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城東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一條清澈溪流穿過桃李花林,水波蕩漾著綠蒲滋潤著白芷。溪旁住著幾戶人家,少年們分日去游玩,也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兩個節日。
演漾:水流蕩漾的樣子。
涵:沉浸。
白芷:一種香草。
分日:分批。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
此詩創作于唐代,寒食節有踏青的習俗。王維可能在寒食節出游至城東,看到眼前的美景和少年們的活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寒食節城東的春日風光和少年們的游樂場景。其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維山水田園詩的風格特色。
夾徑多長松,度松漸豁敞。
伊昔構曲廊,夷光留屧響。
屧響久不聞,春煙蒙蔓莽。
小草設有知,云見人來往。
聞道西山佳勝地,念年勞企欠登臨。
好春好日陪仙侶,疏雨疏風度遠岑。
綠酒湖亭供永話,幽花石洞覆繁陰。
那知背郭塵囂外,別有高山流水音。
庾嶺春歸,溪梅早知。
雪破寒英,一點半點,月橫疏影,三枝兩枝。
未放高樓吹笛,且聽茆舍吟詩。
十分瀟灑,一段清奇。
將謂黃梅消息絕,暗香猶有好風吹。
順親成小筑,選勝得幽棲。瘦石碧當檻,雜花紅滿蹊。池魚潛復出,林鳥住還啼。暢甚華顛叟,斜陽屢杖藜。
雅稱棲遲意,仍逾耄耋年。陔蘭方愛日,風木奈終天。棣鄂馀真意,蕓香啟后賢。披圖重嘆羨,此福傲神仙。
偶因官事出郊坰,
更向春時得好晴。
山鳥自應知客意,
不須相背苦飛鳴。
片月下高空,江山露氣中。
村深明遠火,秋老斷寒蟲。
往事蘆中客,新銜塞上翁。
夜闌搔首望,星斗尚天東。
觀盡千山與萬山,
幾曾得似此峰巒。
誰能移向西湖上,
并與西湖一樣看。
自古牛刀恥割雞,
匣中三尺氣如霓。
馮生只為魚彈鋏,
更比雞鳴狗盜低。
成帷成幕逐飛塵,
紈褲多纏輿隸身。
慣習淫奢無善俗,
少年思怕老來貧。
前日浪花翻,
今宵冰花簇。
著處皆白描,
不待渴鳥啄。
東海觀潮纜乍收,乘桴又作鷺江游。
縱難蘇、李同回漢,共信夷、齊不事周!
詩酒未能閑一日,姓名已自定千秋。
故鄉風月無人管,早賦歸歟莫滯留!
青逵布序和風扇,紫禁延禧瑞日長。佇看親蠶臨繭館,永觀彤管播聲芳。
椒花獻歲良時啟,彩燕迎春淑氣來。仰奉帝慈方秀出,吹簫看筑鳳凰臺。
東郊候氣回青輅,北闕迎祥辟紫闈。大庇群生承寶緒,永敷春澤播鴻徽。
銀箭初傳暖律延,微和漸扇物華妍。彩幡紅鏤宜春字,永奉宸慈億萬年。
青陽乍整蒼龍駕,紫宙初凝白鶴云。曼壽無疆真蔭遠,九重嘉氣日氤氳。
緹室葭灰飛候管,彤闈天路起和風。六宮永被河洲化,穆穆芳猷佐圣功。
三星分曜輝宸漢,九禁迎春啟令辰。仰奉椒闈宣內治,湛恩鴻慶永如春。
徙倚東峰下,西陵望郁然。玄宮深閟日,玉座迥浮煙。風雨清明候,乾坤正德年。攀龍無處所,空有淚潺湲。
憶在先朝日,曾沾侍從恩。鸞輿歸寂寞,鳳質儼生存。夕日昏阡樹,春風長澗蘩。祠官如可乞,長奉泰陵園。
主人拙樊圃,家賊巧穿窬。
鼠子敢予侮,麟翁以盜書。
空搔雙白鬢,不奈一長須。
自笑關防晚,花傍且燕居。
夕風吹不徹,斜月數峰陰。
云暈孤輪影,珠圓曲港音。
涼云馀一照,碧漢巳雙沈。
歷歷秋光在,當時憶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