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 其四十七
靈山標榜,五指舒光。少室真規,斷肱立雪。
塵中辨主,盤山蹤跡猶存。杓柄舀來,象骨家風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全藉高人,方能巨濟。
然后玄關大啟,四海一家。任他六臂三頭,到此也應拱手。
須彌頂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處高。
靈山標榜,五指舒光。少室真規,斷肱立雪。
塵中辨主,盤山蹤跡猶存。杓柄舀來,象骨家風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全藉高人,方能巨濟。
然后玄關大啟,四海一家。任他六臂三頭,到此也應拱手。
須彌頂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處高。
靈鷲山樹立佛法標榜,佛手舒展智慧光芒。少室山傳承真正規法,如慧可斷臂立雪求法。塵世中辨別法主,盤山祖師蹤跡仍存。以杓柄舀取法味,象骨山禪宗家風猶存。流通佛法密旨,建立正法幢幡。全憑高德之人,方能大力濟度。而后修行玄關大開,四海同歸佛法一家。任他有六臂三頭的神通,到此也應拱手敬服。須彌山頂生長的不是凡木,白藕峰前得法之處境界高超。
靈山:即靈鷲山,佛陀講經說法的圣地,代指佛法根源。
五指舒光:喻指佛陀以智慧之光普照眾生。
少室:嵩山少室山,少林寺所在地,禪宗初祖達摩傳法處。
斷肱立雪:指二祖慧可斷臂立雪,向達摩求法的典故,體現求法的虔誠。
盤山:指盤山寶積寺,唐代禪宗道場,代指祖師行跡。
象骨:象骨山,曹洞宗祖庭之一,喻禪宗法脈傳承。
法幢:佛法的旗幟,象征弘揚正法。
玄關:修行中關鍵的門徑或契機。
須彌頂:佛教宇宙中心的神山,喻至高境界。
白藕峰:或指佛教圣地,喻得法的殊勝之地。
此偈為禪宗偈頌,可能出自宋代禪僧之手。禪宗重視以偈頌傳法,此偈通過追溯靈山說法、少室傳燈等祖師行跡,強調正法傳承需靠高德之人護持,反映了禪宗對法脈延續的重視,是禪門開示、激勵后學的經典之作。
本偈以歷代祖師行跡為脈絡,從靈山啟法到少室傳燈,再到盤山、象骨的家風延續,強調正法流通需高人護持,最終指向玄關大啟、四海歸一的佛法境界,體現禪宗對法脈傳承的堅守與對佛法超越性的弘揚,是禪宗思想的典型體現。
今夕無顏色,故城多暗云。我心之絕想,欲作雪繽紛。
聞說松庵處士賢,巖扉隨分老風煙。青山對戶自千載,白發催人無百年。蝴蝶夢中尋傲吏,蕊珠香里覓飛仙。吟魂不逐西風散,常在梅梢落月邊。
日出塵未動,清坐傍疏簾。簾影帶深竹,風漪搖四檐。花時甘澹退,寄懷在棋奩。舉手屬有念,食子乃久拈。壁間棕毛拂,窗下漆棐幾。一塵飛不來,竹色凈于水。賓退日更長,清風亦時至。蘭亭脩禊辭,硬黃臨繭紙。白日何促促,秋燈動華屋。所思浩無端,開軒坐幽獨。涼月出東楹,琴聲隔深竹。欲問彈者誰,童子睡正熟。江晚雪初集,翠竹聲珊珊。曉超當南榮,飛舞萬玉鸞。愛此不能去,豈知雙袂寒。欲招丹淵子,寫作圖簇看。
厚意江洪絕品茶,先生分出蒲輪車。雪花滟滟浮金蕊,玉屑紛紛碎白芽。破夢一杯非易得,搜腸三椀不能賒。瓊甌啜罷酬平昔,飽看西山插翠霞。
老王亂青冥,皇天夜遺蛻。馀骨散九州,頭顱此焉寄。人視萬劫馀,天意一夕計。游艇沸滄波,髣髴熱營衛。亭午入數折,沖然元氣閉。縣峰升羽人,毛竹倚仙姊。辟彼齒牙蠹,生死齦腭內。世人不解奇,但識世間事。示之帝所遺,惟以溪山睇。
一番風雨一番塵,眼底韶華夢未真。面壁袛應書怪字,題詩久矣怯花神。誰當壘磈思澆酒,自領閒情擬賦甄。解道隨緣無不可,少年容易惹顛嗔。
垂蘿書室隱清秋,千丈澄湖一葉舟。回首上林春物早,未應長被白云留。
小小持金鏡,隨妝日幾回。春光能自媚,飛燕莫相猜。香徑緣花掃,寒窗候月開。長陪云雨態,學夢楚陽臺。
風風雨雨暗消春,楊柳官橋夜掩津。不是子規啼欲倦,扁舟知有未歸人。
填宿久旅奎,一朝開文治。行歌閩水春,芹藻見新意。林亭郁環合,祠宮敞宏麗。欲賡泮宮頌,且作鄉校議。平地忽突兀,敏手何神哉。藹然色笑中,見此通濟才。入門知我心,三歲猶初來。祀典關百世,所貴重討裁。道原出于一,秩祀安有二。作俑唐開元,損益端有俟。楊馬彼何人,周程列其次。論議輕一時,典祀誤來世。共惟無極翁,混元再開辟。關洛與考亭,杲杲行世日。惟此五大賢,人極賴以立。謂宜昭明薦,千古為令式。武夷九曲水,流出三神山。考亭得勉齋,壁立孔門顏。信齋繼其志,經禮賴以完。六經復其一,百世功不刊。憶昔文治初,觀風有常公。維時得歐陽,名籍上國通。當年主賓美,至今藹馀風。新祠薦泉菊,還宜列同宮。州牧風化遺,鄉賢典刑舊。年代較后先,人品類賢否。公議豈有情,祀典固非茍。道義思無疆,功言期不朽。偉哉云溪翁,興學功百世。豈求奐輪美,作事見典制。迂生吐狂愚,萬一裨末議。他時勒堅珉,洋洋可無愧。
高會今秋始,重陽逐歲同。上臺寒日午,開閣古林風。且約黃花醉,休嗟白發翁。舊游不須問,天際有飛鴻。
快馬骎骎穿野徑,春風處處見山花。不須舉首看回雁,家在南頭天一涯。
謠諑如磨了不磷,天游依舊據梧身。三年以后當知我,十室之中必有人。兀兀蓬蒿聊養拙,欣欣桃李漸成春。風瀟雨晦聽雞夜,倚醉裁詩示鬼神。
風起征塵滿鬢須,頻呼驛卒緩前驅。已悲白骨多新鬼,尚說黃巾半畏途。麥老大田鳴乳雉,草深荒徑竄妖狐。停驂思飲瓜園井,欲倩鄰翁放轆轤。
六龍御極綏八荒,勵精圖治求俊良。陳君自昔工詞章,倒挽文星歸筆铓。翩然掉鞅馳文場,凌風一箭誇穿楊。圣恩與海同汪洋,錦衣特許榮故鄉。五花駿馬青絲韁,春風蹀躞岐路傍。閩山峨峨閩水長,此行山水俱增光。況復慈親在北堂,天開壽域殊未央。上堂拜獻紫霞觴,下堂戲舞斑斕裳。萱花玉樹相輝煌,堂中藹藹春無疆。丈夫功名須早償,莫教玄鬢生秋霜。鳴珂佇待歸巖廊,披肝露膽酬君王。上令治道躋虞唐,下令黎庶臻平康。龍章指日重顯揚,千秋萬古長流芳。我家雙親七十強,別來甘旨無由將。君行未得同翱翔,引涕空望天南方,千里萬里云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