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高子君山別業二首
一山背城起,萬古號為君。秀攬江心月,雄吞海面云。金陵通地脈,玉港發人文。羨彼投簪客,中年臥紫氛。
季札墳邊業,春申邑后山。一江平展鏡,兩港曲成環。不雨云煙擁,長春草木斑。隱君梯萬丈,倘許世人攀。
一山背城起,萬古號為君。秀攬江心月,雄吞海面云。金陵通地脈,玉港發人文。羨彼投簪客,中年臥紫氛。
季札墳邊業,春申邑后山。一江平展鏡,兩港曲成環。不雨云煙擁,長春草木斑。隱君梯萬丈,倘許世人攀。
其一:一座山背倚城池巍然崛起,自古便以高君之名傳揚。它秀色攬盡江心明月,氣勢雄勁如吞海面云濤。金陵大地與它地脈相通,玉港之水孕育人文風華。羨慕那棄官退隱的高君,中年便安臥于山間紫霞。其二:季札墳旁有此別業,春申舊邑后立此青山。一江水面平展如鏡,兩港曲折回環成環。未雨之時云煙繚繞,四季長春草木斑斕。隱者高居正臨萬丈之梯,或許允許世人來攀。
投簪客:指棄官退隱之人。簪為古代官員束發用具,投簪即棄官。
紫氛:山間紫色云霧,常指隱者居所的祥瑞之氣。
季札:春秋時吳國公子,以賢德著稱,其墓在今江蘇江陰。
春申:指春申君黃歇,戰國四公子之一,封地包括吳地(今蘇州一帶)。
隱君梯:隱者居處的高路,此處或喻隱者高潔品行如高梯可攀。
此詩為詩人題詠友人高子君山間別業所作。結合“金陵”“玉港”等地名推測,別業當位于江南地區。詩人通過描繪別業景觀,既贊其山水之勝,亦表對友人中年退隱、安處自然的向往,或作于二人交游期間。
全詩分詠別業山水形勝與人文底蘊,前章寫山之雄秀、地脈人文,后章繪水之靜美、四季常春,末句以“隱君梯”收束,既贊高子君隱者風范,亦含攀慕之意。語言凝練,意象豐富,是古典山水題詠詩的典型之作。
馬頭已匝三千里,故國輕拋二十春。一片青山雙鬢白,長盤嶺下見鄉人。
春陰一片。隱接吳王苑。蒼苔冷、廢池蕪館。只一丘虎踞,峭閣上層空,闌干四倚,望中夐遠。經春幾日,花前交勸。朱顏改、探春幸健。又梅花開了,瞬息入殘春,看雪白、柳花飄轉。
豐年觀五馬,樂飲耐千鐘。稻割黃云盡,粱添白露舂。藜羹不但糝,玉饌有馀供。堪笑他方旱,紛紛拜土龍。
居屋雖不大,終日心閑閑。口誦圣人書,立身仁義間。俯仰無愧怍,茲道誠為難。君子常進德,小人偷自安。
明日發驪駒,共起為傳杯綠。十歲女兒嬌小,倚琵琶翻曲。絕憐啄木欲飛時,弦響顫鳴玉。雖是未知離恨,亦晴峰微蹙。
峴山羊叔子,江左管夷吾。勛名掀揭宇宙,金匱侈丹書。兩載風寒臥護,一柱狂瀾屹立,形勢壯陪都。功業笑兒輩,別有大規模。看東歸,游鳳沼,轉鴻樞。不應廊廟人物,猶佩玉麟符。好是茅峰仙客,更與鐘山佛子,同日慶垂弧。一飲共千歲,永永輔皇圖。
白云浮東南,下有姑胥臺。去家桃始花,歘見溫風來。久無萬金書,一使羈懷開。倚門有華發,扶床有提孩。雖無凍餒憂,百慮不可排。何當放雙槳,黃流入清淮。
塞下燒羊老尚饞,深杯樂圣亦能銜。為君一說江湖味,彘肺魚頭便不凡。諸老銷沈等可哀,酒馀話舊苦低回。新京殘客能相見,喚起同光百感來。杜門謝客忽經年,王道衰興豈偶然。驅雀驅魚非我力,有人抱膝待回天。自詡知微且見幾,聊將聚飲卜南歸。江湖粗辨魚羹飯,何幸君恩聽拂衣。
甕里醯雞千歲滅,天邊蒼狗萬重云。長生閱世憑何術,欲制頹齡藉此君。
景公登牛山,俯闞臨邑區。耕耘被廣野,軒冕充修衢。斗雞走狗馬,擊筑吹笙竽。魚鹽來海岱,桑柘入青徐。饒樂曾無敵,棄背復何如。公乃嘆而泣,顧謂諸大夫。安得千萬年,長有此國都。大夫助公泣,獻壽猶欷歔。晏子斂袂笑,笑此君臣愚。世事如輪環,曾不借須臾。前此十數公,今已成丘墟。胡不長守此,乃與子孫居。始知富貴者,喜受庸人諛。豈獨當時笑,后世亦揶揄。
斜日留微照,晚風生峭寒。凍雀墮檐瓦。雪枝化瑤玕。愁鎖重闈邃闥,漸覺酒力消殘。被池繡蹙紅翻,醒時涕汍瀾。冷落違舊國,悽惻想前歡。青梅嫩韭,和冰同簇雕盤。嘆樓空人去,星回歲易,鏡中華發那忍看。
驅車欲出門,獨立眺虛曠。恣意杯酒間,舞劍心悲壯。雖在寂寞濱,心實千載上。天地固寥廓,亦當定所向。
六幕凍云凝,誰剪玉花為雪。寒入竹窗茅舍,聽琴弦聲絕。從他拂面去尋梅,香吐是時節。歸晚楚天不夜,抹墻腰橫日。
千一載英杰,百二國山河。提封幾半宇宙,萬里仗天戈。十乘晉軍旗鼓,三歲秦關扃鎖,地利屬人和。位次功第一,未數酂侯何。建青油,持柴荷,聽黃麻。乾坤整頓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東湖花柳,卻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誰為語儒館,濃墨被詩歌。
水行山原溉平疇,時當斷壺穫且收。功成則退逝不留,去彼畎遂來清溝。測之深咫淺可杯,循除??環一丘。堆沙累石隘厥流,勢激滟滪吞黃牛。誰持機緘設中洲,折芒斷葦駕兩辀。置之不汨亦不浮,六輻眩轉無時休。推行作止莫可諏,孰居無事供其求。迫而后動真無尤,眩轉自彼非吾謀。屈伸臂頃一萬周,我無欣厭何名憂。孰能觀身與此侔,眾假合集成堅柔。沈輕燥濕交相仇,逝川洄洑更春秋。滔滔南北東西游,死生壯老休王囚。形骸流運我則不,物境萬變何其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