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哀傷;憐念。后多作“憫”。
1.出自《書·文侯之命》嗚呼!閔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資澤于下民。
2.出自《太學生何蕃傳》蕃,純孝人也,閔親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諸生,歸養(yǎng)于和州。
3.出自《圣武記》臨終自言為觀世音化身,閔佛法流弊,現(xiàn)身救世。
2.
憂患;兇喪。
1.出自《詩·邶風·柏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2.出自《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遘閔既多,是用廢黜。
3.出自《楊仲武誄》子之遘閔,曾未齔髫,如彼危根,當此沖焱。
3.
困迫于。
1.出自《禮記·儒行》儒有不隕獲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不慁君王,不累長上,不閔有司,故曰儒。
2.出自《送齊暤下第序》若齊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也。”不以閔於有司,其不亦鮮乎哉!
4.
憂慮;擔心。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p>
2.出自《祭穆員外文》上懷主人,內閔其私;進退之難,君處之宜!
3.出自《警告全國父老書》愛人類之平和,閔友邦之殃厲。
5.
勉。
1.出自《書·君奭》予惟用閔于天越民。
6.
病,病危。
1.出自《荀子·禮論》紸纊聽息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閔已,然而殯斂之具未有求也。
2.出自《諸子平議·荀子三》亦知其閔已,猶言亦知其病已。病,謂疾甚也。
7.
昏昧。參見“閔然”。
1.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三》躬竊閔然不敏,敬執(zhí)賓主之禮。
2.出自《孟子·萬章下》閔不畏死
8.
春秋時宋邑,在今山東省金鄉(xiāng)縣東北。
1.出自《穀梁傳·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閔。
9.
通“暋”。強悍。
1.出自《孟子·萬章下》《康誥》曰:“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0.
姓。孔子弟子有閔損。
1.出自《廣韻?軫韻》閔,姓??鬃拥茏娱h損。
1.帝王所居的地方。
2.謂禁錮,被束縛。
1.禁止杜絕;徹底禁止。
古代稱保衛(wèi)京城或宮廷的軍隊。
1.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禁忌吃不相宜的食物。
1.一種禁忌進食的痢疾。
1.帝王的倉庫。
2.儲藏禁用品的倉庫。
1.指內宮;后宮。
1.舊時國喪,在特定的范圍內禁止音樂活動。
1.宮內。
1.皇家園林。
2.翰林院的別稱。
1.宮廷樂工。
禁止從事某項活動的法令解除 ~ㄧ違反~。
1.宮中或禁苑中的柳樹。
1.宮苑中的樓臺。
1.宮中計時漏刻。亦指漏刻發(fā)出的聲響。
1.見"禁廬"。
1.宮廷侍從官員寓值的官舍。
1.猶御道。供帝王車駕行走的道路。
1.猶禁軍。
1.清代駐防京師的八旗兵。有領侍衛(wèi)府(統(tǒng)轄親軍)﹑八旗驍騎營﹑八旗前鋒營﹑八旗護軍營(又有圓明園八旗護軍營)﹑八旗步軍營﹑內府三旗﹑火器營﹑健銳營﹑虎槍營等。
1.禁戒性的律條或法規(guī)。
1.一種詩體格式的名稱。
1.指帝王女婿。
1.指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
1.見"禁粃"。
1.宮門。
2.指宮廷。
1.禁止獵取未長成的獸禽。
1.指宮廷秘密。
2.保守秘密。
3.猶禁近。指宮中官署或文學近侍之臣。
1.禁止約束。
1.古以農為本,商為末。"禁末"謂限制商業(yè)活動。
1.京城中的道路。
1.藏納。謂不輕易表露。
1.亦作"禁耐"。
2.禁得起;受得住。
1.見"禁奈"。
1.宮女。
1.折磨虐害。
1.禁子的別稱。
1.宮殿建筑的短椽木。
1.禁苑中種植御用花果蔬菜的園地。
1.謂以運氣法施行禁術。
1.猶擯棄,去除。
1.由少府掌管﹑供帝王使用的錢財。
1.猶禁垣。指皇宮。
1.挾持;制約。
1.制約感情和欲望。
1.在押犯人。
①禁止一般人進入的地區(qū)。②因其中動植物或地面情況在科學或經(jīng)濟方面有特殊價值而受到特別保護的地區(qū)。③醫(yī)學上指因容易發(fā)生危險而禁止動手術或針灸的部位。④在某些球類比賽中,發(fā)球區(qū)以內的地方。
1.宮廷樂曲。
1.猶御道。宮禁附近的衢道。
1.猶經(jīng)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