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慮軒詩
雨暗藤經屋,春深草到門。
客來非問字,鶴老不乘軒。
花氣翻詩思,松聲撼醉魂。
呼兒換香鼎,趺坐竟黃昏。
雨暗藤經屋,春深草到門。
客來非問字,鶴老不乘軒。
花氣翻詩思,松聲撼醉魂。
呼兒換香鼎,趺坐竟黃昏。
細雨迷蒙,藤蔓繞著屋子;春意正濃,青草長到了門前。客人來訪不是為了探討學問,仙鶴年老不再想乘軒。花香激發了作詩的靈感,松濤聲震撼著沉醉的心靈。呼喚兒子更換香鼎中的香料,我盤腿靜坐直到黃昏。
問字:指探討學問。漢代揚雄多識奇字,劉棻曾向他問奇字。
乘軒:典出《左傳·閔公二年》,指乘坐大夫的車子,后泛指做官或得高位。
趺坐:盤腿而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寧靜的隱居環境。當時可能社會較為動蕩,詩人選擇遠離塵世,在清幽之地修身養性,尋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寧靜閑適的隱居生活。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對精神世界的探索。
卯飲終日醉,萬事付悠悠。醺然據榻瞑,檐雨方颼颼。吾事幸無急,不醉欲何求。顧謂婦與子,酒盡為我謀。
枕湖列層岑,蔥郁聚云族。出郭才三里,方舟漸通麓。曾邀昔賢賞,名勝皆可錄。雙峰夾亭榭,崇阜富杉竹。我家世結鄰,數椽依古木。懷欽索遺址,半與松根伏。碑缺篆無存,揣文須穆卜。坡仙豈遂往,或寓幽人屋。據梧緬高風,秋陰吹肅肅。
天公有意相歸程,曉起千峰照眼明。一白自能遮百丑,只疑風味太清生。
千里相思兩寂寥,東陽應減舊時腰。書中喜有歸來字,攜傍紅窗把筆描。
膽瓶溫水。一握春如洗。斗帳怯寒呼不起。嬌滴粉云香里。誰教淺笑輕顰。恰如鏡里傳神。不用瑤天雪月,眼前瓊樹常新。
都門飲散動行旌,千里看花到錦城。好借三巴江上水,與君流作玉琴聲。
五季文章墮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故知前輩宗徐、庾,數首風流似玉臺。
鶴氅裁成雪色新,仙翁持寄感情真。清高自此全拋俗,寬博由來穩稱身。佩玉洞聞云外響,劍光飛射日中塵。畫圖寫向群真里,便是揮豪贊詠人。
骨肉凋零換劫灰,興亡萬狀祇馀哀。仰天讀憶兒時事,滿眼波濤更不回。
莫問神仙定有無,地靈斷不著凡夫。我來便覺芒鞋好,飛上前山不用扶。
欲來不解自操持,白日明庭抱愛姬。世降的從何處起,醉眠王母二家時。
吾聞盧同有茶癖,七碗清風生兩腋。吾聞陸羽稱茶仙,銅瓶細酌中泠泉。古來知味但如此,咄咄新安詹仲子。胸吞云夢蟠瀟湘,一飲百碗消枯腸。虎丘之產茶僅斗,盡采遺君不盈口。蒙山石上青槎牙,咀嚼那能煩齒牙。斟酌建溪三百餅,巨杓長瓢堪酩酊。風爐竹幾羅庭除,大鐺貯月來中廚。松風才過魚眼發,玉乳盈缸噴香雪。鯨吞鰲吸如有神,淋漓醉墨馳風云。一飲一揮三百首,若個能詩復能酒。胡生十載戒飲茶,金莖日夜烹黃芽。天瓢一滴欲沖舉,刺刺文君未相許。羨君豪興為汝歌,歌成擲溯桐江波。明年倘憶吾鄉茗,谷雨前朝赴龍井。
朱陵桃子千年實,楚國連城三獻非。鳳翥乍書花自雨,龍睛才點畫能飛。
小兒喜學書,滿紙如涂鴉。老婦寒不績,當戶理琵琶。樽中有神物,快瀉如流霞。三杯任兀兀,凍臉生春華。
母愛兒,比瑤草,百花□頭春浩浩,結綠懸黎總非寶。朝居目前暮懷抱,頃刻相違作憂惱。兒兮勸爾無出游,忍令母心日夜憂。紉衣一針一度鉤,針線不比心綢繆。兒嬉斗草拈春縷,綠縟青蔥不堪數。楚人只解歌王孫,萋萋乃有子母恩。徂徠松,淇園竹,人生長生勝他木,千年萬年春草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