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臥病得詩十首 其五
偶爾成幽賞,居然得隱心。月檐松樹迥,門徑棗花深。竊祿從賓戲,論詩許客尋。浮生元不薄,何必定抽簪。
偶爾成幽賞,居然得隱心。月檐松樹迥,門徑棗花深。竊祿從賓戲,論詩許客尋。浮生元不薄,何必定抽簪。
信馬盤桓上碧穹,云埋松翠梵王宮。
老僧細說禪機話,深會菩提色即空。
南海陰(或作“之”)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明用享錫,右(《唐文粹》作“祐”)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嶺之陬,既足既濡,胡不均弘,俾執事樞。
公行勿遲,公無遽歸。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梁間舊燕新歸,塞外行人信稀。
高樹繁花漠漠,青樓細雨霏霏。
妾伴待勸寒食,隣姑競搗春衣。
唯有妾顏憔悴,良時獨怨芳菲。
和尚東來泊釣船,
一溪秋水月明天。
此中定有高人出,
為憶前身幾百年。
滴水泠泠徹碧紗,
旱時無減雨無加。
澄清好是為官侶,
引入孤城一帶斜。
古泉猶玉色,散木自閑身。
挹秀尋芳躅,賡題步后塵。
登山謝雙屐,漉酒一陶巾。
誰得向清凈,居亭作主人。
(見《古今禪藻集》卷四)。
家與扶桑近,煙波望不窮。
來求貝葉偈,遠過海龍宮。
流水隨歸處,征帆遠向東。
相思渺無畔,應使夢魂通。(同前)。
竺土大僊心,東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
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
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堿醋。然依一一法,依根葉分布。
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覩。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后步。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常聞阿閦佛,擬向東方討。
今日審思維,不動自然到。
語汝守門奴,何須苦煩燥。
我奏父王知,與汝改名號。
破卻有為功,顯示無為道。
中丞為國拔英(《全唐詩》作“賢”)才,
寒畯(《全唐詩》作“俊”)欣逢藻鑒開。
九朶蓮花秋浦隔,
兩枝丹桂一時開。
無思無念是真空,妙德法身自見中。
應機接物契真智,十方世界總流通。
通達無我無人法,人法不見有行蹤。
神識自然無罣礙,廓周沙界等虛空。
不假坐禪持戒律,超然解脫豈勞功。
(按:《全唐詩》卷八一○收末四句為一首,未完。)
如來大慈悲,廣演波羅蜜。
了知三界苦,殷勤勸君出。
得之不肯修,寔是頑皮物。
他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
當成自不成,是誰之過失?
已后累劫苦,莫尤過去佛。
行盡平沙入漢川,手搖金錫意朝天。
如今政是無為代,堯舜聰明莫比肩。
(同前。原署:“右街千福寺內道場表白兼應制賜紫大德宗茝。”)
山底采薇云不厭,
洞中栽樹鶴先知。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罇中酒,容調膝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