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祖母羅太恭人七十晉一壽詩四首 其二
丹山鳳將雛,養成毛彩異。
上天銜瑞圖,飛來鳴盛世。
昔我孝廉叔,名織登科記。
入為粉署郎,出作朱軒使。
固因媚學然,亦緣庭訓致。
吾聞恭人教,義方無不備。
憫近丸熊助,懲惰折葼示。
今雖屆嵫景,諸孫扳輿侍。
尚于含飴際,丁寧開幼稚。
一經勉承先,五木戒廢事。
貽厥有如此,家聲未宜墜。
會看蘭玉枝,百葉長繁熾。
丹山鳳將雛,養成毛彩異。
上天銜瑞圖,飛來鳴盛世。
昔我孝廉叔,名織登科記。
入為粉署郎,出作朱軒使。
固因媚學然,亦緣庭訓致。
吾聞恭人教,義方無不備。
憫近丸熊助,懲惰折葼示。
今雖屆嵫景,諸孫扳輿侍。
尚于含飴際,丁寧開幼稚。
一經勉承先,五木戒廢事。
貽厥有如此,家聲未宜墜。
會看蘭玉枝,百葉長繁熾。
丹山的鳳凰帶著幼鳥,精心養育使其羽毛色彩奇異。它銜著祥瑞的圖讖飛向天際,鳴唱著盛世的華章。當年我的孝廉叔父,名字載入科舉登科的名錄。入朝擔任粉署郎官,出京做朱軒使者。這固然因他勤勉向學,也得益于家中長輩的教導。我聽聞恭人的教誨,教導子女的方法周全備至。曾如柳母用熊膽丸助兒苦讀,又似以斷燈芯警示懶惰。如今雖已年屆暮歲,仍有子孫扶車侍奉。在含飴逗孫之際,仍叮嚀教導孩童。勉勵傳承家學經典,告誡莫因賭博荒廢正事。如此用心傳家,家族聲望不會衰落。定能看到如蘭似玉的子孫,世世代代繁榮興盛。
丹山鳳將雛:丹山,傳說中鳳凰棲息之山;鳳將雛,鳳凰帶領幼鳥,喻指家族培育后輩。
粉署郎:漢尚書省以胡粉涂壁,稱粉署,后指尚書省郎官。
朱軒使:乘坐朱輪車的使者,代指顯達的地方官員。
媚學:喜愛學習,勤勉向學。
庭訓:出自《論語》,指長輩對后輩的教誨。
丸熊:典出《新唐書》,柳母以熊膽和丸,令子夜讀時咀嚼提神,喻母教嚴苛。
折葼(zōng):葼為燈芯草,折葼示警,指以斷燈芯警示懶惰。
嵫景:嵫山為日落之地,喻指老年。
扳輿侍:子孫扶持車輿侍奉長輩。
含飴:含飴糖逗孫,形容晚年天倫之樂。
一經:代指儒家經典,喻家族學問傳承。
五木:古代博具,代指賭博等荒廢正事的行為。
蘭玉枝:喻優秀的子孫,如蘭草、玉樹般美好。
此詩為羅太恭人71歲壽辰所作,當時家族重視家庭教育,作者通過贊頌其母教之德,既彰顯長輩賢能,亦寄望家族延續興盛,反映清代重視家族倫理的社會風氣。
全詩以祝壽為核心,通過敘寫羅太恭人教子持家的賢德,結合家族科舉顯達、子孫承歡的場景,突出其對家族傳承的貢獻,最終以‘蘭玉枝繁’作結,既贊其德,亦祝家興,是傳統家族倫理的生動體現。
遠山白云里,近山青天上。
樓觀何巍峨,金碧郁相望。
石塘照縈紆,平林見空曠。
謾拂渡橋鞭,且憩沿崖杖。
良時趣自隨,佳境意足暢。
奈此行期促,丹梯當再訪。
蘇林開天門,趙尊閉地戶。神靈亦道同,真官今來下。左亦不佯佯,右亦不翼翼。仙人在郎傍,玉女在郎側。
酒無沙糖味,為他通顏色。北游臨河海,遙望中菰菱。芙蓉發盛華,淥水清且澄。弦歌奏聲節,仿佛有馀音。
蹀躞越橋上,河水東西流。上有神仙居,下有西流魚。行不獨自去,三三兩兩俱。
白石郎。臨江居。前導江伯后從魚。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艷得絕。世無其二。
赤山湖就頭,孟陽二三月。綠蔽賁荇藪,湖就赤山磯。大姑大湖東,仲姑居湖西。明姑遵八風。蕃謁云日中。前導陸離獸后從。朱鳥麟鳳凰。
苕苕山頭柏。冬夏葉不衰。獨當被天恩。枝葉華葳蕤。
泛舟采菱葉,過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侶,齊聲采蓮歌。東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樂,為持解愁思。
走馬上前阪,石子彈馬蹄。不惜彈馬蹄,但惜馬上兒。陳孔驕赭白,陸郎乘班騅。徘徊射堂頭,望門不欲歸。
人生不滿百,常抱千歲憂。早知人命促,秉燭夜行游。歲月如流邁,行已及素秋。蟋蟀鳴空堂,感悵令人憂。
后皇開玉堂,仙官儼成列。奕奕峨長纓,珊珊鳴佩玦。中有一真仙,容華燦冰雪。維時值中原,格斗彌歲月。帝命下撫摩,聊用究施設。王綱墜莫舉,獨以一手挈。至言等藥石,黔黎盡生活。帝曰伊誰能,何以報殊烈。爵之白玉漿,奏以云門闋。徘徊上璇穹,千秋拱云闕。
軒皇出御世,垂拱坐法宮。時聞康衢間,處處歌兒童。霓旌旋羽蓋,問道來崆峒。天師廣成子,道實與帝同。一言忽相契,四海俱同風。天師初何言,涿鹿未為功。蓋以清凈福,下浹寰區中。君臣俱好生,自然格蒼穹。天道本好還,報以歸其躬。一千二百歲,此壽何由窮。
南山一何高,山高亦何有。上有摩霄松,蒼虬立盤糾。下有千歲芝,食之令人壽。挽之為天樞,循環轉維斗。紫宸傍七星,坐閱幾晚晝。帝以殿厥居,山龍垂袞繡。后皇植巨木,載物見坤厚。用以摶洪鈞,功乃周宇宙。才大用固難,德盛功亦懋。社櫟其何顏,繁柯日滋茂。
鳳管吹新陽,夙駕款寒谷。鑾車次原廟,陰云立紛覆。皇天倏開霽,羲馭亦返軸。明庭朝百靈,云韶奏新曲。天神下璇穹,精意儼森肅。霜華潔彫俎,夜寂響鳴玉。燎煙升紫壇,龍旂護黃屋。齊明坐宣室,肸蚃來萬福。大沛均四方,穆穆熙庶俗。熟知廊廟功,一德天所燭。
晏嬰昔事齊,頗作君臣樂。魏絳欲安晉,賜樂乃備作。區區二小國,功利亦云薄。舜德本好生,皋夔坐酬酢。朱干舞堂陛,綵鳳翔寥廓。大哉廊廟功,禮文燦交錯。登歌奏郊社,率土被和樂。仁聲淪肌膚,有識自忻躍。四海悉歸仁,大信初不約。不拍洪崖肩,壽亦等山岳。
太極肇兩儀,君臣亦爰分。風后力牧來,于今幾何人。中古稱伊周,當代知無倫。公功出其上,未易今昔論。功固未易論,報亦難具陳。杰閣標盛德,備燕昭庸勛。丹青繪縑素,奎畫形絲綸。凌煙古亦有,茲實所未聞。何勞不羅拜,金猊祝爐芬。永相天自許,耆壽尊師臣。
兩不相離一故神,
數成理具總天真。
于書中數為皇極,
在易五爻見大人。
畫出濂溪無極境,
收歸康節滿懷春。
六經子史皆糟粕,
得手應心是斲輪。
聞道春風陌上柔,
可堪經月廢春游。
紛紛寶瑟催黃鳥,
處處垂楊引絳騶。
六出花飛仍帶雪,
千林雨歇乍鳴鳩。
村南郭北尋都遍,
還共移尊到上頭。
兩旬高誼動人多,
又共西歸信宿歌。
記得桂林分手語,
龍潭春色早相過。
三十年來,看花舊侶,特地相過。念南浦挐舟,遙遵江路,龍岡策馬,直訪巖阿。經濟長才,風云壯節,攬鏡容顏鬢未皤。卻誰遣,東澤一曲,早占煙蘿。
平生鳳閣鸞坡。愧獨受、天邊寵渥多。奈相業無堪,久宜休避,圣恩未許,幾度蹉跎。丹桂堂邊,白鷗園里,此日蘭舟泛芰荷。喜相逢,須教盡醉,莫遣停歌。
舉步生荊棘
翻身墮崄崖
一毫不動著
當處自沉埋
功德冠群英,
彌綸有大名。
軒皇用風后,
傅說是星精。
就第優遺老,
來朝詔不名。
留侯常辟谷,
何苦不長生。
徽音有永坤寧殿,
內助無勞德壽宮。
未問夭桃與秾李,
先須歌詠二南功。
裘輕馬復肥,白日自光顯。兒童口嘖嘖,道傍誰不羨。
豈意到山來,山老如未見。不是輕富貴,從未厭貧賤。
始悟人汝驕,多因汝眼淺。
桃李飄零春已深。可憐輕負惜花心。尊前賴有紅千疊,窗外休驚綠滿林。
燈灼灼,醉沈沈。笙歌叢里酒頻斟。留歡且莫匆匆去,悵望春歸何處尋。
斷檣折戟與沙沈,莫問長江水淺深。
煙雨一亭真亦幻,波云萬疊古而今。
獨遺勝跡供詩眼,同約春風拂玉琴。
若許周郎依舊在,座中無客不知音。
鳥鳴隔籬落,
雨腳上翠微。
閉門吟正苦,
客來為解圍。
珠簾翠幕千門曉,
麗日和風萬國春。
乍雨乍晴雖莫測,
無非天地發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