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里飲靈隱冷泉亭趙宣慰君實趙提舉子昂靈隱寺知事晦壇治具西方僧四人兩提領北人放泉噴雪觀猿擲果予醉先退賦詩五首記之 其一
年年時節美春三,誰識湖山綠似藍。
萬戶棟梁雙語燕,千村桑柘兩眠蠶。
鼓鐘下竺寺連上,香火北高峰勝南。
除卻咸平處士外,何人更此筑吟庵。
年年時節美春三,誰識湖山綠似藍。
萬戶棟梁雙語燕,千村桑柘兩眠蠶。
鼓鐘下竺寺連上,香火北高峰勝南。
除卻咸平處士外,何人更此筑吟庵。
每年陽春三月景色都很美,誰能真正領略湖山綠如藍的景致呢。萬戶人家的屋梁上有雙飛的燕子呢喃,千村的桑柘間有正處于兩眠階段的蠶。下竺寺的鼓鐘聲與上方寺廟相連,北高峰的香火比南高峰更旺盛。除了北宋的處士林逋之外,還有誰會在這里建造吟詩的庵舍呢。
春三:指陽春三月。
綠似藍:像藍草一樣綠,出自白居易“春來江水綠如藍”。
兩眠蠶:蠶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幾次休眠,兩眠蠶是處于第二次休眠階段的蠶。
下竺寺:杭州著名寺廟。
咸平處士:指北宋詩人林逋,他隱居杭州孤山,種梅養鶴,終身不仕不娶,人稱“梅妻鶴子”。
此詩創作于乙巳年三月十五日,當時詩人與友人在靈隱冷泉亭宴飲。從詩中能看出當時社會相對安定,人們過著平靜的生活,詩人在欣賞湖山美景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陽春三月湖山的美麗景色,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詩中既有對美景的贊美,也有對古代文人隱居生活的向往,體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心態。
山翁亦有意,招引過鄰家。
系馬驚林鳥,催廚饌野麚。
一鐙先好月,雜果間疏花。
甕有蒲萄酒,村醪不用賒。
璚林玉蕊花如玉,
萬縷冰絲綴金粟。
冷風吹動碧梧英,
繡戶雕闌靄奇馥。
何年此地來仙姝,
聳聳女冠三小奴。
霓旌羽節云際下,
霞綃霧縠空中居。
白鷴飛飛白鶴舞,
孔雀長鳴喚鸚鵡。
蒼松翠竹白云深,
彷佛瑤池降王母。
王孫善畫蓋有神,
綵筆幻出真天人。
蓬萊弱水路不隔,
愿獻楓宸萬壽春。
何事深山與廣池
幽人住處即相宜
半間板閣西城外
聽得琴聲月上時
聞道新詩日漸多
珍藏未放落江湖
拋磚此語真相戲
和璧如何肯抵烏
歌管紅鐙十萬家,
江都從古號繁華。
春風夜雨蕃釐院,
落盡年年枳殼花。
鞭羸百里遠來游
巖谷陰云暝不收
遮斷好山教不見
如何天意異人謀
夢覺高唐云雨散。十二巫峰,隔斷相思眼。不為旁人移步懶。為郎憔悴羞郎見。
青翼不來孤鳳怨。路失桃源,再會終無便。舊恨新愁無計遣。情深何似情俱淺。
女陽亭邊杵聲歇,
冤禽南飛夜啼血。
生平弱質那禁愁,
肝膽早為稟砧裂。
天路獰飆苦常攪,
瓊樹一枝又吹折。
裊裊游絲空所依,
淚流到水水嗚咽。
晨猶上堂拜公姥,
面無蹙容心永訣。
精剛繞指須眉羞,
高義而今見不櫛。
道光辛卯十一月,
十有八日天欲雪。
竹泣松號人語絕,
陰風慘澹砭肌骨。
素帷開處一縷香,
乃自梅花閣中出。
兒女莫啼翁莫愁,
十分栽插十分收。
酒篘白蟻須盈面,
花插黃金聽滿頭。
大田既戒歲無憂,
零雨其濛夜復收。
秈稻可惟齋馬鬣,
圣禾亦自秀牛頭。
閹宦如公信楷模,
丹心耿耿豈容誣。
元兇未滅稱尊號,
畢竟吾王負老奴。
江水茫茫山色蒼,
昔年行役又同行。
六千猿鶴悲君子,
八百桑株學武鄉。
略仿買田蘇玉局,
相偕歸隱孟襄陽。
也如鸚鵡前頭意,
云樹無言但淚浪。
秋草正萋萋,
秋云逐馬蹄。
鄉心頻對酒,
驛舍但聞雞。
路隔千山遠,
云浮萬樹低。
題詩相憶處,
回首玉門西。
四大皆空我亦無,無中生有有還虛。玄微自古神仙說,佛號由來遁世呼。不向三山求幻跡,卻從五岳看蒼梧。有無無有何須問,灑脫依然一故吾。
低頭合掌念彌陀,一串牟尼想蜜多。究竟涅槃槃究竟,摩訶揭諦諦摩訶。色空空色原如夢,無有有無般若波。三藐三菩提妙境,經言佛旨意云何。
野鶴翩翩閒雅,風度如君瀟灑。
白眼科頭天地外,此意無人知者。
何處覓行蹤?長在遠公蓮社。
孝筍曾生堂下,旦晚徵書來也。
布襪青鞋游五岳,懶問向平婚嫁。
若個寫丹青,應是將軍曹霸。
價留鸞掖有文章,
此日旌旄鎮海疆。
眾望巍巍崇魯殿,
輿情歷歷數甘棠。
培才不惜金針度,
選士頻操玉尺量。
喜看公門桃李樹,
秋來并作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