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太白姑熟十詠 桓公井
環營鑿九井,
井深泉不竭。
舊甃缺瓊瑤,
新苔荒歲月。
重吟太白題,
興自柏公發。
我欲喚常娥,
團圓伴澄澈。
環營鑿九井,
井深泉不竭。
舊甃缺瓊瑤,
新苔荒歲月。
重吟太白題,
興自柏公發。
我欲喚常娥,
團圓伴澄澈。
圍繞軍營開鑿了九口井,井深泉水長流不枯竭。舊井壁的砌石殘缺如美玉,新生的苔蘚覆蓋了歲月痕跡。反復吟誦李白的題詩,興致因前人而萌發。我想召喚嫦娥,讓她以團圓之姿陪伴這清澈的井水。
環營:圍繞軍營。
甃(zhòu):井壁的砌石。
瓊瑤:美玉,此處形容井壁原有的精美材質。
柏公:可能指與桓公井相關的前人,或為對先賢的尊稱。
常娥:即嫦娥,傳說中的月中女神。
此詩為追和李白《姑熟十詠·桓公井》而作。姑熟(今安徽當涂)為李白晚年常游之地,其《姑熟十詠》多詠當地古跡。作者或于游覽時見桓公井遺跡(傳為東晉桓溫營中所鑿),因感李白舊題而發興創作。
詩以桓公井為中心,既寫古井‘泉不竭’的生機與‘舊甃’‘新苔’的滄桑,又通過追和李白、召喚嫦娥的聯想,將歷史與當下、實景與想象結合,展現了對古跡的珍視與對詩意生活的追求。
融峰強萬丈,
未話足先酸。
若不緣云去,
那知星斗寒。
中年何寡歡,心緒不縹緲。
人事日齷齪,獨笑時頗少。
忽憶姚歸安,錫我箴銘早。
雅俗同一源,盍向源頭討。
汝自界限之,心光眼光小。
萬事之波瀾,文章天然好。
不見六經語,三代俗語多。
孔一以貫之,不一待如何。
實悟實證后,無道亦無魔。
苔至滑兮石無蹤,道不可得,仙不可逢。
儻賜一丸生羽翼,愿輕舉于三峰。
宦游四十年,歸逐桑榆暖。
皇恩念黎老,一官猶置散。
春殘桃李盡,風雨閉空館。
有懷無與陳,萬事付酒碗。
近代固多賢,吾意終不滿。
可憐杜拾遺,冒死明房琯。
慷慨詎非奇,經綸恨才短。
群胡穴中原,令人嘆微管。
紅窗十二扇明紗,喜鵲催成兩鬢鴉。
背影玲瓏俱絕世,才情宛轉總宜家。
工詩慣削檀郎草,解語親擎繡佛花。
手爇水沉香一縷,月輪心事鏡年華。
春色何遲莫,客心殊郁陶。
停鑣投野館,撥火煮村醪。
細雨釀花氣,凄風屯土膏。
自憐同候雁,歲歲北行勞。
孤枕凄涼夜,空房坐到明。
剛柔知我性,委曲體人情。
后會期來世,佳期盡此生。
鼓盆難作達,腸斷繞床行。
話別蘇堤第一橋,白頭孤客悵難消。
山中蹈華皈來晚,只有青燈作寂寥。
獨立吳山望越山,海門人去幾時還。
故鄉猶隔蒼茫外,一點征愁落日間。
造物太無賴,何心生此才。
寒饑出詩骨,烽火爨琴材。
宰相能捐粟,窮交為酌罍。
猶然士不遇,《二鳥賦》堪哀。
小姑戲弄潮,扁舟大于掌。手持青玉枝,撐入荷花港。
芙蓉照碧波,湛湛弄清影。何如舟中人,笑對菱花鏡。
人言妾似花,只似蓮心苦。折藕復牽絲,生為多情誤。
最尋靜處愛諸峰,云水悠悠莫定蹤。
一亂世人時易去,兩中秋月夜難逢。
酒當極樂從心醉,事可無才任性慵。
誰說茅檐負佳節,未眠江寺已鳴鐘。
拋卻家山十二年,江庭往事渺如煙。
情留此日空馀念,夢續前生未了緣。
歷劫里門猶在眼,得歸兒女各齊肩。
客中殘月相思地,人面春風一惘然。
誰分雛鶯知事早。學語依稀,學舞夸輕妙。新著金衣剛稱小。舊家夢里都尋到。
忍耐尊前持一笑。歌費尊慳,漸漸傷懷抱。小令銀燈應自好。詞人莫漫翻長調。
濃綠暗芳洲。春事都隨芍藥休。
風雨只貪梅子熟,颼颼。卻送行人一夜秋。
新月幸如鉤。三五還催玉鑒浮。
一段離愁溪樣遠,悠悠。只是溪流淺似愁。
昨從北邙山下過,
旋移狼纛駐雞籠。
此身已是鄰尸冢,
又欲飛投鼎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