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七言十首 其八
周旋王庾二公際,傳授并汾諸子間。晚歲更無人共語,牛欄西畔荷鋤還。
周旋王庾二公際,傳授并汾諸子間。晚歲更無人共語,牛欄西畔荷鋤還。
淡云疏雨承秋早,白露清風引夜長。
已見畢星朝北極,似聞驍騎卷西涼。
只雞還我田家味,小胯須君官焙香。
千古步兵今遠矣,屬誰長嘯作鸞凰。
全指即亡指,應機何有機。
此庵容法界,當處洞真歸。
寂是用還是,生非佛亦非。
南方休更問,一笑豁離微。
古澗靈苗不易遭,寸根拳石著身牢。
齊如秧稻刺春水,小似神龜負綠毛。
未與幽人供壽考,曾隨遷客賦離騷。
阿師垂手入廛去,應許珍奇付我曹。
雨暗藤經屋,春深草到門。
客來非問字,鶴老不乘軒。
花氣翻詩思,松聲撼醉魂。
呼兒換香鼎,趺坐竟黃昏。
汪童軀小膽良大,讀書氣欲吞渤澥。
銀鉤玉唾不作難,已向筆端風雨快。
昔過重湖喙欲鳴,還來南浦羽猶鎩。
坐窗軟語戒寒秋,陰壑收聲虛萬籟。
可憐脫身瘧癘余,槁項黃馘一何憊。
石脆山中足條草,誰能折來已君疥。
歲時駒過隙,倏忽十月初。
今年寒較早,前日已開爐。
爐邊向去者,各各護眉須。
分明一路無寒暑,不知何日是歸歟。
冷泉亭下漱甘涼,十里猶余齒頰香。
入境自知風俗厚,到家應覺簿書忙。
好依名教窮真樂,莫指溫柔是舊鄉。
此理不疑何用卜,誰論筮短與龜長。
白發慵梳百不憂,與他鷗鳥日悠悠。
清朝榮辱幾番事,滿眼煙波一葉舟。
雨過洞庭歌棹月,霜飛云夢醉眼秋。
蓑綸晚??蘆花岸,閑扣金針作釣鉤。
百年七萬二千飯,檢校勞生豈無限。
巍巍孰是真丈夫,應作已作所作辦。
不信窮通手翻覆,自窮自通均不足。
窮思大廈千萬間,通或胡椒八百斛。
道人不與世俗俱,一枝自占巢有余。
有時放杖據高梧,睥睨三界如蘧廬。
春風數日到梅萼,吟遶寒香雪欲作。
歸來趺坐尼師壇,柏子煙消泉一勺。
峭絕山根野水旁,欄干瞰水有山房。
魚藏似識秋風冷,僧睡那知世路忙。
金磬一聲清戀竹,石磯數級碧皴霜。
恥罍未忍輕歸去,班嗣垂綸此興長。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機。
春晴山鳥語,日暮洞云歸。
指是馬還是,心非佛亦非。
誰能同彼此,攜手入玄微。
往者少年日,所慕韓伯休。涉世更百難,得交多勝流。
當時回俗駕,喘汗困萬牛。晚看故曹耦,半逝半乃侯。
侯者朱其輪,逝者臥荒丘?;那鸩蛔惚燧喕蚩尚?。
翻然乃自悟,庶幾桑榆收。朋儕競挽止,一往只掉頭。
我豈筑室愚,喋喋于道謀。向來漢上行,懸知計未優。
重念佛祖心,獨往恐不酬。細看叢林敝,百孔如破裘。
出有造請惡,入懷薪米憂。雖云學道輩,坦途多不由。
我欲獨挽之,難哉推陸舟。歸來擁白云,草茅有前修。
誓不出山去,三更林莽秋。寄聲二三友,興來過我不。
歸期小雪已中春,??謧餮赃h未真。
慎莫錙銖論得喪,政須平等視冤親。
懸知江海山林士,不中功名富貴人。
聞道扁舟期訪我,來時莫帶庾公塵。
相見無言意已傳,不談名利不談禪。
靜如秋浦翹雙鶴,清似寒巖落瀑泉。
隠逸妄人居妙室,功名渠輩畫凌煙。
二流淼淼追難及,老大難揮馬腹鞭。
刑曹仕宦如客寄,朱墨如山無況味。
平生燈火讀書心,便與衲僧同器類。
自從供職江上郡,一月常勤五七問。
向來書至乞庵名,永處那伽表嘉遁。
世間萬事不掛眼,蒲團不動跏趺穩。
客至清談真老禪,數枝霜竹伴幽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