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長干僧房二首 其二
問訊無尺寸,順風留歲時。
傳聞萬金積,未嘆一生疲。
突兀端可想,高明還此期。
他年問初祖,卻是寧馨兒。
問訊無尺寸,順風留歲時。
傳聞萬金積,未嘆一生疲。
突兀端可想,高明還此期。
他年問初祖,卻是寧馨兒。
相互問候卻沒有一點實際饋贈,只借著順風留下歲月的痕跡。聽聞這里積攢了萬貫錢財,卻未感嘆一生的疲憊辛勞。那高聳的景象大概能想象,高尚明智還得等到這個時候。將來去詢問初祖,此人真是優秀出眾啊。
問訊:問候。尺寸:指少量的財物。
順風:順著風,這里可理解為隨時間自然流逝。歲時:歲月。
萬金積:積攢了很多錢財。
突兀:高聳的樣子,這里可引申為突出、顯眼的事物或景象。
高明:高尚明智。此期:這個時候。
初祖:佛教禪宗稱菩提達摩為初祖。寧馨兒:原意是“這樣的孩子”,后用來贊美孩子或人物優秀出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拜訪長干僧房時,與僧人交流過程中,對財富、人生和修行等問題有所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財富的追求和對人生價值的不同看法,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人生追求和價值觀念,通過對財富與人生疲憊的思考,表達對高尚境界的向往。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思想深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赤城縈樹巔,橫亙捫山腹。
懸崖多外拓,側下深根覆。
苔乾積流痕,悵望疑濺瀑。
陰黑古龍眠,風濤牛石屋。
吾欲假巨靈,一洗寒山玉。
雷雨封天門,永言斷凡俗。
長河水落古桑乾,匹馬來過日已殘。
五里風沙新店近,一更霜柝暮天寒。
荒云似岫當頭列,禿樹疑人對面看。
于役有期遲不得,兼程待曉趣征鞍。
裘帶翩翩羽檄時,
風流儒將大名垂。
殘碑猶是尋常事,
仇敵傾心是我師。
小鳥斗啾啾。香夢難留。畫樓人起正梳頭。買得一枝紅顫顫,曉露微流。
一擔把春收。兜的相勾。倚簾不語凝雙眸。插向鬢邊還又住,恰為花愁。
束發初學詩,妄意薄風雅。
中年困憂患,聊欲希屈賈。
寧知竟鹵莽,所得才土苴。
入海殊未深,珠璣不盈把。
老來似少進,遇興頗傾瀉。
猶能起后生,黃河吞鉅野。
三五踏歌聲,心知是郎過。儂倚白玉簫,樓上遙相和。
坐皺輕羅衫,抱郎枕儂臂。郎看雙袖痕,為誰染紅淚。
看書數葉眼花旋,
推過熏爐去打眠。
五十壓頭衰白盡,
書無靈圣事茫然。
啼鶯弄巧。百囀知音少。雨雨風風深院悄。又是清明過了。
任它綠遍紅稠。都成柳怨花愁。孤負年年春色,珠簾莫上銀鉤。
玉鑒光中,波澄月現。
展屠龍手,提金剛劍。
栗棘金圈一拶開,從君細嚼渾崙咽。
有照有用,有舒有卷。
楊岐消息未全灰,優曇華笑春風面。
不是憂生不學禪,
持來一戒幾經年。
塵緣未了尋常事,
猶向春風獨自憐。
別懷惆悵,對小青癡影。瘦骨還如去年病。算隔花人遠,花在天涯,天涯路、比似隔花還近。
蘭舟親送別,第一難忘,淚濕羅衣兩相忍。燕塞夢初回,酒殢香寒,索贈汝、一條孤枕。
便綺語、銷磨到枯禪,怎償得伊家,臉情眉韻。
玉琴渾碎盡,閒把洞簫吹。
紫鳳吟乾竹,清商繞白髭。
行過吳市日,賦動漢宮時。
總是洪鈞氣,聲聲詎自知。
未能徑去已攢眉,頗似淵明入社無。
有酒澆胸良亦得,將酥灌頂卻無須。
泉石煙霞我怕棲,五云樓閣望中迷。
生成鶴骨猶嫌重,不及淮南舐藥雞。
環玦隨波冷未銷,
古苔留雪臥墻腰。
誰家玉笛吹春怨,
看見鵝黃上柳條。
島嶼灣灣三十六,孤篷夜向灣頭宿。殘缸未滅鼓鼕鼕,又趁寒潮出海角。
海角有路惟青天,海角有水如蒼煙。帆幅斜欹高浪腹,船梢倒立遠峰顛。
中有老魚跳波出,大者十丈小七尺。腥風怪雨吹幽荒,甲角牙須森劍戟。
須臾鯨鱷爭潛逃,珊瑚倒影翻銀濤。遠岸入云青羃羃,蕩纓插足綠蕭蕭。
三三兩兩漁舟聚,習水如飛導前路。漢使秋乘斗畔槎,漁人春入桃源渡。
萬家煙火畫圖中,沙礁鐵線鎖重重。魚龍窟抱鯤身曲,虎豹關開鹿耳雄。
此時正值春光好,綠陰夾岸風搦搦。載得恩波較海寬,回頭一望滄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