農。
1.神妙的姿容。
2.指精神容貌。
1.精神融和氣息通泰。
1.神的乳汁。指雨水。
1.神異的吉兆。
1.亦作"神叡"。
2.神明圣哲。
1.宋代軍伍名。
1.見"神睿"。
1.形容心神極為驚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