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謁陵遂游西山 其六
聞道西山佳勝地,念年勞企欠登臨。
好春好日陪仙侶,疏雨疏風度遠岑。
綠酒湖亭供永話,幽花石洞覆繁陰。
那知背郭塵囂外,別有高山流水音。
聞道西山佳勝地,念年勞企欠登臨。
好春好日陪仙侶,疏雨疏風度遠岑。
綠酒湖亭供永話,幽花石洞覆繁陰。
那知背郭塵囂外,別有高山流水音。
早聽說西山是風景優美之地,多年來一直渴望前往卻未能登臨。在這美好的春日里,我陪伴著好友一同出游。稀疏的細雨和微風,輕輕掠過遠處的山峰。我們在湖邊亭子中,喝著美酒暢談不停。幽靜的花叢覆蓋著石洞,形成濃密的樹蔭。誰能想到在這遠離城郭、沒有喧囂的地方,還有如高山流水般美妙的聲音。
念年:多年。念,通“廿”,二十,這里表示約數。
勞企:渴望、企望。
仙侶:指好友。
遠岑:遠處的山峰。
背郭:遠離城郭。
高山流水音:出自俞伯牙與鐘子期的典故,這里指美妙的自然之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久聞西山之名,一直想去游覽,在某個美好的春日,終于有機會和友人一同前往,于是寫下此詩記錄此次出游。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西山之美和游玩的愉悅,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寫景抒情的能力。
峨峨十二峰,上有凌云梯。峰出高唐峻,云來太白低。山鳥飛不過,峽猿愁亂啼。望極魂欲斷,夢中心自迷。遙憐楚臺語,芳草碧萋萋。
普天炎赫衣流汗。號呼坐恨更淺。節序推移,陰陽代謝,誰敢心懷咨怨。冥迷展轉。夢遠壑層冰,澄江匹練。大地嗷嗷,秋空忽散仁風扇。此身慣經寒暑,喧煩俱凈盡,古爐灰篆。屈指交游,轉頭零落,舉目殘星數點。轟雷掣電。任百計營為,亦難周遍。日向西山,氣機隨吐咽。
阜西快人真快哉,孤根綠綺飛天來。冰絲乍拂襟抱開,綽約姑射投我懷。岳齦徽軫集上材,媵以弦譜雙瓊瑰。自云得諸錦城裴,琴壇牛耳持兩雷。同心客至洗金壘,舉贈不啻三歸臺。物聚所好神每諧,爨下有聲呼百喈。嗟予方軸入秦灰,鞠通舊侶隨蒿萊。膳甘長藿薪古槐,思逃空虛厭淫哇。安用太常收犯齋,本來無物何塵埃。感君嘉惠逾解推,塵覺黍谷虛枯荄。手間荊棘待剪排,會領至味如臨杯。東湖去夢愁溯洄,一枝聊報江南梅。
驕陽前日擬镕金,積雨逢秋卻厭淫。本自乘除無德怨,枉勞嗔旱復嗔霖。
膺門昔忝登龍客,董墓今悲下馬人。
半岳摧峰憐二謝,孤墳宿草已蒙茸。自嘆蔡邕今老矣,銘言獨不愧林宗。
開元天子樂升平,肯向華清戒履冰。縱有浯溪溪上石,元郎何意頌中興。
百丈飛泉掛一亭,巖欄危坐俯冥冥。松身獨表諸天白,石氣寒噓太古青。澗草無心來鳥啄,梵潮如夢起龍腥。元壇真宰愁何事,滃涌爐香會百靈。
營盤風軟凈無沙,乳餅羊酥當啜茶。底事燕支山下女,生平馬上慣琵琶。
軒轅上天去,群臣從者誰。不得攀龍駕,長思來鳳儀。山頭候子晉,海上逢安期。贈以五色棗,酬以九莖芝。仙人去已遠,重來期此時。
奇才間氣,應不是、三代后來人物。學海文林,曾覽盡、禹穴泰山魯壁。星斗胸羅,煙云筆涌,不擬賦梁園雪。勛名德望,中朝共仰瑰杰。此日位列三臺,從容弘化理,佐天生發。雅范光儀,愧顓蒙、鄙吝為公消滅。世路縱橫,盡風塵擾擾,不侵毫發。碧潭秋水,驪龍獨抱明月。
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來惱人。笑勞生強半,登臨有興,身司筦庫,所向無親。馬服車轅,鷹罹絳鏃,也算人間一度春。渾無賴,怕岸花汀草,彈指成塵。朋簪樂我天君。更不管、長須喜與嗔。任把酒論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誰主誰賓。敬德猖狂,舂陵笑傲,延壽丹青畫不真。歸鞍好,向梅山東下,數點行云。
小橋秀絕。露濕芙蕖花上月。月下人人。花樣精神月樣清。誰言見慣。到了司空情不慢。丞相瞋無。若不瞋時醉倩扶。
有弟書來喚我歸,客情偏覺雨聲知。恰當濁浪粘空際,正是青山到夢時。
欲償一歲苦,且盡今夕歡。呼兒舉明燈,粲粲羅杯盤。村酤亦殊釅,薄飲聊辟寒。語笑雜莊諧,中懷潛一嘆。自維瓠落姿,百憂催鬢殘。抵死固書城,外誘豈足干。先公禮堂業,不墜良獨難。為學與作人,跬步虞冰淵。喪亂驚接踵,屢逃鋒鏑端。骨肉還鄉園,托蔭虛半椽。兒長過我頭,頗復知時艱。娶婦更將雛,或解方衰顏。豚蹄及菜根,隨遇齊可安。但期飽無愧,毋慮饑將殫。朔陲蚩霧深,方邑血重殷。吾輩信可修,幸民能茍全。呵壁叩天心,福禍宜轉關。勉旃堅所守,長夜非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