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胥口二首
海山無數盡龍騰,細浪和風不厭行。誰解天邊持北斗,試來此處酌南溟。
已知一勺同千頃,不把涔蹄笑洞庭。安得常如銀漢水,扁舟萬里寂無聲。
風疑颶母常猶豫,天入南溟本自清。慣見黃灣紅日上,忽催銅鼓遠山明。
沈沈懶舉煙霞筆,每每妨搖海岳精。向老臨流還袖手,極留青眼在長纓。
海山無數盡龍騰,細浪和風不厭行。誰解天邊持北斗,試來此處酌南溟。
已知一勺同千頃,不把涔蹄笑洞庭。安得常如銀漢水,扁舟萬里寂無聲。
風疑颶母常猶豫,天入南溟本自清。慣見黃灣紅日上,忽催銅鼓遠山明。
沈沈懶舉煙霞筆,每每妨搖海岳精。向老臨流還袖手,極留青眼在長纓。
海上無數山巒像龍騰躍,微風細浪中船兒悠然前行。誰能在天邊手持北斗星,來此舀起南海之水暢飲。已知一勺水和千頃湖本質相同,不會因小而嘲笑大。怎能夠常常像銀河般平靜,駕著扁舟萬里悄然無聲。風好似颶風之母遲疑不定,天空融入南海本就清澈。看慣了黃灣紅日升起,忽然間銅鼓山被照亮。我懶懶地不想拿起描繪煙霞的筆,常常妨礙我搖動海岳般的才思。年老面對流水只能袖手旁觀,把期望都寄托在有志之士身上。
扶胥口:在今廣州黃埔區廟頭村,是古代中外船舶進出廣州的重要港口。
涔蹄:牛馬蹄印中的積水,比喻極小的水域。
銀漢水:銀河,這里形容海面平靜如銀河。
颶母:預兆颶風的云氣。
黃灣:地名。
銅鼓:山名。
煙霞筆:描繪山水景色的筆。
海岳精:指非凡的才思。
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重視。
長纓:指有志報國之士。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扶胥口是當時重要港口,商貿繁榮、景色壯美。詩人或許在此游覽,面對大海的波瀾壯闊,結合自身經歷與心境創作此詩。可能詩人當時已年老,壯志未酬,看到海上景象,引發諸多感慨。
此詩主旨展現了詩人廣闊的胸懷和復雜情感。其特點是意境雄渾、語言豪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預憂囊癭病龍鐘,乞得仙方便有功。
縱免項如樗里子,也應頭似夏黃公。
西暉亭下峰巒碧,南靜川中木葉紅。
盡是貳車堪醉處,春來唯恐酒罇空。
跡去金鑾殿,官移玉筍班。
才高寧免妬,命薄不如閑。
曉鑒悲華發,春醪慰病顏。
為郎身漸老,自笑不歸山。
一戴朝簪已十年,半居謫宦半榮遷。
壯心無復思行道,病眼唯堪學坐禪。
醉謝陶公長欠酒,俸慚吾祖不言錢。
白頭郎署成何事,見擬休官自種田。
釋褐來成武,初官且自強。
位卑松在澗,俸薄葉經霜。
雨菌生書案,饑禽啄印床。
猶驚寫秋卷,槐砌落花黃。
六街旌旆亸虹蜺,仙仗參差羽衛齊。
千步廊前班振鷺,百尋竿上揭金雞。
狴牢冷落停丹筆,郡國歡呼拆紫泥。
鳳閣舊臣期赦宥,免教長似觸藩羝。
空留遺像在凌煙,誰繼堂堂命世賢。
將相位高三十載,風云道合一千年。
霖收傅說巖前雨,石隕媧皇補后天。
見說吾君舉哀處,重瞳揮灑淚潺湲。
潘岳花陰覆杏壇,門生參謁絳紗寬。
西垣久望神仙侶,北部休夸父母官。
雨屐送僧莎逕滑,夜棋留客竹齋寒。
何時儤直來相伴,三入承明興漸闌。
無憀作客時,況逼入關期。
聽雨醒如醉,聞蟬坐欲移。
病催新發長,貧有故人知。
應念將行計,出門多路岐。
小郡雖無事,常時亦有勞。
坐衙衫強著,判案筆須操。
眼病因求假,身閑更覺高。
何當長似此,歸去老蓬蒿。
閉門棲古寺,塵路杳無蹤。
夜講香飄月,晨齋磬入松。
石屏泉氣冷,山屐蘚痕濃。
自說秋來興,時時夢遠峰。
留客強歌還強醉,送春多雨又多風。
五更池館孤燈盡,三月江城一夜空。
青鑒照髭疑有白,子規啼樹已無紅。
相逢頼得明年約,應向花前慰斷蓬。
使星躔次入長沙,曉別延英去路賒。
數刻漏中承密旨,幾重湖外奉皇華。
山行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岳麓茶。
回日期君直西掖,當階紅藥正開花。
連袤復岧峣,峰巒架泬寥。
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
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
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
杉影拏云暗,泉聲出竹遙。
廟碑傳漢祖,寺額認唐朝。
旱歲時霑稼,靈蹤合禁樵。
詩章因我盛,屏障遣誰描。
近住人多秀,頻登酒易銷。
圖經標八絕,灊霍合相饒。
鮑照貽我羽人衣,下直何妨盡日披。
老去自堪將野鶴,客來休更佩金龜。
官供謾說青綾被,私便全勝白接?。
未脫朝簪戀明主,耿懷空作謝君詩。
掌貢司言耀圣朝,宦途屯否數難逃。
雄文自貯胸中甲,直氣誰防笑里刀。
黃閣不登名甚屈,紫垣終老道彌高。
君看身后榮多少,兩制門生伴鳳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