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拪”。
2.
登;上升。
1.出自《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2.出自《再使蜀道》詩魚游戀深水,鳥遷戀喬木。
3.
遷移;搬動。
1.出自《詩·衛風·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2.出自《飲馬長城窟行》戎車無停軌,旌旆屢徂遷。
3.出自《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凡丈夫一向寄來的好?好緞,曾做不曾做得,都遷入自己箱籠。
4.
遷居,移換所在地。
1.出自《書·盤庚上》盤庚五遷,將治亳殷。
2.出自《拜月亭》遙想著尊父東行何日還,又隨著車駕、車駕南遷甚時回?
3.出自《關于〈春天里的秋天〉》我在“一·二八”日軍侵犯上海閘北地區以后,遷出了寶山路寶光里。
5.
運銷,販賣。
1.出自《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2.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五都貨殖,既遷既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
3.出自《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泉流表其不匱,懋遷通其有無。
4.出自《南省試策》工述巧以備器用,商達貨以遷有無。
5.出自《墳·科學史教篇》交通貿遷,利于前時,雖高山大川,無足沮核。
6.
歸向,跟從。
1.出自《易·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出自《孟東野失子》詩上圣不待教,賢聞語而遷。
7.
變更,變化。
1.出自《禮記·大傳》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
2.出自《文選·陸機〈文賦〉》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
3.出自《長沙別何積之》詩河漢聲西流,元化日夜遷。
4.出自《建立宗教論》孔子、老子之學遷為漢儒,則哲學復成宗教。
8.
去,離開。
1.出自《詩·小雅·巷伯》豈不爾受,既其汝遷。
2.出自《顏氏家訓·慕賢》群小不得行志,同力遷之;既代之后,公私擾亂,周師一舉,此鎮先平。
9.
離散。
1.出自《國語·晉語四》義以導利,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遷。
2.出自《潛夫論·敘錄》今民遷久,莫之能奉。
10.
轉退。
1.出自《國語·吳語》彼近其國,有遷;我絕慮,無遷。彼豈能與我行此危事也哉?
11.
晉升或調動。
1.出自《管子·禁藏》夏賞五德,滿爵祿,遷官位,禮孝悌,復賢力,所以勸功也。
2.出自《史記·張丞相列傳》﹝申屠嘉﹞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
3.出自《江陵府修城記》天子遷趙公金紫光祿大夫,以寵褒之。
4.出自《桃花扇·迎駕》新至中興,拜舞龍樓,將今日勞苦功酬。遷舊秩,壯新猷。
5.出自《漢文學史綱要》晁錯……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為太子舍人門大夫,遷博士,拜太子家令。
12.
流放,放逐。
1.出自《書·皋陶謨》何憂乎??兜,何遷乎有苗。
2.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於是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
3.出自《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朝清班。
13.
貶謫,降職。
1.出自《漢書·王尊傳》有詔左遷尊為高陵令,數月,以病免。
2.出自《哭連州凌員外司馬》詩出守烏江滸,老遷湟水湄。
3.出自《澠水燕談錄·雜錄》盧多遜南遷朱崖,逾嶺,憩一山店。
4.出自《廣陽雜記》今人貶官猶曰左遷,稱尚文猶曰右文。
1.比喻雖已輸理,嘴上卻硬撐著不肯認錯。
1.急于出迎,把鞋子穿倒。形容熱情迎客。
1.搗亂。倒,通"搗"。
1.跌倒墜落。
2.指撲倒,跌倒。
3.破落。
1.垮臺;失敗。
1.砍倒出賣。
2.轉手買賣,從中牟利。
1.見"倒霉"。
1.見"倒霉蛋"。
1.亦作"倒楣"。亦作"倒痗"。
2.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1.亦作"倒楣蛋"。
2.對時運不濟的人的戲稱。
1.見"倒霉"。
1.見"倒沫"。
1.亦作"倒抹"。
2.方言。絮絮叨叨地糾纏不休。
1.猶言反戴。
1.傾囊,倒出囊中所有的錢物。亦喻慷慨助人。
1.猶顛倒。
1.向后斜視。
1.常綠小喬木,可用以染色。亦寫作"倒捻子"。
1.猶折騰。倒,通"搗"。
1.把整個店鋪全部存貨作價盤售。亦指生意因虧損而破產。
1.猶倒貼。謂女子以財物貼補所戀的男子。
2.倒過來賠償,謂受方因某種原因反而向應支付的一方提供補償。
1.猶言倒閉。
1.收篷。喻收束其事。
1.倒轉著展開。
1.謂人臨死前出氣多,進氣少,呼吸急促。
1.倒植荷梗。
1.倒出箱子中所有的東西,謂傾其所有。
1.同"傾筐倒篋"。
2.形容傾其所有。
1.傾囊倒篋。形容傾盡其所有。
1.謂盡出倉中所貯糧米。
1.使太陽返行。極言力大而能勝天。典出《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1.猶顛三倒四。謂說話﹑做事顛倒錯亂。
1.指戲曲演員嗓音變啞,不能發出圓潤的聲音。
1.形容摧毀破壞極大。
1.把衣服穿倒,形容倉促﹑慌忙。
2.倒提衣裳。
1.謂全村社的人都出動。
電影攝影機內的膠片,經過片門時,以反方向運轉拍攝物體運動過程的攝影方法。倒攝的影片畫面,以正方向運轉的放映機放映時,就可獲得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反的效果。如倒攝汽車從懸崖倒駛,放映時就造成汽車急駛至懸崖突然剎住的驚險場面。
1.躺下身體。
2.傾倒身體。
3.置身,插足。
1.草木由下向上長枝葉,故稱草木為"倒生"。
2.謂樹木向下生長。
1.損失。
1.不合理地使用。
1.副詞。表示同一般情理相反,猶言反而,反倒。
2.副詞。表示想的﹑說的同事實相反。
3.副詞。表示出乎意料。
4.副詞。表示轉折。
5.副詞。表示讓步。 6.副詞。用以舒緩語氣。 7.副詞。表示追問或責備。
1.顛倒。
1.回收。
1.把提著的東西從一只手上換到另一只手上。
2.轉手倒賣。
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怪獸。
1.不按順序,倒過來書寫。
1.見"倒熟話"。
1.方言。反復說同樣的話。
1.猶倒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