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山居
山底采薇云不厭,
洞中栽樹鶴先知。
山底采薇云不厭,
洞中栽樹鶴先知。
在山底采薇,對山間的云景百看不厭;在洞中栽樹,連仙鶴都最先知曉。
采薇:采食野菜,常指隱居生活。
厭:滿足。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向往或處于隱居生活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紛擾,詩人借此表達對寧靜、自由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雖僅兩句,但生動展現隱居生活的閑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的向往。
高樓醉倚眺山椒,千樹紅芳雨點消。已共露桃開二月,似陪仙杏種丹霄。絳煙掩映呼鑾道,赤錦分明插漢標。別有尋芳騎馬埒,粉綿飄盡紫騮驕。
碧水西來入硯塘,經書慵寫意茫茫。惠風努力催田麥,暮雨殷勤灌海棠。開卷恍成三代隔,操翰又作一年忙。撲簾柳絮顛狂甚,遠近高低自主張。
日斜月上過零丁,丞相丹心日月明。當日幾多亡國淚,驚波猶作打船聲。
樓臺里,春風淡蕩。
膏肓二豎能為害,腸胃三蟲不姓彭。安得此身無一事,林間耳目也清明。
一聲新雁一聲秋,獨向江樓倚莫愁。江上片云將雨去,卻留殘照管汀洲。
筒車無停輪,木枧著高格。粳稌接新潤,草木丐馀澤。府公為霖手,號令行頃刻。愿持一勺水,敬往壽南伯。
日長隨意選漁竿,小港輕舠喚不難。千迭芙蓉攢碧玉,此圖留待月中看。
轍跡光周頌,巡游盛夏功。銘陳萬騎轉,閶闔九關通。秋暉逐行漏,朔氣繞相風。獻壽重陽節,回鑾上苑中。疏山開輦道,間樹出離宮。玉醴吹巖菊,銀床落井桐。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轉紅。飲羽山西射,浮云冀北驄。塵飛金埒滿,葉破柳條空。騰猿疑矯箭,驚雁避虛弓。彫材濫杞梓,花綬接鹓鴻。愧乏天庭藻,徒參文雅雄。
椿陰慘澹荊花拆,莫嘆陽和雨露偏。行道由來自家始,人生有志在芳年。
湘笈秋山開,剡藤墨龍舞。得君十五紙,可敵城十五。當其適意時,筆所未到意已酬。問誰圖者復誰氏,十載重睹文湖州。
不是怨離別,前途非所知。所憂在吾道,世路安足悲。冬徂春復暖,杳然無來期。桃柳覆曲欄,鳥雀鳴繁枝。對景每獨坐,虛堂席毳幃。童子報歸人,未語先解頤。相見空復情,掩淚恨去時。丈夫貴肝膈,匪石終難移。豈無眾卉芳,喬松古壑宜。千尺映危樓,迢迢與世違。夙志非懶瓚,今昔傷淳漓。口舌畏異同,長貧托海湄。怪石叢高林,益勵霜雪姿。
蚤朝雞唱曙鐘寒,雙闕浮云傍鹖冠。時逼暮春猶雨雪,人逢初度又長安。頭顱漸老行藏拙,面目堪憎歲月闌。戲綵袛懸游子夢,青青滏水問檀欒。
積羽可沉舟,群輕能折軸。巧言必诪張,利口多翻覆。诐淫及邪遁,害事為甚速。茍不塞其源,涓流蔽川谷。
貂裘已敝早寒侵,優許歸田奉玉音。欲訪徵君談出處,丹崖翠碧白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