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洀”。“鎜”的今字。
2.
用于沐浴盥洗或盛食承物的敞口、扁淺器皿。
1.出自《禮記·喪大記》沐用瓦盤,挋用巾,如它日。
2.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舃交錯,杯盤狼藉。
3.出自《后漢書·隗囂傳》牽馬操刀,奉盤錯鍉,遂割牲而盟。
4.出自《馳驛》詩百館牙盤饋,千夫錦纜呼。
5.出自《故事新編·鑄劍》鐵絲勺、漏勺、金盤、擦桌布,都放在鼎旁邊。
3.
形狀或功用如盤之物。
1.出自《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爾乃建凌云之層盤,浚虞淵之靈沼。
2.出自《獨釣》詩曲樹行藤角,平池散芡盤。
3.出自《賞荷次韻》翠盤琛麗流明月,寶蓋攢羅迥昊蒼。
4.出自如:棋盤;算盤;磨盤;輪盤。
4.
娛樂;歡樂。
1.出自《書·無逸》文王不敢盤于游田。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上下通情,式宴且盤。
3.出自《三月三日曲水詩》情盤景遽,歡洽日斜。
4.出自《新唐書·鄭覃傳》陛下新即位,宜側身勤政,而內耽宴嬉,外盤游畋。
5.
蟄伏;隱居。
1.出自《游仙詩》靈谿可潛盤,安事登云梯。
2.出自《山居賦》金谷之麗,石子致音徽之觀,徒形域之薈蔚,惜事異於棲盤。
6.
指暗中行動。參見“盤攏”。
1.出自《水滸傳》艄公盤將來,去頭邊只一揑,覺道是金帛之物。
7.
吳方言稱躲藏為盤。參見“盤攏”。
1.出自《文明小史》哩耐今朝盤攏,明朝盤攏,倪也尋得苦格哉。
8.
盤繞;盤旋;盤曲。
1.出自《后漢書·安帝紀》帝自在邸第,數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盤於床笫之閑。
2.出自《早發藍關》詩路盤暫見樵人火,棧轉時聞驛使鈴。
3.出自《紅樓夢》王太醫便盤著一條腿兒坐下,歪著頭診了半日。
4.出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
5.出自《正字通?皿部》盤,盤曲。
9.
游串。串街走巷都叫“盤”。參見“盤街”、“盤術”。
1.出自《大刀記》房先生見小爐匠很眼生,又問:“師傅,哪莊的?不大盤這個鄉吧?”
10.
攀登。
1.出自《水滸傳》我與你盤上去,不要梯子。
2.出自《新華月報》小道上,走來人一個,沿著山路向上盤。
11.
涉水。
1.出自《何典》艄公再盤入水中,將船拖到岸邊。
12.
用刀雕刻或用彩線鑲銹成花紋。
1.出自《太平廣記》友人薛俠者,獲一銅劍,長四尺,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焰,右文如水波。
2.出自《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便服則紫皂地繡盤球子花旋襕,束帶。
13.
計算;查點。
1.出自《周髀算經》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
2.出自《宋史·食貨志下六》茶貯以籠篰,官為抽盤,循第敍輸訖,批引販賣。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辨悟同道人雇了腳夫,將米一斛一斛的盤明下船。
4.出自《儒林外史》把帳一盤,卻虧空了七百多兩銀子。
5.出自《銅墻鐵壁》盤糧秤草,要什么了不起的干部?
14.
追問;查究。參見“盤詰”。
1.出自《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深夜不必盤名姓,仆是去年罵陣人。
2.出自《王粲登樓》我盤盤他的跟腳,把文溜他一溜。
3.出自《昆侖奴》我且盤你一盤,是水牛,是火牛?
4.出自《蜃中樓·傳書》我再仔細盤他一番,好做道理。
15.
舊指產業的轉讓或承接。
1.出自《初刻拍案驚奇》那陳秀才這三百兩債務,衛朝奉有心要盤他這所莊房,等閑再不叫人來討。
2.出自《書信集·致李長之》他后來把存書和版都交給了光華書局,現在這書局也盤給了別人。
3.出自《子夜》如果他們竟盤給外國人,那么外國工業在中國的勢力便增加一分。
16.
剝奪。
1.出自《香稻米》現在鄉下不搖棉花不織布,可賺的錢已是少了,還加上要出大價錢買城里的洋貨和“充洋貨”,日積月累,哪會不把鄉下的錢都盤光了呢!
17.
指行情,價格。
1.出自《林家鋪子》小店大放盤,交易點兒去!
2.出自如:開盤;收盤;廠盤。
18.
指稅款。
1.出自《撫處濠鏡澳夷疏》往年夷人入貢,附至貨物,照例抽盤。
19.
壘;砌。
1.出自《金山寺》詩咄嗟檀施開,繡楹盤萬礎。
2.出自《西游記》把兩個賊尸埋了,盤作一個墳堆。
3.出自《播火記》貴他娘回到家里,立刻吩咐大貴、二貴脫坯盤炕,沙抹屋子。
20.
溢出。
1.出自《宋史·河渠志七》咸潮泛溢者,乃因捍海古塘沖損,遇大潮必盤越流注北向,宜筑土塘以捍咸湖。
21.
搬;運。參見“盤運”。
1.出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元帥傳令,盤上庫藏,限即時起錨開船。
2.出自《太平廣記》又請盤城門下鐵關,五十余斤,兩人舁致馬上,當街馳之,亦如電閃。
3.出自《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周氏身名緣在縣,每朝巾幘入公門。處分交妻盤送飯,禮同翁伯好供承。
4.出自《兒女英雄傳》他聽見我說個借字,就立刻照數的盤出來,問我送到那里。
5.出自《雪》詩如果這些真是銀子,窮的都要搶著使了——啊,輪不到窮的,金錢富有的早搶著盤到庫里去了。
6.出自《淘金記》我總是盤回娘屋了啊!
22.
方言。撫養。
1.出自《甘愿做炮灰》她八年前脫離了家庭,帶著四位小姐到上海,一人一手公然把她們盤大了。
2.出自《都市的憂郁》她一把眼淚,一把汗水,終于盤大了兒子。
23.
栽培。
1.出自《中國諺語資料·農諺》做生意靠嘴,盤莊稼靠水。
2.出自《文匯報》同志,你不會想到,從前一家一戶盤花兒,玫瑰谷年產三十萬斤花瓣哩!
24.
廣大貌。
1.出自《文選·枚乘〈七發〉》軋盤涌裔,原不可當。
25.
指食品;禮品。
1.出自《唐國史補》比部得廊下食,以飯從者,號比盤。
2.出自《好逑傳》到了客散,水運開了小門,接冰心小姐過去看盤,因問道:“這聘金禮物,還該誰收?”
26.
量詞。
1.出自《西游記》一盤殘局未終,魏征忽然俯伏在案邊,鼾鼾盹睡。
2.出自《兒女英雄傳》安上他兩盤水車子,還愁車不上水來呀!
3.出自如:一盤蚊香;一盤磨。
27.
通“磐”。大石。
1.出自《爾雅·釋山》多大石,礐
2.出自《文選·陸機〈苦寒行〉》俯入穹谷底,仰陟高山盤。
28.
通“鞶”。大帶。參見“盤囊”。
1.出自《晉書·良吏傳·鄧攸》﹝鄧殷﹞夢行水邊,見一女子,猛獸自后斷其盤囊。
2.出自《小游仙詩》欲將碧字相教示,自解盤囊出素書。
29.
通“叛”。
1.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此其后子發盤罪威王而出奔。
2.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淮南子四》盤應讀為“畔”……“畔”、“叛”古同用。此言子發背畔得罪於威王而出奔也。
30.
圍棋術語。
1.出自《圍棋義例·盤》兩棋隔絕而欲連之,沿邊而度子曰盤。
31.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盤氏,盤瓠氏之后。與冉元巴李田為巴南六姓。
1.朱漆宮車。
1.古代宮中女官名。掌記宮闈起居等事。
2.指記載宮闈生活的宮史。
1.通達顯貴。
1.全國。
1.通行;穿過。
2.議案等經過法定人數的同意而成立。
3.以人或事物為媒介或手段達到某種目的。
4.征求有關的人或組織的同意或核準。
1.與海外交往。
2.與海洋通連。
3.特指清初與據守海上的抗清將領鄭成功等往來。
又稱海底閥”。安裝于船舶空載水線以下的兩舷、舭部或船底的進水閥。通過手輪或甲板傳動機構啟閉閥門,以控制船外水進入船內,以供船上清潔衛生和冷卻機器等用。
1.通知事項的函件。
1.使流汗。
1.有船只或飛機來往。
往來交好世為通好。
1.猶通稱。
1.貫通融合。
1.互相往來和好。
2.通暢緩和。
3.開朗平和。
1.普遍地檢閱﹑考查。
1.猶亨通。
1.猶舒暢,痛快。
1.很紅;十分紅。
1.爵位名。
1.豁達寬厚。
1.互相問候。
1.用通草制作的花。
1.開導教化。
在吉林省東南部、渾江上游、梅集鐵路線上。1941年設市。人口4261萬(1995年)。為吉林省東南部重要的工業城市,有鋼鐵、機械、化學、造紙等工業。特產通化葡萄酒。
1.用彼此聽得懂的話交談。
2.通電話。
1.謂互相交流情意,抒發胸懷。
1.往來交好。
1.謂遍設市肆。阛,環繞市區的墻。
2.四通八達的市街。
1.達官,顯宦。
1.方言。謂痛而呻吟。
2.猶傳喚。
1.猶通病。
1.很黃;十分黃。
1.流通匯兌。
1.猶通都。
2.貫通融會。
1.送禮;行賄。
1.通達聰慧。
1.見"通婚"。
互相結成姻親不與外族通婚。
1.開通豁達。
泛指在流通領域中充當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紙幣、硬幣、支票、銀行本票等。主要指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如人民幣是中國的通貨,美元是美國的通貨,英鎊是英國的通貨等。通貨能否保持穩定,取決于紙幣發行的總量能否與流通中的貨幣實際需要量相適應。
減少貨幣流通量以緩和通貨膨脹的措施。是國家干預經濟或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其主要措施是提高貼現率,緊縮信貸,出售國家證券,凍結物價和工資,削減投資等。往往導致失業增加、職工收入下降和經濟衰退。
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通貨泛指流通中的貨幣。紙幣與金屬貨幣不同,本身不具有價值,不能作為貯藏手段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數量。當紙幣的發行量大于商品流通需要貨幣量時,物價就會上漲。物價持續上升,使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普遍下降。
1.猶通病。
從內蒙古通遼到霍林郭勒。長417千米。1984年通車。是內蒙古東南部鐵路干線,對開發和輸出霍林河露天煤礦的煤炭起重要作用。
通告各地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協同緝拿在逃人犯或越獄罪犯的緊急措施。
1.公安或司法機關通告捉拿在逃犯人的命令。
1.謂排解急難。
①姓名錄于宮廷門籍,可以進出得通籍入禁中|高祖嘉之,特許通籍,事有不便于時者,令巨細奏聞。②指初做官。意為宮中有了名籍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
1.意指哲學。語本《易.系辭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1.猶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