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寺
得知誰是再來身,尚憶城中一法塵。九級弧棱回日月,半龕燈火開梁陳。林分訶子僧無礙,壇接菩提佛有鄰。共倚風蟬吟往跡,又將詩句種前因。
得知誰是再來身,尚憶城中一法塵。九級弧棱回日月,半龕燈火開梁陳。林分訶子僧無礙,壇接菩提佛有鄰。共倚風蟬吟往跡,又將詩句種前因。
天與深情,樓頭花萼,晴煙最是氤氳。葛巾拖杖,同采峽山云。
忽復移船入市,三通鼓、軍帳驚聞。鄉關近,蒪鱸佳趣,小隱幸曾分。
建安無俗調,名香寶鴨,竟夕須薰。挹芙蕖清露,五色成紋。
誚我金元弱藻,握蘭荃、濡手辛勤。懷遺事,驅車洛水,徐出宓妃裙。
盤姍不稱三公位,
掩抑空妨數畝庭。
只有老僧偏愛惜,
倩人圖畫作書屏。
夭娥屬客舞,樂府聲寂寥。
翹彥列中堂,于以娛終朝。
誰言野人樂,孤坐自逍遙。
青松有幽操,白石割圭刀。
人生若朝露,哀樂迭相招。
焉用金玉姿,甘被膏火銷。
翛然臥林下,不系市與朝。
何必薄周孔,使我為由巢。
太乙頻看降紫庭,劉歆再世闡全經。
淮南久建藏書室,薊北還依問字庭。
一徑草深煙漠漠,六街花落雨冥冥。
何時共剪西窗燭,金石遺文證鼎銘。
幽鳥不擇枝,幽花不擇地。
隨處泄天機,自得蕭間致。
嘹喨偏足聽,芬芳不須植。
清聲盡盈耳,天香正浮鼻。
俯仰聊自吟,活潑助詩思。
物理貴自然,人為乃其次。
印癖秦漢,愛古信情多。薄今亦近于隘,胡不并搜羅。
近自丁黃而降,幾輩標奇騁秘,遺緒接文阿。委竟源斯在,吾趙即先河。
拓芝泥,紆愛綬,重挲。精力各有獨到,爭忍付消磨。
六百年來高矩,十二時中清課,針度妙無過。解意西泠月,相伴坐煙蘿。
羲皇歲月葛天民,紀異探奇趣亦真。歸去東籬陶處士,不官卻自愛搜神。
點染閑中雅趣長,新紅淺碧雜深黃。嫣然自結鄰家伴,花亦如人兩過墻。
玉川幸有數間屋,
子美怕卷三重茅。
為君覓費易陶瓦,
夜窗寫詩聽雨敲。
一嶺江梅爛熳芳,追陪杖屨興偏長。
山幽日轉移疏影,人靜風回度暗香。
從爾輕肥多宴賞,嗟予清健對時康。
他年自許調金鼎,絕味應當獻帝王。
往日三語掾,解道將無同。我觀李校書,超邁有古風。談道屢入微,閉門長蒿蓬。誰能賞遠韻,太守似安豐。
流水鳴無意,白云出無心。水得平淡處,渺渺不厭深。云行不能雨,還歸碧山岑。斯人似云水,廊廟等山林。
俗士得失重,舍龜觀朵頤。六經成市道,駔儈以為師。吾學淡如水,載行欲安之。惟有無心子,白云相與期。
摧藏褫冠冕,寂寞歸丘園。一瓢俱好學,伯仲吹篪塤。正以此易彼,高車擇朱門。得失固有在,難為欲人言。
攜手力不足,七年坐乖離。愁思不能眠,起視夜何其。殘月掛破鏡,寒星滿天垂。明明故人心,維斗終不移。
窮閻蒿蔓膻,富屋酒肉臭。酒肉令人肥,蒿蔓令人瘦。欲從鐘鼎食,復恐憂患構。秦時千戶侯,寂寞種瓜后。
客從濟南來,遺我故人書。墨淡字疏行,故人情有馀。上言猶健否,次問意何如。只今意何有,思食故溪魚。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蘭。清風不來過,歲晚蒿艾間。古來百夫雄,白首在澗槃。非關自取重,直為知人難。
翠柳堤邊舞,黃鶯樹上鳴。
瞿曇真實相,歷歷在而今。
誰言入滅向雙林。
東望巖巖古岱宗,攜筇獨上最高峰。
石壇曉映千崖月,日觀晴飛萬壑鐘。
天子何須尋漢策,大夫空自號秦松。
憑欄四顧無窮興,有客中原恨未從。
風流曾擅少年場,上苑驊騮逐電光。
巹合鳳簫環佩冷,席分羊石郁金香。
漳河去去云煙渺,璧水遲遲日月長。
得意看花消息近,泥金應寄隴頭芳。
似仙源、桃花零亂,武陵一棹重駐。玉堂鈴索花磚日,舊是先生游處。愁如絮。消受盡、五湖煙月三湘雨。君恩再許。教領袖詞流,雙椽燭底,灑翰繼遷固。
喜不改,張緒當年風度。柳弧依舊懸戶。交疏月轉傳籌飲,墜遍玉河紅露。支機浦。早看取、七香車上山眉嫵。離情休訴。只此恨重償,雙紋簟展,肯放早朝去。
東昌始捷犒師旋,此外南軍潰莫前。一死幸能存十族,寸心私可謝諸賢。莓苔坐石留蕭寺,藏菊秋嘗失介田。不是博聞黃祭酒,孤忠淪沒孰為傳。
蛟龍窟宅貫豐湖,西北群峰勢若驅。誰自圯橋傳玉匣,夜當雷雨讀陰符。播寧討賊書三上,劉哱驚魂火一誅。歸后東征師頓老,川原從此漸為枯。
鵝城東峙接江門,自此南天斯道尊。從祀四公留一席,兩朝當軸竟無言。講壇煙草豐碑沒,藜火書聲甲第存。悵立湖山閒想像,日令狂簡獨盤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