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的一種奴隸。
1.出自《白克壺》易(賜)白克仆卅夫。
2.出自《易·旅》旅焚其次,喪其童仆。
3.出自《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
4.出自《癸巳類稿·仆臣臺義》仆則三代奴戮,今罪人為奴矣。
5.出自《祭河南張員外文》仆來告言,虎入廄處,無敢驚逐,以我??去。
2.
泛指供役使的仆人。
1.出自《水滸傳》次日,兩個入城來,戴宗扮做主人,李逵扮做仆者,繞城中尋了一日。
2.出自《夢珂》這幺媽是曾在她家做過三四十年的老仆,照例是坐在朝門外石磴上等著她。
3.
駕車的人。
1.出自《詩·小雅·正月》無棄爾輔,員於爾幅;屢顧爾仆,不輸爾載。
2.出自《禮記·服問》君之母非夫人,則群臣無服,唯近臣及仆驂乘從服。
3.出自《論衡·非韓》鄭子產晨出,過東匠之宮,聞婦人之哭也,撫其仆之手而聽之。
4.
指駕車。
1.出自《左傳·哀公二年》初,衛侯游於郊,子南仆。
2.出自《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仆。
5.
自稱的謙詞。
1.出自《史記·滑稽列傳》使張儀、蘇秦與仆并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
2.出自《與太學諸生喜詣闕留陽城司業書》仆時通籍光范門,就職書府,聞之悒然不喜。
3.出自《與友人論文書》承詢作文,仆非能者,烏足以知之?雖然,芻蕘之得,不敢私也。
4.出自《書信集·致黎烈文》仆倘有言談,仍當寫寄,決不以偶一不登而放筆也。
6.
附著。
1.出自《詩·大雅·既醉》君子萬年,景命有仆。
7.
見“僕遬”。即樸樕。一種矮小的雜樹。比喻凡庸。多指才能而言。
1.出自《漢書·息夫躬傳》左將軍公孫祿、司隸鮑宣皆外有直項之名,內實??不曉政事,諸曹以下仆遬不足數。卒有彊弩圍城,長戟指闕,陛下誰與備之?
2.出自《新五代史·雜傳·康延孝》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遬相從,反俛首郭公之門,吾為都將,獨不能以軍法斬公邪?
3.出自《“社會通詮”商兌》夫祠堂族長之制,今雖差愈於古,亦差愈於歐洲,要其仆遫之體,褊陋之見,有害於齊一亦明矣。
8.
見“僕僕”。形容煩瑣。屢屢之意。
1.出自《孟子·萬章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仆仆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
9.
見“僕僕”。奔走勞頓貌。
1.出自《酹江月·嚴子陵釣臺》詞富貴功名皆由命,何必區區仆仆。
2.出自《七思·兄百川先生》長饑驅兮仆仆,痛乖分兮苦相勖。
3.出自《抗戰以來·自動奮發的千萬青年》他們很辛勤地仆仆於前后方途中救護運輸傷兵。
10.
通“服”。參見“僕牛”。
1.出自《山海經·大荒東經》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亥,取仆牛。
2.出自《觀堂集林·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服牛者,即《大荒東經》之“仆牛”,古‘服’、“仆”同音。
11.
古代官名。
1.出自《禮記·儒行》悉數之,乃留更仆,未可終也。
2.出自《三國志·蜀志·譙周傳》后主立太子,以周為仆,轉家令。
3.出自《新唐書·百官志四上》仆寺,仆一人,從四品上。掌車輿、乘騎、儀仗、喪葬,總廄牧署。
12.
姓。漢有僕黥。見《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
1.出自《廣韻?沃韻》仆,姓。《風俗通》云,漢有渾梁侯仆多。又虜復姓。《后魏書》仆蘭氏,后改為仆氏。
1.斷絕;喪失。
壓制;抑止~不住胸中的怒火ㄧ百感交集,難以~。
1.掩蓋和丟棄。
1.謂帝王等死后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1.遮掩;掩蓋。
1.壓抑郁結。
1.阻擋防御。
1.指嘹亮優美的歌聲。
1.宋時歌唱藝人的行會組織。
1.阻擋;阻止。
1.因受阻止而中斷。
用力阻止洪流滾滾,不可~。
以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手段來阻止敵對國家發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在1946-1947年間提出,主張用這種政策來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
1.謂水受阻塞而停聚為澤。
1.亦作"遏岨"。
2.阻止;攔住。
1.漢王充《論衡.感虛》"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參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馳至問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來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后漢書.周盤傳》"盤同郡蔡順……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噬指以悟汝耳。'"后以"搤臂嚙指"指至孝之人與父母心相感應。
1.扼住咽喉。謂使要害受制。形容危急的形勢。
1.見"搤腕"。
1.扼殺﹐用力掐死。
1.見"搤腕"。
1.亦作"搤?"。亦作"搤捥"。亦作"搤?"。
2.握住手腕。表示激動﹑振奮﹑悲憤﹑惋惜等的動作。
1.搤腕。
1.玫瑰。落葉灌木名,亦以稱其花。
1.齒神名。
1.發某一輔音時﹐因舌面抬高﹐接近硬腭﹐具有舌面音色彩﹐稱為腭化。也有輔音被后面舌位高的前元音所同化而形成的。如今聲母j﹑q﹑x﹐即古聲母g﹑k﹑h經腭化而成。
1.直言論爭貌。
2.嚴肅貌。
1.雙生子。
1.高貌。
1.推薦人才的表章。
1.瞋目四顧,如鶚之覓食。
1.漢孔融《薦禰衡表》"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后用"鶚薦"謂舉薦賢才。
1.雛鶚。
1.像鶚之佇立不動。比喻卓然超群。
1.形容勇士的目光銳利。
1.形容勇士的目光銳利。
2.借指勇士。
1.推薦人才的文書。
1.驚視貌。
1.推薦人才的奏章。
1.鶚鳥峙立。指旌旗上所畫的鶚鳥形象。
1.狀如鶚爪的枝條。
1.猶鶚立。
1.龜的一種。生南海。狀如龜﹐長二三尺﹐兩目在側如鶚。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一.鶚龜》。
1.俗稱腮幫骨。
1.嚴肅切直。
2.猶諤諤。正言諫諍貌。
3.古樸;淳樸。
4.肥腴貌。
1.質樸忠厚貌。指上古之世。
指親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1.嚴肅,嚴厲。
可怕的夢。
1.兇神。
1.驚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