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屧廊
夾徑多長松,度松漸豁敞。
伊昔構曲廊,夷光留屧響。
屧響久不聞,春煙蒙蔓莽。
小草設有知,云見人來往。
夾徑多長松,度松漸豁敞。
伊昔構曲廊,夷光留屧響。
屧響久不聞,春煙蒙蔓莽。
小草設有知,云見人來往。
夾著小徑生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走過松林地勢漸漸開闊寬敞。從前這里修建了曲折的回廊,西施曾在這里留下了木屐的聲響。木屐的聲響早已聽不到了,春日的煙霧籠罩著荒蕪之地。小草倘若有知覺,會說看見人們來來往往。
度:走過。
伊昔:從前。
構:建造。
夷光:西施原名施夷光。
屧(xiè):木底鞋,一說有齒的木底鞋。
蔓莽:草木茂盛,引申為荒蕪之地。
響屧廊是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而建,后人多有題詠。此詩作者具體創作時間和心境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看出是作者游覽響屧廊遺址時,面對歷史遺跡有感而發。當時響屧廊已不復往日繁華,呈現出荒蕪之景,作者由此產生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今昔對比凸顯滄桑。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也是眾多憑吊古跡詩作中的一篇,反映了人們對歷史變遷的普遍感慨。
靈鵲欹墻,春芳逝水,梨云夢遠誰知。笑淺顰深,重門依約蛾眉。穿簾舊識雙飛燕,渺天涯、似醒還癡。算輸伊、片云幽歡,怎了心期。占人懷抱知多少,甚長愁短病,斷藕連絲。小閣回廊,夜深恩怨曾題。伶俜自忍風埃老,奈消魂、一晌難支。莫相思、何處樓高,煙月凄迷。
人物于今正眇然,欲從江表訪先賢。邇來耆舊無新語,誰使文章漫兩川。利器蚤能誇穎脫,偏師聊復制中權。騷人有幾登青竹,耐可同時欠執鞭。
雪片紛紛帳外飛,曉寒微透縷金衣。漢宮迢遞知何處,只有清宵一夢歸。
午睡醒來茶熟未,清風凈掃心田。金爐漫炷水沉煙。把君詩一卷,細細讀花前。南望不知相隔遠,美人秋水娟娟。魚書欲寄擘云箋。問君珠幾斛,才許抵新篇。
來往都城道,探知朝士心。若聞身世事,定肯卻黃金。一日再三往,奔馳十二時。郊原芳草意,惟有馬蹄知。長安九門路,車馬不曾閒。借問驅馳者,何人謁帝關。
吳公今引賈生來,意氣千秋亦壯哉。此日殿前親策士,洛陽寧少治安才。
懷抱依三策,遭逢此一時。看花從馬背,釋褐向龍墀。事業無窮日,文章有用期。敢云通國體,亦自許先資。螭頭天樂動,洗耳聽薰融。日月流初照,風云及遠躬。幸無安飽志,時出淡寧衷。馬上西山色,朝朝入眼中。
虹蜺盤泊宿河陰,氣勢凌空幾百尋。月近渾如天上坐,風來不見世間音。吾衰祇有臨淵懼,爾壯能無題柱心。病眼昏昏長似霧,不堪頻淚欲分襟。
望衡門兮日熹微。隨杖履兮歸來。琴瑟在御兮且鼓且嬉。世莫我知兮將上質乎皇羲。
才過桃源又宿遷,北風吹上大河邊。鴉盤禿樹棲難定,馬踏堅冰噤不前。怪石有聲飛曠野,遠山如夢積寒煙。大裘空負當年愿,十丈征塵正撲天。
籍甚牢之舅,難追宅相風。惟公能愛我,獨我最知公。潭府書無繼,西州事已空。形容盡心力,庶或慰幽宮。外氏桂成叢,諸甥長養中。名稱無酷似,宦達偶相同。澹室既長往,適齋俄考終。絕憐三學士,只剩一衰翁。
寂寞白云寺,當門好鳥鳴。日高山霧薄,風定樹煙橫。巖底聞人語,墻頭落澗聲。飛仙渺難即,何處學長生。
三十年前事,兒童見者稀。天寒曳護臘,地凍著麻衣。雪積扒犁出,燈殘獵馬歸。只今風俗變,一一比皇畿。
海客秋驚病眼蘇,江城西上眺平蕪。頻年蘆荻生高壘,往日旌旗入小孤。天險幾曾供飲馬,山形依舊繞飛烏。遺文蛇鳥誰相識,落日征人按昔圖。
倚檻風驕,箋天語澀,飛光暗觸情潮。骨瘦神寒,拜花心愿迢迢。山塘七里經行處,剩迷離、煙雨前朝。掩重門、淡月梨花,清魄誰描。應無人問春深淺,甚衙蜂夢蝶,不上輕綃。清白承平,酬它酒甕詩瓢。侯門賓客休嗤點,寫相思、一寸難饒。肯年年、草怨紅心,韻咽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