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贈葉靜山二首 其二
夕風起庭角,
吹我梧桐樹。
梧桐凋有時,
顏色可如故。
夕風起庭角,
吹我梧桐樹。
梧桐凋有時,
顏色可如故。
傍晚的風從庭院角落吹起,吹動我的梧桐樹。梧桐的凋零自有時節,它的顏色還能像過去一樣嗎?
夕風:傍晚的風。
庭角:庭院的角落。
凋:草木衰落。
顏色:此處指梧桐樹的色澤。
可如故: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
《子夜歌》為樂府吳聲歌曲名,多寫男女情思或人生感慨。此為贈友葉靜山之作,具體創作背景不詳,當為作者與友人交游時,因景生情而作。
詩以梧桐為核心意象,由晚風拂樹起興,借梧桐凋落的自然現象,引發'顏色可如故'的追問,含蓄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語言平淡而意蘊悠長。
風氣真如冬夜寒
霏霏雨雪燦層巒
寒門欲把新書讀
爭奈輝光遠映難
圖霸臥薪嘗膽,
為農拾穗行歌。
短衾斂首形矣,
高官如跋疐何。
箯輿十里見青嶄
行盡松陰得翠巖
萬壑聲中清磬出
一峰高處白云緘
茶新煮鼎作魚沫
僧有可人能麈談
自覺靈山緣境熟
佛禪重問后三三
燭灺啼無歇,漏斷聲還咽。一縷春蠶絲不了,都打做心頭結。
淚點紅冰疊,羅袖熏難熱。仙鸞雖自有靈膠,離腸已斷何堪接。
人憐漸憔悴,
壯志猶軒舉。
攬鏡忽愁生,
心知口不語。
披云深竹里,拄杖亂峰頭。
怪石一千尺,蒼煙四面流。
蒼幢飄素影,木葉響寒秋。
愿借維摩榻,談經坐小樓。
眼看節物去重來,又見寒梢數點梅。草木已隨新歲好,冬芽豫占一年魁。
物物呈祥豈偶然,新芽新味更新年。靈苗卻解為人壽,請為君謨續此篇。
七椀由來厭八珍,猶堪代酒亦生春。個中風味須知趣,慚愧劉公獨倚新。
家山歷歷未歸來,投老江湖祇自咍。賴有年年鄉信好,一甌浮玉飽春臺。
閒庭枸杞發微馨,
獨客為歡只酒瓶。
去國光陰渾是夢,
沈湘心事不宜醒。
噆人蚊蚋幢幢大,
窺寐星辰故故青。
葵蓼米鹽卒何得,
勒移終愧草堂靈。
周宣辟國號中宗,
六月興師灑汗同。
莫為苦寒辭出塞,
采薇歸戍亦論功。
故國吾宗廟,
群胡我寇讎。
但應堅此念,
寧假用它謀。
望駕遺民老,
忘兵志士憂。
何時聞遣將,
往護北平秋。
禪宮寂寂白云封,
枯坐蒲團萬慮空。
定起不知天已暮,
忽驚身在月明中。
清霜點明鏡,玄發漸以縞。百事一無成,骎骎忽將老。
心事日已多,歲月日已逼。況此抱病軀,焉得好顏色。
一朝復一朝,光陰苦超忽。安得萬丈繩,系此西飛日。
中夜不能寐,展轉獨凄愴。誰與百憂期,種種來枕上。
世途何嵚巇,物情知時變。玄穹默無言,浩嘆時仰面。
今朝胡不樂,忽忽來無端。但見有可嗟,不見有可歡。
人心各有念,時念恒不同。安得素心人,共此談幽悰。
青春何堂堂,去我忽若失。試以古稀言,來日少去日。
憂來紛無蹤,浩若煙霧聚。又如春生草,屢剪不可去。
人事等泡幻,金石亦消沉。頫仰百年中,感慨傷人心。
墾土誅茆作佛宮
栽田博飯與君同
夢中十載因緣盡
又拄烏藤過別峰
臨岐一句如何說
此去平分江上月
千里同風事宛然
云山雖別何曾別
別不別
鷺鷥飛入寒江雪
峨峨雪嶺與天齊,縮猬毛膠萬馬啼。多少詩家談覽勝,幾人曾到大荒西。
蓬婆城外月彎彎,陟屺行人望早還。原上脊令沙上雁,作書先報賀蘭山。
寶馬香車意氣驕
春城游冶斗妖嬈
星衢月市行應遍
一刻千金是此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