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吳語)劈成片的竹木等。
2.
量詞
〈方〉①田地一片叫一爿。②商店、工廠等一家叫一爿。
1.
劈成片的竹木。
1.出自《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有成片林木地區的合作社必須迅速處理山林的入社問題》糾正柴爿無代價入社的偏差。
2.
泛指成片、成塊的東西。
1.出自《秋收》阿四隨手拾起一塊碎瓦爿來趕走那烏鴉。
3.
量詞。用于田地、樹林等,相當于“塊”、“片”。
1.出自《秋收》當那洋水車灌好了第二爿田的時候,老通寶決定主意請教這“泥鰍精”。
2.出自《人民日報》小壁林場四千五百多畝防護林被盜伐2800畝后,成爿樹木剩下寥寥無幾。
4.
量詞。用于商店、工廠等。
1.出自《清史通俗演義》見有一爿舊書坊,他卻踱將進去,隨手翻閱。
2.出自《庚子風云》接管了父親在天津所開的一爿店鋪。
5.
量詞。用于整體的部分。
1.出自《說岳全傳》走上前,一斧將荷香砍做兩半爿。
2.出自如:花瓶摔到地上,碎成幾爿。
6.
方言。相當于“間”。一定的時間里。
1.出自《中國歌謠資料·福建歌謠·十二月爿》正月爿,瓜子殼丟門前。
1.眼前;跟前。
1.眼的通稱。
2.指眼力;眼光。
1.形容受驚發愣的樣子。
1.舊時迷信,以為眼瞼肌肉跳動,即將有不幸的事情來臨。
1.眼前。指眼睛很容易看見的地方。
1.見"眼睛珠子"。
1.眼球。
1.眼球。
1.眼界。
用以矯正視力或保護眼睛的簡單光學器件。由鏡片和鏡架組成。矯正視力用的眼鏡有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老光眼鏡以及散光眼鏡三種。保護眼睛用的眼鏡有防護鏡、防風鏡和太陽鏡等。
1.憑眼力來判斷事物的口訣。
1.猶眼笑眉舒。
1.眼見;目睹。
2.坐觀而無所作為。多用于對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或發展。
3.看得見。有馬上﹑很快的意思。
1.見"眼見得"。
1.醫療分科中專治眼病的一科。
1.眼窩。
2.指凹陷的小窩。
1.猶目空一切。
1.猶目空一切。
1.眼睛。
2.見識;眼界;眼光。
3.孔;小洞。
1.形容眼界寬,看得多。
1.方言。形容目光短淺,貪財愛物。
1.形容眼界狹小。
1.謂淚水流盡。
1.眼光敏銳。
1.見"眼眶"。
1.亦作"眼匡"。
2.眼皮邊緣所構成的框。
3.泛指眼睛周圍的部位。
4.眼界;見識。
1.見"眼皮子高"。
1.淚液的通稱。
1.淚流滿面。形容極端悲痛。
1.方言。指視覺一時錯亂而生幻象。
1.比喻容不得人。
1.眼皮。亦指眼里。
2.指眼界。
1.謂眼睛感到明亮。
2.形容明辨是非。
1.方言。指暮色昏黃的時候。
1.形容一時注意不到。
1.眼光;視線。
1.倦眼惺忪的樣子。
1.眼皮微合;小睡。
1.眼光迷亂,心神搖蕩。形容見美色而不能自持的神情。
1.眼力差,判斷錯誤。
1.跟前;目前。
2.日常應用的。
1.猶言表面上。
1.眼力好;看得清楚。
2.猶眼紅。激怒的樣子。
3.方言。羨慕。
1.見"眼明囊"。
1.古代民俗于農歷八月一日(一說農歷八月十四日)制小錦囊盛朝露饋贈親友,謂用以拭目,可使眼明。
1.見"眼明手快"。
1.眼力好,動作快。
1.眼球內包圍在晶狀體﹑玻璃體等周圍的薄皮。
1.斜視的眼光。
1.泛指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