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道中
沖開秋色去,深入萬松間。
風月無邊樂,乾坤幾個閑。
斷云難掩日,急水不流山。
樹杪忽然響,斜飛過白鷴。
沖開秋色去,深入萬松間。
風月無邊樂,乾坤幾個閑。
斷云難掩日,急水不流山。
樹杪忽然響,斜飛過白鷴。
沖破秋天的景色前行,深入到萬松林中。盡情享受著無邊的風月之樂,這天地間又有幾人能如此悠閑。飄動的云難以遮蔽太陽,湍急的水流沖不走山巒。樹梢忽然響起聲響,一只白鷴斜著飛過。
秋色:秋天的景色。
風月:清風明月,指美好的景色。
乾坤:天地。
斷云:片云,零散的云。
樹杪:樹梢。
白鷴:一種大型鳥類,體態嫻雅、外觀美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歷天竺道時,被沿途的秋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遠離塵世紛擾的心境,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好。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自然、追求閑適。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感悟。
像末真風恐不傳,故生豪杰為人天。
慈航橫截三千界,法雨均沾四十年。
獨鶴精神秋始健,長松根節老彌堅。
莫將有物觀無象,唾霧冰輪處處圓。
江干千騎送朱輪,父老無緣借寇恂。
吳國旌旗開白日,越溪桃李失青春。
雄名素與珠星爛,妙質長隨玉樹新。
當寧比聞思舊德,萬方行見入洪鈞。
經綸滿腹貯云霓,卓犖丘門道可躋。
絳帳開時霞影亂,青衿立處雁行齊。
憶親麈尾焚香夜,共惜筠梢落月低。
別后鳳毛知更長,五車應已識詮題。
黃花離披秋日短,使君無事邀僧飯。
飯余軟語??香幽,共坐圓庵不知晚。
燭籠持火報黃昏,使君愛客還留連。
前登修徑步超逸,后卻從御來聯翩。
城頭陰陰未上月,城下激激鳴潺湲。
漁燈照船沙岸近,賈客夜唱聲清圓。
徘徊始轉黃樓側,銀箭銅壺知幾刻。
欄干倚遍惜分攜,泣泣芙蓉珠露滴。
直材不易得,于國實長城。
造父還能御,驊騮豈憚行。
買田鄰少室,為計老余生。
居士來何晚,江淮遣候迎。
秋堂立四壁,物色夜蕭然。藜床抱孤影,起坐未成眠。
曾飚激高梧,萬動接虛警。感至情先謝,理冥神預領。
銅壺漏未央,扶杖起彷徨。方塘溢繁荇,冷月下疏篁。
躑躅步空除,風帶褭霜裾。泯余契幽獨,悵子隔川途。
短短袖中書,明發欲誰寄。梁上木鯉魚,儻能將此意。
古亦有相思,吾今何所遺。浩歌望云水,期子與同歸。
陰風何事吼簷牙,夜半窗前變物華。
夢斷只疑蟾影在,褰幃俄駭練光斜。
苦侵陋巷凌寒士,強入高樓媚酒家。
霽后請看庭下草,蕙蘭含綠出晴沙。
昔人慕猗蘭,佩服比修潔。
往往卒歲間,山中行采掇。
吁哉昔人去已久,此花憔悴今誰折。
濟源長官真好古,王屋天壇馳遠步。
陽崖月窟得芳叢,滿握歸來夸所遇。
凈掃幽軒植蘚墀,紫莖綠葉弄奇姿。
疏簾風軟日華薄,芳馥滿懷君自知。
千林脫葉送殘秋,一舸南歸興莫留。
富渚江平非白馬,子陵灘穩異黃牛。
吟懷覽勝宜無倦,才力如君豈易求。
他日殷勤為細字,盡傳佳句到東州。
汩汩防農霧,窮冬亦謾勞。
茅簷催日午,籬落聽雞號。
臘近還移竹,宵閑更索绹。
春風歸早晚,行見事東皋。
蘭陵號多士,君實名家孫。
高才縻管庫,枳棘棲鴛鸞。
一旦謝朱墨,超然整歸軒。
迎秋餞伏初,炎威尚歊煩。
松陵接苕霅,迤邐皆清源。
舟子宜夜泛,蘋風生夢魂。
回塘官柳行,千樹如云屯。
明河掛柳外,涼月低金盆。
茲行信有得,它日為余言。
平生仕宦不求奇,誰怕他人奪我池。
地勝更無塵可到,天陰惟有病先知。
從教寶塔來當面,消得云樓為折枝。
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時。
朝日未出海,杖藜適松門。老樹暗絕壁,蕭條聞哀猨。
迤邐轉谷口,悠悠見前村。農夫爭道來,聒聒更笑喧。
數辰競一墟,邸店如云屯。或攜布與楮,或驅雞與?。
縱橫箕箒材,瑣細難具論。老翁主貿易,俯仰眾所尊。
區區較尋尺,一一手自翻。得無筋力疲,兩鬢埋霜根。
吾鄉東南會,百貨常源源。金镮衣短后,群奴列昆侖。
通衢旅犀象,顛倒同籬藩。鮫綃與翡翠,觸目亦已繁。
少壯供所役,耆年臥高軒。翁今處窮獨,未易聽我言。
且當具鹽米,歸家飯兒孫。
寒食東城隅,青楊夾馳道。
高樓暖鳳笙,絕曲聞縹緲。
晴日動秋千,飛煙拂瑤草。
南鄰與北里,良辰競為好。
人生逆旅間,何必事枯槁。
仰首笑春風,茲懷誰與造。
帝胄天孫多茂良,似公人物更難方。
詩書自負青云器,風月能收古錦囊。
科斗雷文陳幾席,鱗衣蟻食耀杯觴。
都城邂逅傾遲素,崧少歸來一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