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閣倅越
百指忍貧需遠次,壯心銷盡鬢絲知。
身如韋素居常泰,官被聲名折得遲。
束檐喜聞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詩。
蘭亭風月應須記,人物依稀似晉時。
百指忍貧需遠次,壯心銷盡鬢絲知。
身如韋素居常泰,官被聲名折得遲。
束檐喜聞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詩。
蘭亭風月應須記,人物依稀似晉時。
一大家子人忍受貧困,需要到偏遠之地任職,雄心壯志消磨殆盡,從兩鬢白發就能知曉。自身如同平民百姓,生活常常安然自在,卻因聲名在外,官職晉升遲緩。收拾行囊,欣然聽聞要去千里之外的戍所,離開山林,唯有十年間寫下的詩作。蘭亭的清風明月應該銘記,這里的人物風貌仿佛還似晉朝之時。
百指:指全家人口。遠次:指偏遠的任職之地。
韋素:韋帶素衣,指平民。
束檐:收拾行李。
蘭亭:在浙江紹興西南蘭渚山下,東晉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等人在此舉行修禊活動,寫下《蘭亭集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的階段,需要到偏遠之地任職。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官場的規則和限制,使得詩人雖有一定聲名卻難以獲得官職的順利晉升。詩人可能在這樣的境遇下,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感慨歲月流逝,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仕途不順的感慨以及對過往歲月的回顧。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既有對現實的無奈,又有對晉朝風雅文化的向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在仕途困境中的心境和文化追求。
吾家鄮邑之城西,百椽破屋余竹籬。前年倭奴苦殺戮,祖母垂白走且啼。幸存余生膽已裂,昨日書來驚病發。別時衣線猶在身,菽水山中仗誰設。嗚呼二歌兮涕泗流,白日慘慘為我愁。
潺潺流水注回塘,中作平臺受晚涼。四面不通車馬跡,一尊聊飲芰荷香。韓公無復吟花島,楚客何勞賦藥房。少待須臾更清絕,月華零露洗匡床。
如茨刈處海云屯,向夕船歸浦口村。拾穗田間多婦女,打禾場上有兒孫。牛肥大稈新多力,雞啄香粳久不喧。明歲豚蹄應更祝,先農解聽野人言。
華杞感賓車,駢刀燦雙纓。長驅蕩莒師,千里不留行。豈為齊君死,肯負隰侯生。二婺爭寫哀,中夜不絕聲?;侍鞛榇萼?,百雉拉然崩。朋友自有心,夫婦自有經。始知乾坤大,不勝一寸誠。二綽豈不雄,惜哉殉淫朋。毋以鴻毛重,遂令泰山輕。
花木中間著小亭,檐虛不礙兩峰青。數聲啼鳥鬧中過,不似家山子細聽。日抱吟情到此亭,捲簾孤坐看云生。詩懷恰與云相似,一點悠然度太清。白云盡處青山小,紅雨飛時綠樹新。佳致仗誰同管領,野禽啁哳話深春。日移花影上疏簾,香鼎燒殘逐旋添。春事已隨詩入夢,一庭芳草綠纖纖。
東壁圖書府,清華映上臺。朝廷重文治,近侍總英才。獨罷金門直,遙辭玉署回。平生王逸少,臨別恨難裁。
空門亦自可,且聽演三車。塵世風中絮,浮名水上霞。一叢貞士菊,五色故侯瓜。自足一丘賞,何論八月槎。
晨侵向漁蒲,濯足桃花磯??这啪G藻芳,未是桃花時。輕風吹綸絲,掛我桃樹枝。無魚且沽酒,一杯聊自持。
把酒東軒下,頹然醉前林。美人倚脩竹,自發山水音。錦袖流逸響,朱弦表貞心。彈罷三嘆息,日暮湘云深。感君綠綺意,欲報慚南金。顧惟白雪唱,可葉幽蘭吟。
青玉削芙蓉,云邊數百峰。弄晴芒種雨,吹面石尤風。景色詩難狀,騫騰勢本雄。千年留王氣,深護紫微宮。
綠林掃盡凱歌還,父老壺漿皖水邊。見說禁中思頗牧,試看勛業上凌煙。
大樗大椿等類,率是內篇寓言。我謂惠王瓠種,合種莊家漆園。
小閣才踰丈,千秋并在茲。蕓香鄴侯架,花雨右軍池。蠹與身同老,魚將硯獨窺。漸來能所盡,終日但支頤。
鳴琴當春夜,春夜當鳴琴。羈人不及樂,何似千里心。
繡簾高卷沈煙細。燕堂深、玳筵初開。階下芝蘭勸金卮。有多少、雍容和氣。翠眉偕老應難比。效鸞鳳、鎮日于飛。惟愿一千二百歲。永同歡、如魚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