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景山題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壽。人能知道為可貴,斯能與道同其久。
粵從羲黃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書以道事萬化源,易以明理群經首。
詩三百所蔽思無邪,禮三千主敬內自守。我性其性天其天,念茲在茲謹所授。
紛華過眼空中云,綺麗墮前苗之莠。德人澄心制萬變,仁壽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浄理明鑒無垢。勿貳以二參以三,環堵中間維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與道一逢原在左右。惟茲皇覽揆度辰,臨陽浸長泰道亨。
為君大書湯盤九字銘,愿君進德日新又新與歲而俱新。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壽。人能知道為可貴,斯能與道同其久。
粵從羲黃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書以道事萬化源,易以明理群經首。
詩三百所蔽思無邪,禮三千主敬內自守。我性其性天其天,念茲在茲謹所授。
紛華過眼空中云,綺麗墮前苗之莠。德人澄心制萬變,仁壽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浄理明鑒無垢。勿貳以二參以三,環堵中間維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與道一逢原在左右。惟茲皇覽揆度辰,臨陽浸長泰道亨。
為君大書湯盤九字銘,愿君進德日新又新與歲而俱新。
在天地未形成之前就存在的,是道的初始;在天地形成之后依然長存的,是道的長久。人若能懂得道的可貴,就能與道一樣長久。從伏羲、黃帝到孔子、孟子,道的根源千古流傳不朽。《尚書》記載世事是萬物變化的源頭,《易經》闡明道理是群經之首。《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思想純正無邪,《禮經》三千條,主要是讓人內心恭敬自我堅守。以天性為我性,遵循天理,時刻銘記所接受的教誨。繁華如過眼云煙,綺麗如同禾苗中的雜草。有德行的人內心澄澈能掌控萬變,長壽和高尚品德是我本來就有的。福分要自己去追求,命運由自己創造,欲望清凈、道理明晰,心靈就像鏡子沒有污垢。不要三心二意,在簡陋居所中堅守道的范圍。不斷存養道心領悟根本,心與道合一,靈感就會隨時涌現。在這吉祥時刻,陽氣漸長、世道亨通。我為您寫下商湯浴盤上的九字銘文,愿您增進品德,日日更新,與歲月一同進步。
先天:指天地未形成之前。道之初:道的初始狀態。
后天:天地形成之后。道之壽:道的長久存續。
粵:發語詞,無實義。羲黃:伏羲和黃帝。迄:到。
書:指《尚書》,記載上古之事。易:指《易經》。
詩三百:《詩經》共三百零五篇,這里取其整數。蔽:概括。思無邪:出自《論語·為政》。
禮三千:指禮儀繁多。主敬:以恭敬為主。
我性其性天其天:以天性為我性,遵循天理。
紛華:繁華。綺麗:美麗但浮華的事物。莠:雜草。
德人:有德行的人。澄心:使內心澄澈。仁壽:長壽。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品德。
福惟自求命自作:福分要自己去追求,命運由自己創造。
勿貳以二參以三:不要三心二意。
環堵:簡陋的居所。道囿:道的范圍。
皇覽揆度辰:吉祥的時刻。陽浸長:陽氣漸漸增長。泰道亨:世道亨通。
湯盤九字銘:商湯浴盤上刻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銘文。
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倡導道德修養、弘揚傳統儒家思想的情境下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追求浮華、道德觀念淡薄的現象,詩人希望通過此詩勸誡人們回歸正道,重視品德修養。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遵循道、增進品德。其突出特點是將儒家經典和道的理念相結合,以說理為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名篇,但反映了當時對道德教化的重視,體現了儒家思想在詩歌創作中的運用。
悵別春明路,忽驚歲月除。龍門何日御,雁字近來疏。
慷慨汲公疏,寂寥楊子居。巫咸憑借問,天意竟何如。
西去風塵惡,南歸道路賒。主恩憐太傅,不遣到長沙。
江上秋濤水,瓊臺春日花。知君能自適,無夢到京華。
自是天難問,誰云宦易工。紅顏辭露冕,白日臥秋風。
暫跨揚州鶴,聊閒鮑氏驄。君身非阮籍,肯復泣途窮。
君已將身隱,誰能為國謀。投珠悲按劍,積羽詫沉舟。
莫嘆塞翁馬,恐驚海上鷗。難兄有令弟,相對可忘憂。
賢愚之相懸,
千萬或什百。
所以天地間,
寥寥苦難索。
薄命飄搖瘦骨支,
炎涼翻覆竟如斯。
可憐一度秋風后,
便是拋恩撒手時。
揚州梅發莫依依,
曾得何郎一首詩。
漫有渡江來小庾,
始從今日得佳辭。
昨聞里巷言,異人世罕有。西山匯上里,蔡氏沈家婦。
年逾一百歲,山中無其偶。今晨趨造之,村客導先走。
門庭表肅清,竹木參左右。登堂識其子,疑是絳縣叟。
問年八十五,自云早衰朽。雖幸抱孫曾,康彊遜吾母。
引我窺中闈,藜床坐而久。晬然盎于背,如丘禿其首。
叩以長生訣,默默不開口。視我一轉睫,遽起掩戶牖。
會茲掩戶意,鐍鑰貴能守。守之金石堅,可與彭佺友。
我聞磅礴氣,惟坤得其厚。陽動而陰靜,靜者每多壽。
況鐘山水靈,迥脫塵市垢。誰謂勞力身,蕉萃夭隴畝。
人瑞錫自天,創見額加手。此境豈西池,有星燦南斗。
歸去夸眼福,游仙良不負。我亦癸未生,追逐周甲后。
形癯鬢二毛,對母慚老丑。一百有六歲,知我能到否。
又向紅羊劫里過,誅茅仲蔚近如何?
一燈風雨藏形影,半壁圖書冷薜蘿。
讀史喜翻高士傳,筑廬權當老人窠。
年來怕詠新詩句,庾信文章哀怨多。
子女生來愿有家,
耕桑隨分各生涯。
誰知我輩鐘情處,
看過桃花看藕花。
莫問星星鬢染霜。一杯同看月昏黃。放歌漁父濯滄浪。
卻憶手栽雙柳句,真成云漢抉天章。蘇仙何在立蒼茫。
沙明秋浦,作微茫淡月,波心輕墜。羅襪凌波煙翠外,一種輕盈微步。
素艷凝霜,淡妝簪玉,浩質禁風露。天然標格,那教青女相妒。
問誰洛水移來,筠簾榧幾,綠影搖窗戶。獨抱芳心塵不染,汲取秋泉重注。
嫩茁靈芽,香敷仙蕊,作計銀壺貯。伴子歲暮,冰魂冷到詩句。
春色鳴珂滿舊京,一尊溪上薜蘿情。
盡娛山澤琴中散,誰許英雄酒步兵。
檻俯流澌通急溜,簾開疏雨過高城。
同時幾似操觚客,何但甘泉侍從名。
安穩甌閩路,介居天一方。
雙旌誰出守,八郡莫如漳。
日月中天近,風霜去路長。
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
絳霞凌曉散晴風,大化潛窺妙物功。
驄馬招邀宜解賞,綵鸞夭冶為誰工。
迎人乍喜開新朵,繞砌旋驚拾斷紅。
我亦念花勞夢寐,花應知我惜飄蓬。
清尊幾日泛瑤枝,浩態分明對此詩。
迸淚似牽違約恨,含情重有隔年期。
華堂客散心誰折,紫蓓云連手自移。
那更封培遍幽谷,一時同賞不教遲。
地窄剛容寺,山深不見人。回頭望城郭,無處不紅塵。
屋外山云濕,門前溪水寒。禪心安未穩,明月上蒲團。
山高日易下,地滑雪初消。共說前途險,溪深獨木橋。
離宮初雨后,花氣滿天街。
石壁流泉響,松坪古干佳。
香凝金掌露,名重玉盤釵。
靜里經聲息,方知道有涯。
三五圓期容易過,良宵拼得遲眠。謝庭佳會泛觥船。晶屏開翠幌,邀月墮瓊筵。
記與英翹花下立,聯開韻語纏綿。繁華過眼小游仙。玉壺重濯魄,翹首又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