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雌性的(鳥獸),跟“牡”相對。
1.
鳥獸的雌性。參見“牝雞司晨”。
1.出自《太平廣記》光祿廚欲宰牝牛,牛有胎,非久合生。
2.出自《夜譚隨錄·菜王子》翌日,驅車入市,往覘之,果有懷駒牝驢。
3.出自《青春之歌》那兩只悲哀的大眼睛像要挨宰的牝牛,誰見了都要掉淚。
4.出自《說文?牛部》牝,畜母也。《易》曰:“畜牝牛,吉。”
2.
陰,陰性。與“陽”相對。
1.出自《素問·水熱穴論》腎者,牝藏也。
2.出自《太玄·馴》牝貞常慈,衛其根。
3.
指某些器物的凹入部分。
1.出自《茶香室三鈔·印文陰陽之別》凹陷者謂之牝,謂之陰。
4.
鎖孔;門閂的孔。
1.出自《禮記·月令》﹝孟冬之月﹞脩鍵閉
5.
溪谷。
1.出自《大戴禮記·易本命》丘陵為牡,谿谷為牝。
2.出自《贈崔立之評事》詩可憐無益費精神,有似黃金擲虛牝。
6.
古時陣法名。
1.出自《國語·越語下》凡陳之道,設右以為牝,益左以為牡。
2.出自《淮南子·兵略訓》左牡而右牝。
3.出自《武經總要前集·制度四·本朝八陣法》牝陣即黃帝五行之水陣,孫子之牝陣,吳起之曲陣,諸葛亮之龍騰,劉裕之卻月也。
7.
指北方。參見“牝土”。
1.出自《淮南子·墬形訓》牝土之氣,御于玄天。
8.
牝戶,陰戶。
1.出自《神異記》男露其牡,女張其牝。
2.出自《金瓶梅詞話》〔潘金蓮〕薰香澡牝。
1.頑固不化的土匪。
1.貪婪的人。頑,通"忨"。
2.冥頑不靈的人。
3.頑民。
4.兇惡的人。
1.謂憑借祖先陰德而享受的福氣。
2.庸頑的福氣。
1.堅固陳腐。
1.《書.堯典》"父頑,母嚚,象傲。"后因以"頑父嚚母"指愚頑暴虐的家長。
1.愚妄而不順服。
2.指愚妄而不順服的人。
3.形容山勢陡直,無幽曲之勝。
4.暴起,突出。
1.猶頑固不化。
1.指舜父瞽叟。語出《書.堯典》"瞽子,父頑,母嚚,象傲。"孔傳"無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字曰瞍﹐瞍﹐無目之稱。"
1.愚妄固陋,不知變通。
2.指愚妄固陋不知變通的人。
3.謂固執己見。
4.堅硬。
5.立場反動,不肯改變。
1.昏昧保守,固執而不知變通。
2.指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1.愚鈍鄙拙,不知變通。
1.頑劣粗野。
2.指頑劣而粗野的人。
1.蠻橫強悍。
1.猶艱危。
2.亦作"頑狠"。兇惡而暴戾。
3.形容險惡。
1.見"頑很"。
1.頑劣蠻橫。
1.粗厚,不細嫩。
1.玩忽。不嚴肅認真地對待。頑,通"玩"。
1.愚妄的戶主。
1.愚妄強暴。
1.頑劣狡猾。
1.玩話,嬉笑的言語。頑,通"玩"。
1.愚頑昏聵。
1.方言。指土娼。頑,通"玩"。
1.身體強壯。多為自謙之辭。
1.指頑劣而狡猾的人。
1.堅硬的金屬。
1.頑固陳舊。
2.指頑固而陳腐的人。
1.玩具。頑,通"玩"。
1.抗日戰爭時期稱國民黨頑固派的軍隊。
1.頑強抗拒;拼死抗拒。
1.佛教語。指一種無知無覺的﹑無思無為的虛無境界。
2.對佛老之學的貶稱。
1.亦作"頑礦"。
2.堅硬的礦石。
1.使貪婪者變得廉潔,使懦弱者能夠自立。形容志節之士對社會的感化力量之大。頑,通"忨"。語本《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趙岐注"頑貪之夫﹐更思廉絜;懦弱之人﹐更思有立義之志也。"
1.愚頑惡劣。
2.指愚頑惡劣的人。
3.頑皮不順從。多指兒童。
4.堅硬而低劣。
1.喪失聽覺。比喻暗于事理。
1.愚蠢而鄙陋。
1.見"頑魯"。
1.亦作"頑鹵"。
2.頑劣愚鈍,不敏銳。
3.謂不鋒利。
4.愚妄而粗野。
1.麻木。
1.愚笨而魯莽。
1.猶頑昏。
1.愚鈍蒙昧。
1.愚昧迷信。
2.頑固而執迷。
1.本指殷代遺民中堅決不服從周朝統治的人。《書.畢命》﹕"毖殷頑民﹐遷于洛邑﹐密邇王室﹐式化厥訓。"孔傳﹕"惟殷頑民﹐恐其叛亂﹐故徙于洛邑﹐密近王室﹐用化其教。"宋趙與時《賓退錄》卷十﹕"'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義土猶或非之。'義士即《多士》所謂'遷殷頑民'者也。由周而言﹐則為頑民﹔由商而論﹐則為義士矣。"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殷人被征服了以后事實上是作了奴隸﹐他們算是受盡了輕視和虐待的﹐周室的人稱他們為'蠢殷'﹐稱他們為'頑民'﹐一直到春秋戰國的時候都還把他們的后人當蠢人看待。"后泛指改朝換代后仍效忠前朝的人。
2.愚妄不化的人。
1.猶頑冥。謙詞。
1.愚鈍荒謬。
1.昏黑,漆黑。
1.愚笨而才能低下。多作自謙之辭。
1.愚妄而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