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四首 其一二
歲時駒過隙,倏忽十月初。
今年寒較早,前日已開爐。
爐邊向去者,各各護眉須。
分明一路無寒暑,不知何日是歸歟。
歲時駒過隙,倏忽十月初。
今年寒較早,前日已開爐。
爐邊向去者,各各護眉須。
分明一路無寒暑,不知何日是歸歟。
時光如白駒過隙般飛逝,轉眼間就到了十月初。今年寒冷來得比較早,前幾天就已經生起了火爐。在爐邊的人們啊,各自好好保護自己的眉毛和胡須。明明這一條道路沒有寒暑之分,卻不知何時才是回歸之日。
歲時駒過隙:指時間過得飛快,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出自《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倏忽:很快地,忽然。
向去者:這里指在爐邊的人。
歸歟:回去,歸鄉,也有回歸本真之意。
偈語多為禪僧表達禪理、感悟所作。此偈創作背景或許是詩人在某個十月初,面對寒冷的天氣和時光的流逝,在爐邊思考人生、禪理,有感而發寫下此偈,以表達對時光和人生歸宿的思考。
這首偈語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表達對人生歸宿的探尋。其特點是語言平實,卻蘊含深刻哲理。在禪詩中,以日常景象和時間感受為切入點,引導人們思考生命和本真,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滄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遺老色凄涼。為言故國游麋鹿,漫指空山號鳳凰。春盡綠莎迷輦道,雨多蒼薺上宮墻。遙知汴水東流畔,更有平蕪與夕陽。
修塘帶長堤,柳色參云起。疏雨落高林,淺渚生春水。文軒敞欞檻,宛在水中沚。流波蕩輕華,細藻跳游鯉。故人式相見,離別何所似。相對澹忘言,坐聽流鶯語。
暮天映碧,玻璃十頃蕊珠宮。金波涌出芙蓉。誰喚川妃微步,一色夜妝紅??垂鈸u星漢,起舞魚龍。月華正中。畫船漾,藕花風。聲度鸞簫縹緲,雁柱玲瓏。酒闌興極,更移上、瓊樓十二重。殘醉醒、煙水連空。
歌樂聽常稀,茅亭靜掩扉。槎來垂釣次,月落問安歸。遠客傳燒研,幽禽看衲衣。眼前無俗事,松雨蜀山輝。
萬事喧喧雜響中,細參巢父意無窮。須還半掬溪邊水,方始教君耳不聾。
九畹如何不托根,卻從孤石寄香魂。鳳歸來啄瑯玕實,留得青山月一痕。
法象冥濛失巨纖,連朝風雪費妝嚴。誰將塵世化珠玉,好與貧家聚米鹽。
落日襄陽道,閒來醉叵羅。狂夫能劇飲,稚子亦清歌。卷幔當紅藥,移燈就綠蘿。平生雙白眼,花底暫婆娑。
蟲天俄把高枝占,聞根被他撩起。蟻陣方酣,蜣丸乍蛻,偏把幺弦重理。年年慣技。正倦借琴眠,俗拚箏洗。著甚乾忙,一聲聲又沸人耳。黃梅剛到雨霽。園林喑反舌,清寂堪喜。助虐驕陽,分肥溽露,禁得排場開始。浮生幻矣。怎競趁蛾言,替騰蛙吹。好好提防,楚痀人樹底。
三月鶯花都過了,曉來雪片猶零。嵩陽居士記行行。西湖初水滿,遙想縠紋生。欲為海棠傳信息,如今底事長醒。不應高臥頓忘情。留春春不住,老眼若為明。
相逢雖幸慰暌離,憂患仍年觸境悲。琴與俱亡念同氣,缶猶難擊愴齊眉。筋駑肉緩奔名懶,意廣才疏見事遲。只待歸資堪問舍,一封投劾去追隨。
沉香作庭燎,甲煎粉相和。豈若炷微火,縈煙裊清歌。貪人無饑飽,胡椒亦求多。朱、劉兩狂子,隕墜如風荷。本欲竭澤漁,奈此明年何。
一欞霜月一篝燈,殘夢新詩兩不成。喚醒少年湖海意,五更枕上聽潮聲。
漠漠晴檐散薄云,獨搔短發立清晨。春風入樹無行跡,曉月窺簾欲近人。旋覺新吟隨夢寐,不知清露濕衣巾。何人正踏長安陌,想見看花拂面塵。
迢迢南海水,波浪無晨暮。一葦萬里航,逢彼蛟鱷怒。良人竟漂溺,浩蕩隨煙霧。海水無時枯,妾恨何由訴。擔將沃焦石,去筑良人墓。之死弗二天,秉節金石固。煢煢膝下雛,愛惜如寶璐。塵凝玉鏡臺,肯怨芳年度。床前明月光,照妾見情愫。兒大羽翼成,豈不懷乳哺。春暉照高堂,叢萱湛晨露。母兮喜及養,母也增哀慕。金堅金可镕,松堅松可蠹。貞哉陳母節,永言垂竹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