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紀行十首:湘妃廟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
未作湘南雨,知為何處云。
苔痕斷珠履,草色帶羅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聞。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
未作湘南雨,知為何處云。
苔痕斷珠履,草色帶羅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聞。
荒廢的祠廟被古老樹木籠罩,顯得昏暗,寂靜地坐落在江邊。它還未化作湘南的雨,不知會成為何處的云。青苔痕跡仿佛阻斷了珠履的足跡,草色好似帶著羅裙的顏色。不要唱起迎仙的曲子,空曠的山間無人能聽聞。
荒祠:荒廢的祠廟。
江??(pēn):江邊。
珠履:綴有明珠的鞋子。
羅裙:絲羅制的裙子。
劉長卿一生坎坷,多次被貶。此詩可能創作于他在湘中一帶游歷之時。當時他看到荒廢的湘妃廟,結合湘妃的傳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湘妃廟的荒廢之景,抒發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劉長卿詩歌善于營造清幽孤寂意境的風格。
紅樹青山添白屋
清江錦石走帆船
山城好處誰人領
畫本天然逐幅傳
渚苑籠云,莎臺換暖,茶煙花底初飏。閉門眠雪客,鶴發心猶壯。長風此來破浪。莫相忘、送行邗上。親寫烏絲,頻催象拍,傳與雪兒唱。
主人舊誇豪蕩。近神疲盾墨,骨瘦茅瘴。百年白鳳管,五岳蒼藤杖。平生萬事催頹盡,剛留得、酒腸無恙。看此刻、春生更欲傾家釀。
曲闌花影春晝午。
乳鶯啼樹。
遏云歌,回雪舞。
畫堂甚處。
白門寥落意多違。
幾時歸。
倚云撐碧,蔭茜紗青玉,圖書彝鼎。畫罨壺天塵不到,何似結廬人境。公子烏衣,詞仙黃絹,標格同清夐。桐花奇艷,衍波消得名盛。
佳氣鳴鳳朝陽,舒榮郁秀,長共椿暉永。不數龍門高百尺,看取孫枝英挺。大好秋容,最宜商調,蝶戀花重詠。爐熏琴趣,翠陰簾幕深靜。
廢興宜有命,得失但自知。踽踽眾所忌,悠悠誰與歸。吾義茍不存,豈更月攘雞。風清聞鶴唳,想見南山棲。
匣中綠綺琴,欲撫已絕弦。問弦何時絕,鐘期謝世年。正聲不可聞,千載寂寞間。未有顏叔子,安知柳下賢。
輕肥馬上郎,枯槁林下士。聲名斲自然,勢利焚和氣。智人不駭俗,同朝皆用事。物外有華胥,時時夢中至。
蘭楫桂為舟,大江可遠游。堅車無良馬,出門敗吾辀。一身交萬物,用我未易周。安得柳下惠,窮年與之游。
微云起膚寸,大蔭彌九州。至仁雖愛物,用舍如春秋。晴空不成雨,遠岫行歸休。何疑陶淵明,一去如驚鷗。
黃鵠送黃鵠,中道言別離。送君不憚遠,愁見獨歸時。羅網翳稻粱,江湖水瀰瀰。行行不相見,勉哉冥冥飛。
蟬聲已紓遲,秋日行晼晚。長年困道路,驅馬方更遠。從事常厭煩,歸心自如卷。旨甘良未豐,安得懷息偃。
月滿不踰望,日中為之傾。天地尚乃爾,萬物能久盈。明德忌曄曄,高才貴冥冥。忽解扁舟去,懷哉張季鷹。
榨床在東壁,病起繞壁行。新醅浮白蟻,渴見解朝酲。小槽垂玉箸,音響有馀清。疾風春雨作,靜夜山泉鳴。安得朱絲弦,為我寫此聲。想知舜南風,正爾可人情。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當吾無事時,此豈不我娛。喬木好鳥音,天風韻虛徐。遐心游四海,萬里不須臾。回首古衣冠,荊樊老丘墟。欲付此中意,歸翻蟲蠹書。短生憂不足,此道樂有馀。
四十馀年隨世緣,
眼昏頭白更茫然。
它時一念若不斷,
來向此山開福田。
團瓢村落互方圓,苔蘚斑斑度陌阡。
野水驟添三宿雨,遠山橫束一圍煙。
唐時寺廢猶存塔,燕地臺荒剩有田。
堪笑無人論祀事,不知鄒衍是先賢。
官館因間得醉頻,
山風消暑覺詩新。
眼前事過皆為化,
胸次秋清豈異春。
便與蒼松為野友,
應勝皂蓋作官人。
白頭一榻剛凝夢,
花氣醒禪月滿身。
暖日開晴陌,春風百卉生。
秧新初有色,葉嫩不成聲。
一雁歸遙海,雙峰接遠情。
美人何處所,澤畔幾回行。
寥寥天地外,知己豈無人。
對此閒田里,殊慚懷土身。
農夫分五谷,鳥語亂三春。
俯仰誠難問,年華空復新。
夜夜明星現,有眼誰不見。
此夜老瞿曇,卻被明星轉。
直至而今雙眼花,無瑕白玉自生瑕。
咫尺滹沱岸,揮鞭逐晚風。
嚴城秋色里,匹馬水聲中。
遠道慚崔瑋,高名羨左雄。
廿年買絲愿,惆悵夕陽紅。
蘇髯白傅優游地,西子新妝綽約姿。今喜之江樹吟幟,群賢高詠頌明時。
事物新生日有之,先通信息到宏微。撫弦休奏前朝曲,化電聲光合入詩。
已忍前塵如夢。猶說三生情種。
妾是玉梅花,郎是綠毛幺鳳。
寒重。寒重。明月一窗誰共。
積潤初消砌,輕陰尚覆城。薔薇花外度流鶯。卻道年來、渾是不關情。
青鏡人如昨,朱弦手盡生。斷腸天氣舊池亭。夢里紅香、清露泣三更。
老子年來,犁鋤手把,滿襟渾是風雨。帳前不動金戈,謾誇雁門險處。平沙冷淡,幸留得、斜陽同住。為菜羹、夢想江鄉,倦聽數聲砧杵。
看席上、紫毬青乳。知過了、五原野暑。華筵空說羊羔,腐儒自須伴侶。掀髯一飽,試檢點、荒宮禾黍。漸月移、樓掩蟲絲,莫問好秋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