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昆蟲、爬行動物等行動或人用手和腳一起著地向前移動。
2.
動詞
抓著東西往上去;攀登。
3.
動詞
由倒臥而坐起或站起。
4.
動詞
某些植物附著在別的物體上生長。
1.
用指甲搔。
1.出自《神仙傳·王遠》麻姑手爪似鳥,經見之,心中念曰,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也。
2.出自《浣溪沙·松齋夜雨留客》詞老對凍醪留客話,醉爬短發枕書眠。
3.出自《聊齋志異·花姑子》安經宿,覺腰下盡死,爬抓無所痛癢。
2.
刨;扒。
1.出自《讀顧況歌行》妖狐爬出西子骨,雷車拶破織女機。
2.出自《次夏允中禁體雪詩六十韻》埽開交擁篲,戲聚互推爬。
3.出自《聊齋志異·葛巾》﹝女﹞又拔頭上簪,刺土數十下,又曰:“爬之。”生又從之。則甕口已見。
3.
人或動物伏地慢行。
1.出自《是日往觀果刻本乃復次韻》濃書鐵把純綿裹,深刻蟹上潮泥爬。
2.出自《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落水狗的是否該打,第一是在看它爬上岸了之后的態度。
3.出自《駱駝祥子》他慢慢的,閉著氣,在地上爬、目的是在找到那幾匹駱駝。
4.
伏;趴。
1.出自《紅樓夢》那媳婦那里有心腸照管?吃了飯,便自去串門子,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間屋內爬著。
2.出自《兒女英雄傳》兩個人這里說話,劉住兒已經爬在地下哭著給安公子磕頭,求著先放他回去發送他媽。
3.出自《銅墻鐵壁》石得富早已在擔架上爬不住了。
5.
用手或別的用具撥拉東西。
1.出自《官場現形記》等把一碗飯爬完,才慢慢的問。
2.出自《到莫斯科去》她差不多一眼也不看那桌上排滿的各樣菜,只是趕忙地爬了半碗飯就走開了。
6.
攀登,攀援而上。
1.出自《趙氏孤兒》他他他只貪著目前受用,全不省爬的高來可也跌的來腫。
2.出自《水滸傳》時遷看見土地廟后一株大柏樹,便把兩只腿夾定,一節節爬將上去樹頭頂。
3.出自《杜晚香·歡樂的夏天》獨自爬上高塬,又獨自走回家來。
4.出自《上海的早晨》現在從事務主任爬到副廠長,是總經理面前的一位紅人。
7.
通“筢”。一種有齒的農家用具。用以耙攏或散開柴草谷物之類。
1.出自《萬齋瑣錄》爬以竹為之,所以推引聚禾谷也。
1.見"感人肺肝"。
〈書〉感激(多用于書信)。
因感觸而悲傷一陣~,潸然淚下。
1.猶言感人肺腑。
1.見"感生帝"。
1.古代認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因稱其祖所感生之帝為"感生帝"。亦省作"感帝"﹑"感生"。
1.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
1.見"感激士"。
對不正的世風、世事有所感慨他的詩文多為~之作。
1.受外界事物的觸動。
2.因事興感。
1.感念往昔。
1.三國魏嵇康﹑呂安被司馬昭殺害,其友向秀過嵇舊居山陽,聞鄰人笛聲,懷念亡友感音而嘆,為撰《思舊賦》。見《晉書.向秀傳》◇以"感逝山陽"表示對亡友的哀念。
神經系統的末梢組織,能把所感受的外界刺激變成神經興奮傳入中樞神經。如表皮下面的接觸、疼痛和溫度的感受器等。
1.感化傳授。
1.《詩.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鄭玄箋"奔走失節,動其佩飾。"后以"感帨"指男子對女子非禮相陵。感,通"撼"。搖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舉脂》"感帨驚尨,鼠有皮胡若此?攀花折樹,士無行其謂何!"
1.見"感悅"。
1.考慮自私自利的事。
1.思念。
1.亦作"感竦"。
2.感激惶恐。
1.見"感悚"。
1.感激頌揚。
1.謂因感傷而損害身體。
有所感觸而嘆息。
1.即嘆詞。表示強烈的感情以及感嘆或招呼應答之詞。如啊﹑哎﹑喂﹑哦﹑嗯﹑哼﹑哎呀﹑喲等。它不和別的詞發生組合關系。
嘆號。
帶有濃厚感情的句子,如‘哎喲!’‘好哇!’‘喲!你也來了!’在書面上,感嘆句末用嘆號。
1.感傷的眼淚。
2.感動得落淚。
1.感動天地。
1.謂此有所感而通于彼。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從而導致相應的反應。語本《易.系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給人帶來的麻煩,自己也能親身感受到。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
1.感傷哀痛。
1.感傷悲痛。
1.沖撞奔突貌。
1.見"感慰"。
1.亦作"感尉"。
2.感激欣慰。
1.謂有感于怪異之事。
2.見物興感。
3.感動或感化他物。
有所感觸而領悟在奮斗中~到人生的真諦。
1.見"感悟"。
1.見"感欷"。
1.亦作"感唏"。
2.感激欷歔。
1.感激喜悅。
1.感激仰慕。
感激或用言語行動表示感激再三~ㄧ我很~他的熱情幫助。
1.感動心意。
1.感物寄興。
指屬于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的(跟‘理性 ’相對)~認識 。
通過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片面的、現象的和外部聯系的認識。感覺、知覺、表象等是感性認識的形式。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低級階段。要認識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必須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參看〖理性認識 〗。
植物受環境因素強度變化的刺激而引起的運動。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與刺激的方向無關。通常有感光、感溫和感震等運動。如郁金香在20~25°c開花;含羞草受到接觸、震動刺激時,小葉閉合。
1.由感性認識所獲得的知識,與理性知識相對,是知識發展的初級階段。參見"感性"﹑"感性認識"。
1.亦作"感噎"。
2.感動得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