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山人不值
迢遞過前峰,林深爽氣濃。也知行處盡,猶未與君逢。
白壁猿啼榻,空潭樹翳鐘。不知人代里,何日得相從。
山中尋舊侶,何事掩荊扉。樹密藤花落,籬深菜草稀。
蕭條人不見,寂寞鳥空歸。葉上留名去,孤云與愿違。
迢遞過前峰,林深爽氣濃。也知行處盡,猶未與君逢。
白壁猿啼榻,空潭樹翳鐘。不知人代里,何日得相從。
山中尋舊侶,何事掩荊扉。樹密藤花落,籬深菜草稀。
蕭條人不見,寂寞鳥空歸。葉上留名去,孤云與愿違。
我一路迢迢翻越過前面的山峰,樹林幽深,清爽的氣息十分濃郁。我也知道已到了此行的盡頭,可還是沒能與您相逢。白色石壁旁猿猴在榻邊啼叫,空潭邊樹木遮蔽了鐘聲。不知在這世間,何時才能與您相伴。我到山中尋訪舊友,為何您卻緊閉柴門。樹林茂密,藤花飄落,籬笆深處,菜草稀疏。周圍一片蕭條不見人的蹤影,只有鳥兒寂寞地飛歸。我在樹葉上留下姓名離去,這孤云般的行程與我的心愿相違。
迢遞:形容路途遙遠。
爽氣:清爽的空氣。
翳:遮蔽。
人代:人世。
荊扉:柴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某時前往山中拜訪友人,友人不在,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環境較為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山中訪友。
這首詩主旨是尋訪友人不遇,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山林之景襯托心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訪友的生活場景和情感表達。
水流百折山蒼蒼,古寺秋容橫野航。
明月初濡寒露白,籬花似趁重陽黃。
道人心已老松石,學子膽須磨雪霜。
默默澄源坐兀兀,游魚沙鳥靜相忘。
城守麾強弩,諸班果翕然。
云梯攻正急,雨箭勇爭先。
中夜飛雷砲,平明破火船。
如公真徇國,繪像冠凌煙。
空而無痕,綿綿體之若存。
卓而莫群,恰恰用之不勤。
光明破夜月,淡濘出山云。
無得而得,不聞而聞。
少林之傳默默,靈山之笑欣欣。
龍雷相送魚燒尾,豹霧俄披虎炳文。
齊物飄飄兮流夢似隨蝴蝶去,亡機蕩蕩兮清閑還與白鷗分。
顛毛衰薄,春山雪作。
胸襟疏豁,海門潮落。
眉棱高而眼深,鼻筒直而口闊。
幽靈絕待兮曾傳祖禰之芳,谷神不死兮似得仙家之藥。
相逢別峰,彈指開閣。
憨皮袋截巷攔街,臭骨頭填溝塞壑。
坐忘是非,默見離微。
佛祖之陶冶,天地之范圍。
髑髏眉底眼,空劫句中機。
青原赭色麒麟步,藥嶠金毛師子威。
相逢捉手,大道同歸。
珍重筠溪舊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無過,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厭雜,逃禪槌拂要比鄰。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諸方此話新。
默默工夫,心田自鋤。
醭生唇上滿,泥斲鼻頭余。
少林何曾說話,曹溪不識文書。
誰言伎倆渾無巧,自信家風也不疏。
暗而明,虛而盈。
水天秋色共,月晝夜潮平。
無在不在,無生不生。
諸塵隨起倒,萬化得縱橫。
默默大全兮壁掛閑口,堂堂正受兮誰黏惡名。
發衰雪白,眼寒秋碧。
壁立千尋,功消一色。
體得有家風,心傳亡轍跡。
少林祖師兮豈會唐言,黃梅行者兮不識橫畫。
慰心佛氏未蕭條,卓卓緇林有俊髦。
知見香熏舌本利,名言垢浄眼棱高。
錦云腳踏冷修月,仙嶠牽頹閑釣鼇。
良遂肯從麻谷后,聲光矯矯壯吾曹。
山光寒點雪,水色冷磨秋。
肝膽古鑒浄,身世浮萍流。
罔象而珠得,亡牛而刃游。
瑞鳳入網兮連鼇上鉤,個般手段兮老不傳休。
影之神,物之春。
鶯喉頰之滑滑,柳眉目之津津。
蜂股華須粉,蠟脾蜜釀醇。
等閑諦了游戲事,端的還如幻化人。
三年烏石僧房居,忍饑待次真臞儒。
有意載酒問奇字,無事閉門抄異書。
一行作吏去漳水,斂版趨廊參刺史。
胸中豪氣半銷磨,稍覺風波生眼底。
高郎高郎君莫嗔,舉世未有如君貧。
毀官不復謁時宰,老大甘為行路人。
君今業已臨民社,辦取催科時下下。
不然彭澤歸去來,簿領笞榜何為哉。
男兒策勛有時節,家世況自圖云臺。
廣堂清白照蒲團,相續真燈未許殘。
寂默無聲閑口醭,光明不掉寸心寒。
蓮開似對秋波淺,夢覺渾疑曉漏干。
十法界身流影事,自他交徹鏡中看。
天童之師,頂雪頷絲。
三篾住山計,孤藤橫膝時。
潭寒秋到早,空闊月行遲。
提起宗家無字印,門門何處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