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磻溪”。①地名。在浙江安吉,是鄉政府駐地。②水名。在今陜西寶雞東南,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叫璜溪、璜河。
1.
水名。參見“磻溪”。
1.出自《續博物志》汲縣舊汲郡,有硤水為磻溪,太公釣處,有太公泉、太公廟。
2.出自《韓詩外傳》太公望少為人婿,老而見去,屠牛朝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
3.出自《陳書·高祖紀上》是以文武之佐,磻磎蘊其玉璜;堯舜之臣,榮河鏤其金版。
4.出自《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5.出自《雙烈記·決計》淳化功名推許國,磻溪功業重西周。
6.出自《姜先生六十雙壽》非熊若是磻谿老,此日垂竿竹尚青。
2.
用同“磐”。參見“磻石”。
1.出自《后漢書·西南夷傳·莋都》高山岐峻,緣崖磻石。
2.出自《夷堅乙志·嘉陵江邊寺》﹝王旦﹞嘗晚飲沾醉,獨行江邊,小憩磻石上。
3.出自《敦煌曲子詞·感皇恩》磻石永固壽如山。梯航路,相問貢朝天。
1.買賣;交易。
1.古代由商人擔任的物價管理人員。
文章或正式講話末了帶有總結性的一段話。
1.古代嫁女儀式之一。
2.指成婚。
1.一車并駕四馬。
2.用以指乘駟馬高車之顯貴。
1.見"結駟連騎"。
1.高車駿馬連接成隊。形容高貴顯赫。
1.見"結駟連騎"。
1.亦作"結愲"。
2.謂思緒錯亂,郁結不解。
1.受孕。比喻新事物的醞釀。
1.見"結僮"。
1.亦作"結童"。
2.始結發的孩童。
1.見"結托"。
1.見"結襪"。
1.見"結襪"。
1.亦作"結罔"。
2.織網。
1.見"結網"。
結束的階段~工程 ㄧ文章的~寫得很精彩。
1.見"結草蟲"。
1.構筑屋舍。
1.佛教稱煩惱。
2.多指積久難除之習慣。
1.佛教僧尼自農歷四月十五日起靜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門行動,謂之"結夏"。又稱結制。
1.舊時官吏簽署官銜。
1.念念不忘;反復思念。
1.謂習于邪僻。
1.積聚于心;存于心中。
1.見"結胸"。
1.亦作"結匈"。古代傳說中國名。
2.中醫病癥名。指邪氣郁結于胸中的病癥。
1.舊時堪輿家謂地脈頓停處地形洼突,地氣所藏結,稱為"結穴"。
2.比喻文辭的歸結要點。
1.用言辭訂約。
2.謂連綴文辭。
3.指文辭的結尾。
結拜。
1.猶結轍。形容車輛絡繹不絕。
1.結為婚姻。
1.猶結納。
1.《左傳.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結纓,系好帽帶◇用以表示從容就死。
1.結為朋友。
1.建造屋舍。
結束語。
1.結為外援。
2.結交攀援。
結下仇恨。
1.亦作"結賬"。
2.清算帳目。
3.泛指總結清算。
結算賬目飯后~,連酒帶飯一百多元。
1.轍跡交錯。謂退車回駛。
2.轍跡交錯。亦作"結徹"。謂車輛往來不絕。
1.《楚辭.九章.懷沙》"郁結紆軫兮,離憃而長鞠。"朱熹集注"軫,痛也。"因以"結軫"謂心中郁結而沉痛。
2.停車。軫,車箱底部的橫木,亦作車的代稱。
1.亦作"結陳"。
2.列成隊形;結成陣勢。
1.定案判決。
1.了結;結案。
1.即結夏。
1.古代車箱前面和左右兩面均用交錯的木條結成,形似窗欞,故稱。
1.結構撰述。
2.指園林建筑的構思及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