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羨慕,仰慕。
2.
動詞
依戀;思念。
3.
名詞
(Mù)姓。
1.
思慕;向往。
1.出自《書·畢命》弗率訓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2.出自《孟子·萬章上》人少則慕父母。
3.出自《與山巨源絕交書》且延陵高子臧之風,長卿慕相如之節,志氣所托,不可奪也。
4.出自《亡妻弘農楊氏志》后每及是,必遑遑涕慕。
5.出自《送石君永常赴河南僉事序》使善者有所慕,惡者有所愧。
6.出自《〈申屠氏〉序言》少慕孟光為人,因名希光。
2.
羨慕;貪慕。
1.出自《莊子·徐無鬼》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2.出自《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處實禍。
3.出自《淮南子?原道》誘慕於名位。
3.
指小兒思念父母的啼哭聲。
1.出自《禮記·檀弓上》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2.出自《太平廣記》清音宛轉,如訴如慕,坐客聽之,不覺淚下。
3.出自《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4.
仿效。
1.出自《三國志·蜀志·董和傳》茍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國,則亮可以少過矣。
2.出自《種樹郭橐駝傳》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3.出自《七國春秋平話》那燕王老耄不能治國,欲慕唐堯、虞舜授禪的道理,欲將國政讓與子之做燕王。
5.
見“慕料”。大致,大概。
1.出自《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慕料貧富不相如,則夫通與不通不相及也。
6.
姓。金有慕洧。見《宋史·忠義傳七·牛皓》。
1.出自《宋史?牛皓傳》紹興五年,金右都監撒離曷與其熙河經略史慕洧欲犯秦川。
1.順應并助長。
1.順勢而灌注。
1.謂祈求豐年。《周禮》六祝之一。
1.短刀。太平天國軍中隱語。
1.說話流暢﹑暢快。
2.沒有經過考慮隨口說出。
1.同"順口溜"。
1.順從遵循。
1.木槿花。
1.五弦琴。相傳為舜為創﹐故云。
1.喻少見多怪。
1.比喻升平盛世。堯舜﹐均為古代賢君。
1.見"舜日堯年"。
1.即《韶》樂﹐傳說虞舜所作。
1.指美如木槿花的容貌。
1.木槿花。
1.虞舜和夏禹的并稱。
1.虞舜和盜跖的并稱。指圣人和惡人。
1.木槿之花。朝開暮謝。
1.木槿花。
1.蕣花似的容顏。常比喻美貌之短暫。
1.即舜華。木槿花。
1.眨眼。
1.眼睛一眨一眨的樣子。
1.眼色諂媚貌。
1.猶瞬息。極言時間之短。
1.肌肉掣動。
1.瞬息。極言時間之短。
1.猶眨動。
1.猶倏忽。形容時間極短暫。
1.一眨眼的時光。
1.猶片刻;時刻。
1.眨眼。
2.一眨眼工夫。極言時間短暫。
3.張眼。
1.陰陽怪氣的聲音。
1.死人的遺體。
2.詈詞。
1.死于國事。
2.指死于國事者。
3.泛指殯殮等善后事宜。
1.注定必死。
1.滯積而不流動的水。
長篇小說。李fd22H俗鰲1936年發表。成都北郊天回鎮的袍哥首領羅歪嘴橫行鄉里,但也打教堂、殺洋人。當地富戶顧天成與他有隙,向官府控告羅。羅只得遠走他鄉。顧天成四處搶房占地,并霸占了羅的情人。作品通過一系列恩怨故事,展示了甲午戰爭后死水一般的中國內地社會所激起的細波微瀾。
1.固定;牢固。
2.拚死;堅決。
1.謂軍隊敗退,;將領應當治罪。
2.效死沙場。
3.指死于戰事者。
1.死的地方。
1.指兄弟情誼深厚,愿求同死。
1.喪失生命。
2.指死亡的人。
3.消亡,消失。
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的比值。一般按每千人平均計算。計算公式為死亡率(‰)=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1.死訊。
1.指壽命的期限。
1.舊時謂居父母之喪,哀毀幾至于死。
1.猶死心塌地。
1.亦作"死心踏地"。亦作"死心搭地"。
2.心里踏實;放心。
3.一心一意,不作他想。
1.固執;不圓通。
2.忠實不二。
3.指死心眼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