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八首 其一二
習習春風,絲絲春雨。
一等沾濡,十方周普。
甘草得之甜,黃連得之苦。
天意發叢林,檐聲鬧窗戶。
古德嘗云己不迷,等閑教壞人男女。
習習春風,絲絲春雨。
一等沾濡,十方周普。
甘草得之甜,黃連得之苦。
天意發叢林,檐聲鬧窗戶。
古德嘗云己不迷,等閑教壞人男女。
輕柔的春風吹拂,如絲的春雨飄灑。同樣受到雨露潤澤,能遍及十方各處。甘草得到它就變甜,黃連得到它就變苦。上天之意讓叢林煥發生機,屋檐滴雨聲喧鬧著窗戶。古代大德曾說自己不迷惑,卻不經意間誤導了世間男女。
習習:形容微風和煦、舒緩。
沾濡:浸濕,潤澤。
十方:佛教用語,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
周普:普遍,遍及。
叢林:指寺院。
古德:指古代有德行的高僧。
此偈頌創作于佛教發展時期,當時寺院眾多,佛法傳播廣泛。作者作為僧人,在日常修行和對佛法的感悟中,看到不同人對佛法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由此創作此偈頌表達自己的思考。
這首偈頌主旨是借自然景象闡述佛法的普適性及不同人對佛法的不同反應。其特點是將自然與佛理巧妙結合,以淺近語言說深刻道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展現了僧人對佛法傳播的思考。
士有以處兮,無畝以耕。眷余緒之尚抽兮,慨慈親以遲榮。徐虛縮瑟以內習兮,予實愧乎先民之心。惚怳惻愴其不得已兮,被命于九江之潯。戴皇天之休兮,廩足以飽。度白日之難兮,誰察予情。
洶洶兮北風,怒浪兮滔天。撫慈膝兮出門,淚漣洏兮就船。事將有責兮,死豈予之所畏。蓋忠未足以盡報兮,孝未克以自信。惟行止之坎坎兮,適簡罪以冀生。度白日之難兮,誰察予情。
蛟囓齒兮岸摧,蜃矯首兮渡分。妖鱗怪鬛曾莫識其名兮,怒谺牙以相矚。數將傾而還復兮,予委命乎上靈。幸生全而就泊兮,夜風止而月吐。曠上下之澄澈兮,適縱觀乎琉璃之府。北斗揚光兮,百怪潛伏。岸芷露翠兮,汀蘭放芬。起予思之無窮兮,既跼影以自慰,又苦辭以招魂。
辭曰:始兇終吉,魂兮歸來,奚往而失。
年少才華自不群,果然飛步出儒紳。
漢廷大對無雙手,蜀學巍科第四人。
暫屈鹓鸞棲枳棘,行看雕鶚離風塵。
東川佳氣因相待,共作榮歸晝錦春。
雙峽天開控江水,水自?牁來萬里。
端州正在雙峽間,石室嵩臺壓孤壘。
誰傾北斗酌明河,化作七山平地起。
修蘿高張翠羽蓋,錦壁深藏赤鳳髓。
鳴禽交應杵臼聲,馴鹿見人行復止。
一洞能容百兩車,三溪卻接滄溟底。
仰瞻圓頂碧玲瓏,傍穿小竇陰迤邐。
不應融結施鐫镵,浪磅乳滴何年始。
森然物象難悉名,古圖脫落猶堪比。
老龜闖首龍縮角,猛虎磨牙鯨卷尾。
又如壯士披肺肝,戴主之忠死無已。
蒼崖題字多唐人,仿佛銀鉤唯二李。
山祇不放云霧開,海神屢汲蟾光洗。
歐陽古錄遺此碑,我漬香煤傳以紙。
寂寥相望三百年,乃有高才繼瑰瑋。
滁陽吳公富文采,來擁皇華宣使指。
霜威暫霽持謙尊,許接清游攜酒醴。
長絲千結盤雕梅,簌簌并刀膾頳鯉。
尋仙未遇飲正豪,落日嵐煙催返軌。
明朝大句揮長篇,戛玉鏘金轟兩耳。
有靈持護歸羊城,論價欲酬誰可擬。
蔣公毛公并詩伯,筆陣酣戰秋風里。
越臺朱明被題遍,鵠奔此洞重新美。
沈侯湘寺陪俊游,韓子連山書宴喜。
勝概遂令天下知,名齊五岳無由毀。
自憐羽翮久零落,只欲卑飛藏棘枳。
漫將俚語續公歌,投老那知遇知己。
水精之仙降人間,身披羽衣目澄瀾。
或求福禍語必驗,手中開闔陰陽關。
淮西太守喜賓客,鶴駕卻欲乘風還。
勸君飲酒莫言術,龍虎收藏歸抱一。
仙翁得仙二千載,滄海變田田變海。
浮丘卻接番禺西,??跡蒿痕至今在。
朱明之門敲不應,荊榛滿地誰重興。
史君舉意要卜筑,樓觀矗云如化城。
李白騎鯨下蓬島,嫦娥洗月來滄溟。
相逢且勸百壺酒,蟠桃結實何時成。
史君自有神仙骨,往往前身尋舊物。
手探樹穴求玉環,肩拍洪崖猶仿佛。
更提椽筆揮長篇,至理直欲追玄元。
行當跨鳳返金闕,回首番禺空紫煙。
愛君筑室據青山,
高躅寧容俗士攀。
吏隱幽懷潛物外,
詩成秀句落人間。
濤江遠向窗扉見,
竹塢靜宜巾履閑。
顧我衰殘倦登覽,
偶來聊此共開顏。
道途去無窮,
歲序嗟易改。
相知念遠別,
遇物增感慨。
悲懽勞寸心,
喣沬異江海。
南歸得嘉報,
迅掉若旋凱。
機穽觸不發,
神明怳猶在。
名因困愈重,
事雖晚可待。
去就勿自謀,
冥冥付真宰。
晉道昔紛亂,志士多學仙。
乃愿脫塵網,畢身飛絳煙。
卓彼抱黃子,遺跡茲山巓。
地靈無惡木,杉松碧參天。
四時不變春,修修女蘿鮮。
下有白鹿臥,上有青猿懸。
微風五音奏,不假朱絲弦。
來者迭宏構,深門秘真筵。
余芳考金刻,眇末期羌肩。
回念時運泰,巖谷無逃賢。
寓游足以樂,攜壺謾思玄。
黃冠四五輩,達者余所憐。
未嘗詣州府,白髪猶侵顛。
而況塵中人,欲以永歲年。
聊書一日事,繼之逍遙篇。
合肥有老檜,得名自何公。何公何代人,名跡了莫窮。
高枝偃羽蓋,低枝臥蒼龍。盤根徹厚地,疏影落寒空。
荏苒九天碧,仍為煙霧蒙。相傳魏武帝,解甲休鐵驄。
嘗坐此檜下,吞吳未成功。至今晦暝夕,往往揚英風。
我公心好古,清標聳千峰。鑒賞揮巨筆,丹青孰為工。
璨璨發明玉,琤琤叩絲桐。談笑走兵役,垣墻密泥封。
拂拭枯折干,一助春風融。愿回拔山力,移植明光宮。
陰云蔽白日,
長風卷驚濤。
江上崢嶸百怪嗥,
挽君船纜勸君住。
且飲百琖之醇醪,
吳姬笑臉如櫻桃。
鯉魚紅絲落霜刀,
醉來不識天為高。
共君攀天跨鯨鼇,
下視萬物皆勞勞。
楊花塞路春無聲,鳴鳩喚婦留春晴。揚鞭朝發浚遒縣,卷簾暮宿金斗城。
城中主人漢賈誼,妙年射策都群英。峨冠獨立御史府,冰霜凜凜清朝廷。
忽乘白云渡銀海,十年望闕心常傾。只今淮西課異等,沉沉玉帳閑府兵。
神機照物辨毫發,提刀四顧新發硎。行聞召節返西掖,至尊開閣思談經。
豈容燕寢自頤養,畫戟森衛清香凝。陳公雖解豫章榻,白頭重愧非徐生。飄零漁艇荷蓑笠,揣摩舊學荒柴荊。愿公一吐太和氣,朽株巖下逢春榮。
環營鑿九井,
井深泉不竭。
舊甃缺瓊瑤,
新苔荒歲月。
重吟太白題,
興自柏公發。
我欲喚常娥,
團圓伴澄澈。
群山奔來一峰起,千丈芙蓉碧霄倚。
嫦娥卻月愁推輪,王母呼煙結繒綺。
分明有路金闕通,翠滑無塵玉壺洗。
老松自作孤鳳吟,駭浪時翻三井水。
峨嵋絕巔安足論,力不擎天亦徒爾。
懊惱茂陵客,白日求攀天。
遺壇猶在半蕪沒,隱約龍馭回瑤鞭。
直至唐家六皇帝,夢感異境開重玄。
真符預告后五百,佐佑寶歷推鴻延。
城頭建閣舊丞相,窻戶再新光祿賢。
手攜大筆恣吟覽,老句氣焰摩星躔。
當時數赴范公辟,秀骨照坐誰差肩。
功名自許出絕域,歲月漫往修途邅。
丈夫有命豈嗟戚,投老得地多云泉。
霜柑正熟蟹螯美,白蟻旋漉浮金船。
伊予困躓坐小邑,悵望珠履參華筵。
祝公自此早歸隱,幅巾藜杖詩中仙。
六月赤日方炎炎,云不行天龍遁潛。陰陽失職帝怒赫,地下萬物遭炮燖。農夫爭陂數鬭死,驅沙擲土唯飛廉。湖南本錢二十有四萬,歲望何以安黎黔。
府官惶惶使臺恐,祀壇禱岳惟精嚴。君馳副車職其事,秘文在板香盈匳。镮刀割牲薦肴酒,夜半奠玉抽靈簽。星河收光倐陰晦,雷聲群群來山南。
斯須密點欲裂瓦,燭光出屋排龍髯。鼪鼯哀啼曉色淡,碧澗久涸銀濤添。田田水足稻秀拔,旱暵一洗涼飔兼。
芬馨羅列報神貺,文實之論前賢僉。興云作雨乃誰柄,坐視焦灼慳濡霑。待茲誠禱始感發,威福自任寧無嫌。至理從來莫能詰,異景聊足開吾瞻。
孤峰翠滑犀露角,溢溜飛灑瓊為簾。煙藏拱木半吞吐,湘水倒影分毫纖。廟門欲出尚回首,正似老筆圖霜縑。高吟成章又奇絕,睥睨韓杜君何謙。
嗟余適為簿書縛,不爾從往精神欦。蚊蠅休飛夏將盡,清露收拾摧圓蟾。何當結軌更一往,歷覽舜跡窮高尖。群仙雖有路歧遠,志士豈無巖谷淹。
收奇拔俊召和氣,一國遂除災眚占。暫時響應未足數,此語非是君仍砭。
男兒四十無所成,可憐鬢發霜華生。長書朝奏夕命相,此事故非言不行。低徊卻入邵陵幕,梅嶺招降建城郭。論功第一遭眾讒,斷木浮沈委溝壑。
噫吁嚱,數奇不獨李將軍,株坐桐鄉三見春。桐鄉雖好大兒死,風物滿眼唯悲辛。
邇來又赴肥上辟,碌碌隨人亦何益。法網深懸無縱鱗,斂翼饑禽憂彈射。
噫吁嚱,一寸丹心不堪折,扁舟卻憶姑溪月。溪如凝冰月如雪,天地清光迥交澈。釣絲千丈入琉璃,六鼇一舉三山隨。人生快意莫如此,腰束黃金多橫死。
君不見日暮途窮逆行客,一餉榮華速誅殛。又不見都市朝衣就劍人,誰道忠言能殺身。
休休休,歸去來。芝田石室云長在,瑤草琪花春不回。收帆銀濤即平陸,跨青牛兮驅白鹿。莫向人間歧路行,豈有悲歡與榮辱。
休休休,歸去來,計已決??蠈W腐儒空有言,辜負春鵑口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