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十五首 其十三 世忠
邊塵凈掃寂無嘩,第一中興不浪誇。居士晚稱清隱號,賢才弗用用奸邪。
邊塵凈掃寂無嘩,第一中興不浪誇。居士晚稱清隱號,賢才弗用用奸邪。
熊掌如何得豹胎,棄常嗜異信難材。
端能不學邯鄲步,正可同嘗沆瀣杯。
有意良圖休我老,他年吉卜佇君枚。
云間日下容相契,且置燃萁特地催。
得皮得髓漫多門,實際圓融理自存。
諭意當時才一笑,還卿千日見三孫。
維持佛法元無事,建立家山盡有文。
占斷乾坤今鼎足,會多哮吼慰傳聞。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兩虛舟。
楚材有用誰青眼,趙將無功枉白頭。
會見姓名通北闕,何妨風韻冠南州。
求田接武如鳧鹥,只欠元龍百尺樓。
春生復秋落,物物猶帝力。哀哉劬勞恩,甘藟至誠實。
棘心詠詩人,常恐一旦失。何乃不我報,皎皎如白日。
痛哉胡為生,每念氣填臆。仰君猶長庚,華發萃眾德。
歲時捧金樽,門戶幾萬石。常云我有子,未易先尺璧。
伯仁非碌碌,到此輒自惑。庶幾德有相,睥睨莫我逼。
頗聞君有言,既跌不見謫。李杜茍齊名,死且不足惜。
孰不斯言愧,謂君壽無極。豈知屬纊書,何為在吾側。
堂堂古益友,千載同此室。撼鐸倘能參,我淚不虛滴。
齊眉去,朝天回。一聲號,千聲催。
土勻才布一摶許,試錐只恐錐鋒摧。
萬仞連云絕川路,胡騎回還不敢覷。
但云本是漢家地,如此攜家渡河去。
渡河去,莫回頭。漢家人人要首級,渭州門外簽爾喉。
江南江北久相望,常負靈山一炷香。
會上拈花雖未笑,坐中持缽頓生光。
投針技倆空諸有,彈指莊嚴自一方。
何必湯池能離垢,入門心地已清涼。
高坐清涼道場,截斷東南路口。
一萬菩薩列在下風,天下衲僧聞者稽首。
挺超佛越祖之意氣,有抽釘拔楔之妙手。
拶得額頭汗出,又向王舍城中哮吼。
潦倒忘衰日,風流襲墊巾。
未能分朽骨,還此挹余塵。
吊古無千載,傷心為一顰。
依稀如到眼,氣類信吾人。
為山不能山,過在一簣止。
渥洼騏驎兒,墮地志千里。
岷江初濫觴,入楚乃無底。
將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方求無津涯,不作蛙井喜。
兒中兀老蒼,趣造甚奇異。
過閱王公門,袖中有漫刺。
別來阻河山,望遠每障袂。
斯文向千載,有志常寡遂。
后生文楚楚,照影若孔翠。
不應太玄草,睎價咸陽市。
雨作枕簞秋,官閑省中睡。
夢不到漢東,茗椀乃為祟。
聞君肺渴減,頗復佳食寐。
讀書得新功,來雁寄一字。
白首嚴冰雪,清風逼里閭。
空殘貝葉偈,不見錦囊書。
表表名終在,詵詵慶有余。
會如華夏約,他日看高車。
霜天日晚獨沈吟,潮上風來別是音。
恃險戰爭休想舊,憑高臨眺且論今。
數聲雁蹙千年恨,一片帆驚萬里心。
不是江山解磨折,卻應人物自升沈。
舉目一世空無人,當時何有高將軍。
龍鶱鳳翥固莫群,晴天萬里惟孤云。
冥冥何地非埃塵,我欲從之嗟此身。
形容不到浪自分,坐令魯叟悲獲麟。
問訊無尺寸,順風留歲時。
傳聞萬金積,未嘆一生疲。
突兀端可想,高明還此期。
他年問初祖,卻是寧馨兒。
幾年保新阡,托身斗一方。問語得野人,禾黍共登場。
遷疏儻可老,持須時抑揚。顧非馬上才,猶懷袖中剛。
西風蕩微氣,仰視明星光。叩齒詠真主,白眉誰最良。
師門守邊鑰,表表南方強。逋誅百年寇,敢謂莫我當。
牝雞久司晨,群吠移當陽。葷膻固難律,誰可無宮商。
堂堂發天機,右鉞左仗黃。一旦念風云,果知籌策長。
洗滌盡余滓,萬翼爭回翔。能無出囊穎,及顧箕子傍。
平生慣草衣,豈堪事戎行。強歌出塞曲,夭矯參龍章。
蠅因逸驥速,馬為奏瑟昂。尚期騖鼓操,奮力起病床。
賀蘭奪故穴,安西還舊疆。歸上千萬壽,重賡庶事康。
咸韶濩武來何方,鏗鏘入耳安能忘。陽春蘭芷秋菊芳,金門詞客青袍郎。
昭回下燭光焰長,深山大澤龍蛇蒼。浩歌激烈元非狂,正逢圣主開明堂。
風煙關塞收旗槍,舞干兩階臣戎羌。喋血拓境謀非臧,邊城夜行休赍糧。
采詩不復嘲青岡,蛜蝛戢羽戍婦床。移文北斗猿鶴傍,渥洼朱龍兩服驤。
胥靡版筑罷浚隍,白環楛矢貢篚裝。航海萬里風帆揚,邊圉膽落嗟唇亡。
諸蕃入學愿可償,槐花舉子促書囊。成均貢士賢登鄉,東門宣詔禮十行。
我慚駑駘追骕骦,何敢望回不及商。毛遂未至空連房,頼有墨妙江都王。
傳模共分此日光,驊騮綠驃兩耳黃。想見蹙踏披天香,坐覺暑退秋堂涼。
拘攣齷齪漫引觴,門外烏兔雙飛翔。悠悠逝川東去央,故山魚鳥空相望。
鄧侯意氣摩秋霜,朝吟百篇暮千章。駢羅經史貫列莊,落紙但見書吏忙。
孔鸞羽儀各效祥,鄙夫不學空面墻。先饋不用驚五漿,烏號要須賁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