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書事
斧扆臨軒幾硯閑,春風和氣滿龍顏。細聽天語揮毫久,攜得香煙兩袖還。
風軟彤庭尚薄寒,御爐香繞玉闌干。黃門忽報文淵閣,天子看書召講官。
斧扆臨軒幾硯閑,春風和氣滿龍顏。細聽天語揮毫久,攜得香煙兩袖還。
風軟彤庭尚薄寒,御爐香繞玉闌干。黃門忽報文淵閣,天子看書召講官。
皇帝臨朝聽政,幾案硯臺都閑置著,春風和暖,皇帝滿臉和氣。仔細聆聽皇帝的話語后揮毫書寫許久,衣袖間帶著宮廷的香煙歸來。春風輕柔,宮殿中還有些微寒,御爐的香煙環繞著玉石欄桿。黃門官忽然報告說在文淵閣,天子看書要召見講官。
斧扆:古代帝王所用的狀如屏風的器具,上有斧形圖案。
臨軒: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
天語:皇帝的詔諭。
彤庭:漢代宮廷。因以朱漆涂飾,故稱。后泛指皇宮。
黃門:宦官。
文淵閣:明代宮內藏書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此詩描繪的是宮廷場景,可能創作于詩人在朝為官,有機會參與宮廷活動之時。當時皇帝勤勉理政、重視文化學習,詩人通過此詩記錄了這些場景。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宮廷生活,突出皇帝的勤政好學。其特點是對宮廷場景描繪細致,具有一定的紀實性。在文學史上,它為后人了解當時的宮廷文化和政治生活提供了資料。
我適蒼梧野,
君來洞庭岸。
相逢迫盜賊,
一笑未得款。
欣然望眉宇,
于我意自滿。
天寒道路長,
歲晚日晷短。
僧房肯再來,
晴窗自妍暖。
遂阻城西步,
兼懷霅上游。
長風掠歸燕,
苦雨應鳴鳩。
月向誰邊好,
寒催社后秋。
傳杯有新韻,
能憶老兄不。
盛欲與子談,乃復為此別。
匆匆得余歡,把酒到耳熱。
人生不如意,肝膽有楚越。
何知若人胸,中有積立鐵。
子有四方志,
云門尋舊游。
溪山往時夢,
江海一番秋。
物態隨高下,
生涯任去留。
閑將問庵主,
如此是禪不。
兵戈久未歇,所至轉搶攘。
萬里逢吾弟,三年走瘴鄉。
春風入古寺,夜雨暗浮梁。
尚肯留連否,僧廬可對床。
異時忘言人,馬鬛今宿草。
生平不如意,欲伴寒木槁。
遂令藜莧腸,更盡組繡巧。
三年對空案,誦子詩可飽。
從來文字工,不解顏色好。
相逢期后身,再訪西院老。
京城半年圍,道路三月病。輕舟過江來,所向復未定。
客房夜涼冷,氣體亦粗勝。月穿窗罅白,風入桐葉勁。
挑燈讀太玄,愛此頃刻靜。物數極三甲,此理本天命。
首贊則分行,故未及世應。古歷漢則亡,易實更三圣。
哀哉楊子云,上與數子競。雖云耗心力,固自有捷徑。
后來司馬公,獨斂眾說盛。錙銖判訛謬,一宗蒙是正。
讀玄則知易,此實公所證。如何少年子,便欲獻譏評。
我老未知學,讀此知不稱。掩卷坐搔首,一洗肝肺凈。
明朝尋故人,此語殊未竟。
君才如長刀,大窽當一割。
正須礱其鋒,卻立望容發。
平生江海念,不救文字渇。
茫然攬轡來,六驥仰朝秣。
病夫百無用,念子故疏闊。
未能即山林,頗復便裘褐。
前時少年累,如燭今見跋。
胸中塵埃去,漸喜詩語活。
孰知一杯水,已見千里豁。
初如彈丸轉,忽若秋兔脫。
旁觀不知妙,可受不可奪。
君看擲白盧,乃是中箭筈。
不聞鐵甲利,反畏彊弩末。
輿薪遵大路,過眼有未察。
君能探虎穴,不但須可捋。
相逢不得款,奈此別離何。
長涂已新秋,從此風雨多。
欣然出殘暑,如鳥離網羅。
我獨此淹留,衰病日婆娑。
跂足望二子,洞庭秋始波。
道州通家舊,口辯如懸河。
邵州我表弟,玉也保不磨。
無由得相就,相近日經過。
黃塵翻馬足,未暇眄庭柯。
何時寄書來,與我消睡魔。
天涼不飲酒,為子一高歌。
道人海上來,訪我江外寺。
春風吹行李,飄搖不得住。
手中主人書,足下千里路。
臨行請一語,懇款遇外慕。
人生未入道,所至皆旅寓。
急參庭前柏,會取末后句。
相逢與相別,惟此是先務。
南風極炎暑,赤日不可傍。
扁舟在地底,淺水安得強。
坐懷長河冰,未盡暍飲狀。
甚憎食案蠅,意欲不相讓。
旱苗干欲死,蒲藕秋可望。
平生投筆手,中有無盡藏。
爾來夜深藏,穏著犢鼻上。
有如三年艾,更復加百壯。
黑云翻日腳,好雨終不放。
雷聲無事來,殷殷車百兩。
東街暴泥龍,西街設銅像。
利害有不同,未易相得喪。
農夫責催租,日夕困大杖。
那知清歌前,把酒有余量。
塵埃障西風,草木被朝日?;@輿郭北門,未厭來往疾。僮奴嬾不進,頗復費呵叱。道人先我行,宴坐已一室。
殷勤勸客住,午飯當促膝。爐煙窗紙明,鳥語樹葉密。卻上平山堂,晚景更蕭瑟。澄江渺天際,妙句不容乞。
平生泉石念,固自有遺失。何能從兒曹,十事九不實。茲游豈不快,此老固坦率。尚從文殊師,一往問摩詰。
杲固昔所熟,
珪亦舊聞名。
江西一聚首,
遂寛南去程。
掃除文字習,
追尋香火盟。
期君向此道,
隱若一長城。
學視覩懸虱,病耳聞鬬蟻。
紛然酬六鑿,萬劫費揩洗。
君看杯中蛇,妄想從何起。
忽然一妙語,初無強料理。
回觀積年疾,乃是一念使。
誰能明此心,香山老居士。
生平仰嵩丘,今日上絕頂。
蒼天不能高,星斗閟光景。
風云乍起伏,雷雨半蘇醒。
下看飛鳥背,錯亂松柏影。
神龍不深遁,偃蹇臥半嶺。
舊聞飛石鬬,不受懸瀑梗。
大河東北流,渺渺黃數頃。
五更看日出,平地涌金餅。
誰能啜其華,夜氣初未冷。
諸峰環而立,一一皆秀整。
中居此丈夫,眾象不得騁。
巍然萬物表,獨閱百代永。
同來有奇士,可得一笑領。
不用貯微言,區區吊箕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