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懆”。
2.
狠毒;厲害。
1.出自《荀子·議兵》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堅如金石,宛巨鐵釶,慘如蜂蠆。
2.出自《從軍行》隆暑固已慘,涼風嚴且苛。
3.出自《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其蔑視明旨,媒孽宮闈,抑何慘哉!
4.出自《春》有一回,一位丁老太到馮家來吵過一次,把那個老東西罵得真慘。
3.
憂愁;悲慘。
1.出自《詩·陳風·月出》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2.出自《楚辭·九章·哀郢》慘郁郁而不通兮,蹇詫傺而含戚。
3.出自《后出塞》詩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4.出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露西亞虛無黨》噫!亡國之慘已有前車,奴隸之辱將有如是。
4.
皺眉頭。
1.出自《離夜聽琴》詩美人多怨態,亦復慘長眉。
2.出自《尋橦歌》小垂一手當舞盤,斜慘雙蛾看落日。
5.
肅殺;凋謝。
1.出自《逸周書·周月》惟正月……微陽動于黃泉,陰降慘于萬物。
2.出自《和張侍中看獵》嚴冬桑柘慘,寒霜馬騎肥。
3.出自《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詩光陰催宴歲,牢落慘驚飚。
6.
喪事。
1.出自《晉書·王忱傳》婦父嘗有慘,忱乘醉吊之。
2.出自《北史·司馬膺之傳》愔嘗有從姐慘,尚書卿尹皆跪吊,膺之執手而出。
7.
苦心。參見“慘澹經營”。
1.出自《東城雜記·庾園》千金疊一邱,百金疏一壑。泉石慘經營,花葉紛相錯。
8.
疼痛。參見“慘腹”。
1.出自《太平廣記》國清與使者俱入城門,忽覺目眥微慘,以手搔之,悸然而寤。
9.
羞慚。
1.出自《觀翟玉妓》詩艷粉宜斜燭,羞蛾慘向人。
2.出自《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詩蕙慘偎欄避,蓮羞映浦藏。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君瑞懷羞慘,心只自思念,這些丑事,不道怎生遮掩?
10.
驚怕。
1.出自《西廂記》劣性子人皆慘,舍著命提刀仗劍,更怕甚勒馬停驂。
2.出自《蕭淑蘭》煩惱這場非是攬,惡風聲委實心慘。
11.
指淺色。參見“慘紫”。
1.出自《酉陽雜俎·諾皋記上》乙日當有兩騎,衣慘緋。
2.出自《宋史·禮志二》群臣及軍校以下,皆本色慘服。
12.
副詞。曾,乃。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式遏寇虐,慘不畏明。
13.
通“黲”。昏暗。
1.出自《望思臺賦》煙昏日慘。
2.出自《風流子·秋郊射獵》詞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皂雕飛處,天慘云高。
1.謂不遵守禮法。
1.違抗怠慢。
1.舊指在官府當差的人耽誤了點卯。
1.違背盟約。
1.猶違反。
1.違背天命。
2.指違背命令。
1.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的封號。
1.過失;謬誤。
1.避難。
1.違背阻撓。
1.違抗;不遵從。
1.猶隱匿。
1.過期不赴任。
1.違背農時。
1.亦作"違畔"。
2.背叛。
1.見"違叛"。
1.失期。
1.離棄;丟棄。
1.拖欠。
1.避開強暴的,欺凌弱小的。
1.不侍奉父母。
1.短缺。
1.猶圍繞。
1.丟棄;拋舍。
過失;錯誤有違失則劾奏。
1.謂違背當時的形勢或時代的趨勢。
2.不合時令。
3.貽誤時機。
1.違背世俗常情,與眾不同。
1.去世。
2.避開塵世。
1.同"違時絶俗"。
1.同"違時絶俗"。
1.同"違時絶俗"。
1.違反規定或程式。
1.指違背禮儀的事。
1.離開官署。謂辭去官職。
1.違背,差失。
1.猶依違。指模棱﹑猶豫。
2.違背與順從。
1.違背世俗。
1.謂違背天意。
1.見"違天逆理"。
1.違背天理人情。
1.見"違天逆理"。
1.做事殘忍,違背天道倫理。
1.違反法律條款。
1.違犯法律條文。
1.見"違條犯法"。
1.違背傳統。
1.違抗輕慢。
1.背理枉曲。
1.悖謬無理。
1.亦作"違忤"。
2.違背;不順從。
3.指抵觸;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