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日哦軒
高軒多暇日,宴寢獨怡神。
風俗誰今古,云山自主賓。
灘平分燕尾,松老半龍鱗。
徙倚清陰下,吟懷愧昔人。
高軒多暇日,宴寢獨怡神。
風俗誰今古,云山自主賓。
灘平分燕尾,松老半龍鱗。
徙倚清陰下,吟懷愧昔人。
高大的軒室有很多閑暇時光,靜臥休息獨自怡養精神。風俗哪管它古今有別,云山自在作主客之態。河灘分開如同燕尾,老松樹皮一半像龍鱗。我在清涼的樹蔭下徘徊,吟詩的情懷自愧不如古人。
高軒:高大的軒室。
宴寢:靜臥休息。
徙倚: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閑適的環境中,可能是在一處有軒室、自然風光優美的地方,在閑暇時光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閑適環境中的所見所感,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自身文學素養的思考。
柔腸早被秋波割。春心莫共花爭發。花氣亂侵房。池光忽隱墻。紅顏無定所。自怯春寒苦。卻擬笑春風。開樽綠酒濃。
嘆息耆舊不復見,欲問土風誰為陳。羊公遺碑武侯廟,江邊酒家說向人。
昔人年德位俱優,淇奧賓筵苦自脩。學至百年寧有厭,勉哉三十六春秋。
文章從古不同時,詩語驚人筆益奇。過與阿平應絕倒,世間能有幾人知。
萬灶貔貅,便直欲、掃清關洛。長淮路、夜亭警燧,曉營吹角。綠鬢將軍思飲馬,黃頭奴子驚聞鶴。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鯢剪,于菟縛。單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翹關還槊。旗幟倚風飛電影,戈鋋射月明霜鍔。且莫令、榆柳塞門秋,悲搖落。
黃山六六歲華新,綺席宏開送入珍。手揮千金作義事,眼見四朝臨圣人。尋盟愛結煙霞侶,耽奕偏宜竹樹鄰。天上長生先注箓,共君華發守松筠。
三鳣早兆知先應,雙鯉忽傳問所如。江上未追元禮棹,山中空策少游車。芙蓉秋老芳誰采,鴻雁天高影自疏。欲贈夫君千里道,翻持雜佩渺愁予。
一旅南巡瘴海邊,孤洲叢樾系樓船。從容卷土天難定,急難防胡地屢遷。丹鳳未傳行在所,黃龍虛兆改元年。當時血戰潮痕在,常使英雄涕泫然。
桂樓飛絕限,超遠向江歧。輕云霽廣甸,微風散清漪。連連絕雁舉,渺渺青煙移。嚴城亂蕓草,霜塘凋素枝。氣爽深遙矚,豫永聊停曦。即已終可悅,盈尊且若斯。
春風桃李費栽培,一度飄零一度開。惟有澗松偏耐冷,天公留作棟梁材。
星會飾以玉,燦燦光朝儀。重臣頭似雪,左右應皋夔。爛醉是生涯,折腰良可嘅。欲酒對黃華,烏紗奚足愛。槐柳午陰濃,凄涼聲愈健。飲露已成仙,孰云齊女怨。一夢在人間,東風吹不覺。莊周鴻冥冥,胡戀花枝巧。倦翼已知還,投林謀夜宿。弋宿無容心,機深未為福。人好烏亦好,寒枝不輕踏。月明如可依,飛繞猶三匝。舞處更宜長,十筍藏纖指。脫得戲衫時,方知有呆底。絲絲絲共白,歷遍風霜寒。君王豈輕剪,欲療將軍安。金梭拋翠絲,東風弄晴晝。求友不須鳴,綠窗人倦繡。怒翮摩青天,秋風真得意。可憐烏鵲儔,一枝聊自寄。滕六雨天花,南枝香斗白。瓊玉兩模糊,冷笑從君索。暗香從何來,寒飆為輕扇。東君須護持,莫點宮妝面。四翼薄于紗,纖塵不相著。只在釣絲邊,漁翁素盟約。我臂不能固,捕蟬非所宜。蟬琴聲未怯,黃鳥窺高枝。天上會雙星,橋渡銀河水。一別動經年,楂楂徒報喜。春透水波明,江湖從落魄。三十六鱗成,禹門看一躍。
得雨偏成勢,因風亦起波。總知行路者,愁對夕陽多。
月高猶未暝,半帶夕陽黃。墜葉乾多響,流花濕亦香。劍留無好匣,琴去有馀床。已矣人終窶,憂心且復忘。
雨過溪添綠,橫瀾自在流。水精簾欲捲,何處著銀鉤。
初開草堂三五日,池上鷗鷺日頻來。桃花枝嫩未堪折,楊柳陰疏還更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