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湖
一棹寒煙雪滿蹊
六橋猶惹舊香泥
孤山亭畔無多路
山色湖光待品題
一棹寒煙雪滿蹊
六橋猶惹舊香泥
孤山亭畔無多路
山色湖光待品題
一葉扁舟在寒煙中前行,雪覆蓋了小路;六橋依然沾惹著舊日的香泥。孤山亭邊沒有太多路徑,湖光山色等待著人們來品評題詠。
棹(zhào):船槳,此處代指船。
蹊(xī):小路。
六橋:指西湖蘇堤上的六座橋,即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為西湖勝景。
孤山:西湖中的著名島嶼,宋代林逋曾隱居于此,有“梅妻鶴子”之譽。
品題:評論、題詠,此處指對景色的欣賞與贊美。
此詩應為詩人首次游覽西湖時所作。冬日初至,湖山雪景與人文遺跡(如六橋、孤山)交織,觸發詩人創作靈感,記錄下初見西湖的鮮活感受。
詩以“初至”視角,描繪西湖冬日景象,融合自然與人文元素,既寫寒雪靜謐之景,又含對湖山勝跡的期待,語言簡練而畫面感強,展現詩人對西湖的喜愛與雅趣。
暫違天陛星辰履,便上春風李郭船。
兩地逼人真勇退,三山去路儼登仙。
循環花甲趨庭日,遺笏棠陰在鎮年。
盛事相望已無匹,寶奎新賜更光前。
高軒多暇日,宴寢獨怡神。
風俗誰今古,云山自主賓。
灘平分燕尾,松老半龍鱗。
徙倚清陰下,吟懷愧昔人。
論研當考石精微,觀人豈計體瘠肥。歙溪入浙無淹期,刷絲羅紋如出機。比并端坑終品卑,就中古端見尤稀。
難得已嘆承平時,長繩束腰下巖扉。宿糧腰畔不捄饑,鑿深泉眼迸若飛。浸淫竟日無光晞,輕生重石不悟非。
石工傳業猶孫枝,我售古璞千金歸。璞雖云石玉為肌,信手得墨無拒違。事忙行草取次宜,才衰筆老無發揮。
頃見鄧友輟贈之,質粹材美不可譏。契家有子吾所知,文章光焰期騰暉。不妨怪怪仍奇奇,酷似牢之惟舅依。
嗟嗟尚怵霜露悲,循陔自苦躬采薇。讀禮以外將胡為,力學報親其殆幾。
學非有厭書非癡,有志于上皆可希。彤庭對策決大疑,制草說命周南妃。玉堂從容有余師,古來孽子操心危。
勉旃無令一簣虧,萬釘要看黃金圍。
淮甸為寮日,私錢奉令時。
同拚愞弱罷,爭忍碎煩為。
報國存忠赤,逢人惜鬢絲。
相從又相別,勛業迫男兒。
度江見三白,飛雪為誰妍。
因山行畢役,憂國且愿年。
眷言靈駕發,綿延屬車駢。
陽侯既効職,滕六敢自賢。
閣陰不忍下,竣事即墮前。
山林亦縞衣,揮灑紛素筵。
似與孤臣淚,同作珠貝編。
豈無訪戴舟,拘文不容牽。
感君相料理,語妙堪流涎。
奈何補天手,袖此鑒湖堧。
不受鄰僧米,顏公合憂煎。
挼挲映雪眼,縱臾吟詩肩。
同時天下名,一日方九遷。
君不策高足,余子煩后鞭。
相門賢裔圣門儒,錦席葩羅慶合符。
天歛沉陰輸瑞靄,月銜清影照冰壺。
鸞膠密應鏘金奏,麟脯何妨薦玉腴。
聞道山城觀盛事,一時歌舞溢通衢。
圣門教人亦多術,由也升堂未入室。
顏雖在寢猶仰高,火就水流隨燥濕。
但見終日不違愚,豈知庶幾介如石。
陶溪昨以崇名齋,欲予隸古詩記實。
今晨忽見轉庵作,名與詩高同起日。
崇齋少學用心苦,晚乃一掃科舉習。
霜降自然知水落,道損都忘為學益。
一從崇卑悟師說,心已沈酣全體易。
書扁外和轉庵詩,不待形容有潤色。
憶昨尊公期類予,似我顓愚有何獲。
老慚才衰惟鈍遲,感君肯赴同襟期。
閉關卻埽門植榆,不妨倡和來塤箎。
天借琳瑯鎮上流,西風作意送行舟。
去看峴首何因感,遙見長安卻是愁。
平昔勛名期帶礪,向來談笑飽貔貅。
輕裘少展籌邊畧,歸問君王覓酂侯。
南漳撫字溢三年,當路文章喜薦賢。
鶴發有親須祿養,鶚書無地足常員。
為丞盍過滕王閣,詣府欣依刺史天。
諫議恩深曾一顧,煩君為我道拳拳。
短思如枯枿,不忘雨露滋。一朝得甘霔,牙蘗紛差差。
向來圯上編,敢孤老人期。至今巾篋中,常覺律呂隨。
風骨自難蛻,寸心恐終違。苦語迫應酬,如醉多傾欹。
擬求風斤斲,庶使膠柱移。遺以五色篇,服之欲生翚。
東隅縱已失,南車足占迷。堂堂豸冠老,偉論堪扶危。
不妨似嫵媚,正爾煩逶迤。余事出長技,傳玩爭矜持。
高吟有催和,好雨誠知時。疲駑懼難駕,渴驥思脫羈。
行當遂遠放,鴈伴聊同棲。
欲去不得遂,正如太廟羊。
登俎分所宜,得去喜可量。
圣度真如天,不妨且翺翔。
扶老復攜幼,遷居大江傍。
居然得偉觀,悵焉渺遐荒。
潮頭來如山,親樂想未央。
龜坼高田畦渴雨,何取尸臣守茲土。
抽毫擢發控深衷,羽衣拜章夜當午。
天門岧峣洞九重,玉幾哀矜迥三拊。
守臣有罪固合誅,農夫在勤亦良苦。
去年旱荒有積倉,今年饑歉將空庾。
通宵灑潤祇若絲,明發屯云儼安堵。
初驚大點來莫當,俄即翻盆流孰御。
舊雨相過憶去年,坐視排簷亦如許。
我慚歷歷洗心源,君喜津津見眉宇。
瑰章杰句助歡呼,石燕商羊俱鼓舞。
急須似吸舉深杯,莫負如澠寫甘{浢寸}。
借得漁鄉住,分明似水仙。
好山排座右,明月到尊前。
掛彩迎朝日,飛霞帶晚煙。
往來真自在,易覓釣漁船。
漢儀重睹舊,秦暴盡更新。
應是天亡敵,從知國有人。
乾坤大開辟,華夏一陶薰。
收到昆侖北,詩應快李頻。
竹皮狗尾粗斕斑,神虎門前興已闌。
每恨誤身誠可溺,殆將苴履不須彈。
數莖漸覺勝簪怯,一免當知復冠難。
柱后惠文非所志,寧從子夏學酸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