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范實夫主廩贛先賢書院三首 其一
亂后今誰在,愁來想鬢華。公侯能好客,風土足為家。翠玉春攜酒,廉泉夜煮茶。相思一回首,烽火暗天涯。
亂后今誰在,愁來想鬢華。公侯能好客,風土足為家。翠玉春攜酒,廉泉夜煮茶。相思一回首,烽火暗天涯。
山敞神仙宅,
人辭富貴家。
靚容深莫識,
清節瑩無瑕。
蚌脫珠方璨,
椿靈桂始華。
他年容萬馬,
今日送千車。
靈山標榜,五指舒光。少室真規,斷肱立雪。
塵中辨主,盤山蹤跡猶存。杓柄舀來,象骨家風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全藉高人,方能巨濟。
然后玄關大啟,四海一家。任他六臂三頭,到此也應拱手。
須彌頂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處高。
驚傳神女已生天,
獸鼎盟香息穗煙。
妄冀因緣酬再世,
難追魂魄到重泉。
封題密札三千字,
擔受虛名十五年。
剩有瀟湘圖畫影,
一回展禮一潸然。
九十風光愁里度。鶯聲燕影春將暮。玉樓一望柳如煙,門外可憐千里路。
夢中何事頻頻語。夢覺莫知云去處。旁人虛自妒蛾眉,對鏡不禁愁黛聚。
黃鶴高飛度瀛海,青山閒掩危樓在。
樓上年年鸛雀飛,黃鶴不歸今幾載。
畫棟峨峨入碧空,四時云霧鎖簾櫳。
銀濤洶涌江聲遠,夢澤蒼茫楚望窮。
隔波樹色漢陽渡,芳草洲空禰衡墓。
百年詞賦未凄涼,兩岸江山尚如故。
千里之官賦勝游,樓前訪古暫維舟。
登高不用多留詠,崔顥詩成在上頭。
此事最希奇,不礙當頭說。東鄰田舍翁,隨例得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日日說,時時舉,似地擎山爭幾許。
隴西鸚鵡得人憐,大都祇為能言語。
休思惟,帶伴侶,智者聊聞猛提取。
更有一般也大奇,貓兒偏解捉老鼠。
春光爛熳華爭發,子規啼落西山月。
憍梵缽提長吐舌,底事分明向誰說。
迷不自迷,對悟立迷。悟不自悟,因迷說悟。所以悟為迷之體,迷為悟之用。迷悟兩無從,個中無別共。無別共,撥不動。祖師不將來,鼻孔千斤重。
紙窗寂寂傍寒林,卻有蛾眉向此尋。
夜已三更誰得到,路無一線亦相尋。
吟成冷入當帷影,酒醒光從滿地心。
不待屋梁看月照,故人顏色自情深。
一山背城起,萬古號為君。秀攬江心月,雄吞海面云。金陵通地脈,玉港發人文。羨彼投簪客,中年臥紫氛。
季札墳邊業,春申邑后山。一江平展鏡,兩港曲成環。不雨云煙擁,長春草木斑。隱君梯萬丈,倘許世人攀。
湖云如夢,記前年此地,垂楊系馬。一抹春山螺子黛,對我輕顰姚冶。蘇小魂香,錢王氣短,俊筆連朝寫。鄉邦如此,幾人名姓傳者。
平生沈俊如儂,前賢倘作,有臂和誰把。問取山靈渾不語,且自徘徊其下。幽草黏天,綠蔭送客,冉冉將初夏。流光容易,暫時著意瀟灑。
老翁無所長,惟是更事多。
生世與人處,烏可傷至和。
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
唾面聽自乾,彼忿自消磨。
鄉鄰皆世舊,何至誓弗過。
勖哉養子壽,它年住雞窠。
青云招不來,
白云留不住。
我欲賦停云,
云停渺何處。
林澗年來免愧慚
一瓢雙屐徑三三
幽懷自覺閒中劇
世態都從拙處諳
花柳一春應共醉
陰晴明日不須談
問君何事傷春早
可是稽康七不堪
辛勤勿墜百年業
閒暇留情一卷書
要向儒科著聲聞
先從講學下工夫
野哭千家,閉門不恨春光淺。年時仙仗簇朝正,瞻座香飄殿。投老滄江臥晚。怕安排、黏雞畫燕。盡情鐙火,多事屠蘇,今朝心眼。
留命何年,飾巾那計流光換。夢魂猶自點朝班,誰道長安遠。再拜鵑聲咽斷。倚危闌、飄風鬢短。為誰消息,爆竹東鄰,青幡孤顫。
驅車結束趁晨暾,
水樂簾前共一尊。
二十二年如掣電,
軟紅依舊暗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