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次陳簡齋韻
正是看花花好處,重來落盡殘英。一尊聊與聽波聲。半江秋雨歇,十里晚霞明。
事在心徒記省,渾如好夢初驚。鵓鴣猶說舊陰晴。酒清人去后,山寂夜無更。
正是看花花好處,重來落盡殘英。一尊聊與聽波聲。半江秋雨歇,十里晚霞明。
事在心徒記省,渾如好夢初驚。鵓鴣猶說舊陰晴。酒清人去后,山寂夜無更。
正是賞花最好的時節,再次到來時卻只見殘花凋零。端起酒杯,暫且聽著江波的聲音。半江的秋雨已經停歇,十里長的晚霞一片明亮。往事在心中空自回憶,就像一場好夢剛剛驚醒。鵓鴣還在訴說舊日的陰晴。酒已飲盡人離去后,山巒寂靜,夜晚沒有更鼓聲。
殘英:凋零的花瓣。
一尊:同“一樽”,指一杯酒。
徒記省:空自回憶。徒,空自;記省,回憶。
渾如:好像,如同。
鵓鴣:鳥名,羽毛黑褐色,常于陰雨天鳴叫,民間有“鵓鴣叫,雨來到”的說法。
無更:沒有更鼓聲。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每更約兩小時,此處指更鼓聲。
此詞為和陳簡齋(陳與義)《臨江仙》韻而作。陳與義為南宋初年詩人,其詞多含家國之思。推測此詞或作于作者重游舊地時,目睹花期已過、景物變遷,觸發對過往經歷的感慨,故借和韻形式抒發內心孤寂。
全詞以“重游”為線索,通過今昔景物對比與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現對往事的追憶與當下的孤寂。上片寫景由殘英到晚霞,暗喻時光流逝;下片轉寫情,以“好夢初驚”“山寂夜無更”收束,情感沉郁含蓄,體現小令“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
南來錫影白云孤,一葉原同七葉符。執著分南自分北,圓通非有亦非無。登壇共笑依雙樹,護法休教守一株。佛本在心何用佞,無禪可悅自歡娛。
世尊原是丈人行,一揖初參禮亦當。真謗錯尋山是鷲,幻身莫棄乘為羊。笑他四體常投地,枉卻三天日炷香。若說心生心即妄,應無所住豈須商。
月斜香幾,露寒瓜席,墻外何人私語。隔花風遞笑聲來,卻不似、故國兒女。
有情時節,無情院落,坐對涼陰幾樹。卷簾獨自數秋星,點點是、離愁來處。
幾歲悲南國,
今朝賦北征。
歸心渡江勇,
病體得秋輕。
海闊石門小,
城高粉堞明。
金山舊游寺,
過岸聽鐘聲。
紫府青田任性游,
一聲清唳萬山秋。
仙材況有千年壽,
鹿犬凡雞豈合儔。
千秋人去水云空,
只有荷花繞岸紅。
寄語阿溪垂釣處,
莫教閑卻一絲風。
落潮泛舸未逡巡,
面面青山似故人。
殿閣當年懸日月,
海天不夜識金銀。
有情草樹留書舍,
無限煙波待釣緡。
拂袖直須臨絕頂,
容城古碣亦嶙峋。
丹山鳳將雛,養成毛彩異。
上天銜瑞圖,飛來鳴盛世。
昔我孝廉叔,名織登科記。
入為粉署郎,出作朱軒使。
固因媚學然,亦緣庭訓致。
吾聞恭人教,義方無不備。
憫近丸熊助,懲惰折葼示。
今雖屆嵫景,諸孫扳輿侍。
尚于含飴際,丁寧開幼稚。
一經勉承先,五木戒廢事。
貽厥有如此,家聲未宜墜。
會看蘭玉枝,百葉長繁熾。
仙李人間亦武林,
朱明白下故來心。
實來虛返誰知得,
寄語蓮池共賞音。
王粲當年托景升,
登樓猶自意難勝。
莫教鄴下留清宴,
月照秦川一水澄。
長戈蕩決,不如短兵。
急呼親戚,不如友生。
彈我瑤瑟,拂彼綿絲。
音聲雍雍,我當好之。
我心如環,憂不可絕。
朝興夜眠,轉喉卷舌。
狐貍拜月,卻略似人。
彼無其具,吾何以親。
財溺于淵,見者歡喜。
我家固貧,爾亦不起。
奴子盜金,行步戰身。
我原不知,虛心畏人。
入得良人門,自誓終此身。
掃室擁箕帚,進盥躬盤巾。
采桑趨隴首,薦蘋潔澗濱。
十年盡婦道,惟恐堂前嗔。
上和下睦本無事,一二小姑恣萋斐。
浸潤既深貝錦成,不棄不出譖不已。
良人繾綣涕漣洏,父母之命安敢違。
舉頭天邊指缺月,暫缺須有團圓時。
君不聞章臺長條依舊垂,樂昌半鏡還復歸。
斷碑最愛開元時,
上有模糊五十字。
頤堂晝臥清且閒,了無塵霿來相關。俄然正夢半山老,練裙葛帔泉石間。抵掌稱譚因餉硯,微凹浮墨光如電。自言翻經視草時,落紙云煙皆倚辦。
山頹梁壞空遺祠,覺讀其書寐見之。勉令勛德復藹藹,佳兆若此真非衰。少瑜昔夢青鏤筆,江淹重錦完成匹。明當辭藝驟驚人,千里從今期一日。
元豐功成身退閒,鐘山小筑掩松關。莘莘學子求卒業,說經鬧若阛門間。木鐸茲文繄筆硯,紫綬垂腰眼巖電。似聞一日置心猿,道德功名無不辦。
配食孔廟時烝祠,子生其后不識之。文章津源已默付,名爵豈待顏發衰。向來李嶠夢雙筆,至今辭藻無倫匹。納鑒唾口難細論,謂言不信有如日。
一死經霜決,
三年系鐵留。
赭衣何日脫,
執筆不勝愁。
花事碧溪盡,
殘寒過麥天。
高林數點雨,
深巷一聲蟬。
行藥去忘倦,
枕書還早眠。
因知靜者妙,
塵慮待先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