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冰化開;分解。
2.
名詞
指泮宮(古代天子、諸侯舉行宴會或射禮的宮殿,后來也指學校)。
3.
名詞
泮池,古代學宮前的水池。
4.
名詞
(Pàn)姓。
1.
“冸”的今字。
2.
泮宮。古代學宮。參見“泮宮”。
1.出自《詩·魯頌·泮水》魯侯戾止,在泮飲酒。
2.出自《重論文齋筆錄》先南陔師與先陳宇風師,同年入泮,交誼最篤。
3.出自《茶香室三鈔·童生捐銀入學》有旨令各直省童生,每名捐銀一百兩,準予入泮。
3.
見“泮奐”。伴奐。閑適自在。
1.出自《郎潛紀聞》蓋我先皇綏輯外藩,於游歌泮奐之場,不忘武備也。
4.
通“畔”。岸;水邊。
1.出自《詩·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2.出自《桯史·王義豐詩》﹝王阮﹞所作詩號《義豐集》,刻江泮,其出於藍者蓋鮮。
3.出自《好年勝景》哎,鐵蛋,你看見他從龍潭水泮里上來了沒有?
5.
通“判”。分離。
1.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國﹞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
6.
水名。即北汶河。因其一源兩分,半西南流,半東南流,故名。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晉侯濟自泮,會于夷儀,伐齊,以報朝歌之役。
7.
通“判”。半。參見“泮合”。
1.出自《南齊書·禮志上》尋婚禮:實篚以四爵,加以合巹,既崇尚質之理,又象泮合之義。
8.
引申為消除。
1.出自《桯史·部胥增損文書》張疑未泮,出謀之。
9.
融解。
1.出自《詩·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2.出自《折楊柳行》未覺泮春冰,已復謝秋節。
3.出自《上灘》詩船石相磨治,犖確冰初泮。
1.聰慧而明達。
1.敏捷廣博。
1.勉力以求。語本《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劉寶楠正義"敏﹐勉也。言黽勉以求之者也。"
1.聰明機智。
1.見"敏劭"。
1.聰明博識。
1.謂才思敏捷。
1.亦作"敏晤"﹑"敏寤"。猶聰明。
2.猶覺悟。
1.見"敏悟"。
1.猶憫惜。敏,通"憫"。
1.聰慧,機靈。
1.指勉力修身。語本《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勤勉好學。
1.敏捷謙遜。
1.聰敏機智。
1.敏捷而周到。
1.吹笛時用手按著笛孔。《文選.馬融》"笢笏抑隱,行入諸變。"李善注"笢笏抑隱,手循孔之貌。"一說,笢笏即篾忽,狀其聲之微細。見清朱珔《文選集釋》。
1.用純美黃金制作的刀鞘末端的裝飾品。珌﹐刀鞘末端飾物。
1.黃金和白銀。
1.質地優良的橇。
1.見"閔鐵"。
1.哀憐。
1.憐愛。
1.憐恤撫慰的詔書。
1.憐憫。
1.哀傷。
1.哀悼;哀憐。
1.憐惜保佑。
1.死者的生日。
1.哀憐救濟。
1.猶氓隸。服苦役的奴隸。
1.憐憫。
1.昏亂貌。
1.猶憐憫。
1.憐憫貌。
1.相傳為秦始皇坑儒之處。在今陜西省臨潼縣境。參閱《史記.儒林列傳》"焚《詩》《書》,坑術士"張守節正義。
1.哀傷。
1.猶愍冊。
1.憐恤。
1.謂父母之喪。
2.指帝王死于非命。
1.撫恤。
1.指皇帝的聽聞。
1.黃綿所制的小球。懸于冠冕之上,垂兩耳旁,以示不欲妄聽是非。
1.增益。
1.亦作"僶勉"。努力,勤奮。
2.勉強。
1.見"僶俛"。
1.努力;奮勉。
1.有名的戲班。
1.著名的地區。
1.名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