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留守太尉賜燕玉津圖
將相儀刑久,師儒典冊新。
乘車朝魏闕,銘鼎頌輿人。
高會開名苑,多歡浹輔臣。
仙葩分巨麗,宸藻賜全醇。
自昔脩天爵,平時秉國鈞。
誰如始終遇,奕葉荷君仁。
將相儀刑久,師儒典冊新。
乘車朝魏闕,銘鼎頌輿人。
高會開名苑,多歡浹輔臣。
仙葩分巨麗,宸藻賜全醇。
自昔脩天爵,平時秉國鈞。
誰如始終遇,奕葉荷君仁。
將相的典范形象長久流傳,師儒的典籍又有新的風采。乘車前往朝廷朝拜,功績銘刻在鼎上,受到百姓贊頌。在著名的園林中舉辦盛大宴會,眾多的歡樂感染著輔佐大臣。珍貴的花卉展現出宏大壯麗之美,皇帝的詩文賜予盡顯純粹醇厚。自古以來修養高尚品德,平時執掌國家大權。誰能像這樣始終得到恩遇,世世代代承受君主的仁德。
儀刑:典范、楷模。
典冊:指書籍、典籍。
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代指朝廷。
銘鼎:將功績銘刻在鼎上,比喻建立功勛。輿人:眾人、百姓。
高會:盛大的宴會。
仙葩:珍貴奇異的花。
宸藻:皇帝所作的詩文。醇:純粹、醇厚。
天爵:指高尚的品德。
秉國鈞:執掌國家大權。
奕葉:累世、世代。
此詩是奉和留守太尉之詩,可能是在朝廷舉辦的宴會上,皇帝賜予相關畫作等,詩人應和而作。當時朝廷政治相對穩定,君臣之間關系融洽,舉辦宴會以彰顯君臣和睦、國家昌盛。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朝廷大臣的功績和皇帝的仁德,展現出君臣相得的美好局面。其特點是語言典雅、對仗工整,具有典型的應制詩風格,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宮廷文學的特點和風貌。
幽懷隨所寓,數石幾窗前。
荊棘儻迷道,山林空浩然。
云生寧擇地,龍處即為淵。
誰謂達觀士,終當違市廛。
問病來車馬,窮簷非所宜。
拘攣眠枕席,扶策喚妻兒。
鵲信今朝報,燈花昨夜知。
從前潘閬巷,無此寵榮時。
易乎易,萬古傳來惟一易。羲文之心即是周孔心,問誰要于心外尋腳跡。
畫之前,妙處難為言。畫之后,乾坤實居萬化先。誰將乾坤大父母,下與五十六卦為等伍。既道先天一字無,云何卻以后天混入先天圖。
嗟吁平生粗知讀周易,只向本本原原認太極。一易之外更無之,嗟哉何人更以三為七。
欲知玄,問子云。欲知包,問子平。欲知筮,當叩焦與京。要識乾坤真面目,請將四圣之經閉戶十年讀。
灑墨起云端,神威聳眾觀。
直疑鮮甲動,相對骨毛寒。
瞠目真如活,騰空似不難。
傳聞風雨夜,雷電遶闌干。
窮年枯坐似禪林,為喜祥霙寫我心。
歸去來兮懷靖節,不能者止愧周任。
西園佳話從知舊,東國諸賢復見今。
滿斛明珠逾美瑞,定應摹刻徧碑蔭。
往年曾赴召,萬里涉修途。
樂府師長吉,名家祖老逋。
云煙生筆硯,風月樂江湖。
金殿朝天日,宮衣寵渥殊。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壽。人能知道為可貴,斯能與道同其久。
粵從羲黃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書以道事萬化源,易以明理群經首。
詩三百所蔽思無邪,禮三千主敬內自守。我性其性天其天,念茲在茲謹所授。
紛華過眼空中云,綺麗墮前苗之莠。德人澄心制萬變,仁壽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浄理明鑒無垢。勿貳以二參以三,環堵中間維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與道一逢原在左右。惟茲皇覽揆度辰,臨陽浸長泰道亨。
為君大書湯盤九字銘,愿君進德日新又新與歲而俱新。
百指忍貧需遠次,壯心銷盡鬢絲知。
身如韋素居常泰,官被聲名折得遲。
束檐喜聞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詩。
蘭亭風月應須記,人物依稀似晉時。
沖開秋色去,深入萬松間。
風月無邊樂,乾坤幾個閑。
斷云難掩日,急水不流山。
樹杪忽然響,斜飛過白鷴。
五年瀛下寄閑身,耐久交朋喜有君。
竟日坐談唯在道,有時游戲亦論文。
高風每欲追鵬運,雅志那能混鶩群。
留得浩然英氣在,便將生死付朝曛。
溪流回合逗方池,軒檻前臨面翠微。
紫陌紅塵行不顧,白云青嶂坐忘歸。
方榮即隠誰能繼,未老休官世所稀。
我昔凌云登閣會,主翁留飲見蟾暉。
春風隨處好,吟事又相催。
觸石云飛去,呼童鶴誤來。
杖藜無疾步,花地有香埃。
不許車塵入,柴門只半開。
草塘相望隔重云,愧我為兄蚤哭君。
少日對吟聽夜雨,老來無計撫孤墳。
泉臺冥漠唯增感,人事安排已十分。
莫待他年推吉應,如今友愛最先聞。
才是青山便卜鄰,世情那得較紛紜。
露含遠岫分為雨,煙起人家去作云。
柳色晴光扶檻入,鶑聲人語隔窗聞。
高齋獨卷重簾坐,花落棋床日未曛。
詩畫琴三絕,乾坤只一身。
生前長聚首,死后更無人。
材大身猶壽,名高分合貧。
自憐傳五字,造物亦相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