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省安上人
閉門棲古寺,塵路杳無蹤。
夜講香飄月,晨齋磬入松。
石屏泉氣冷,山屐蘚痕濃。
自說秋來興,時時夢遠峰。
閉門棲古寺,塵路杳無蹤。
夜講香飄月,晨齋磬入松。
石屏泉氣冷,山屐蘚痕濃。
自說秋來興,時時夢遠峰。
僧人在古寺中閉門修行,塵世的道路已不見蹤跡。夜晚講經時,香煙繚繞,月光相伴;清晨用齋時,磬聲悠悠傳入松林。石屏旁泉水散發著清冷之氣,登山的木屐上苔蘚痕跡濃重。他自己說秋天來了興致頗高,時時夢到遠處的山峰。
省安上人:一位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塵路:塵世之路。杳無蹤:完全不見蹤跡。
夜講:夜晚講經說法。
晨齋:清晨用齋。磬:佛寺中敲擊以集僧眾的鳴器。
石屏:如屏風般的石頭。
山屐:登山的木屐。蘚痕濃:木屐上布滿苔蘚痕跡,說明經常在山林行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拜訪省安上人后,被其在古寺中的修行生活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遠離塵世、清凈修行生活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省安上人的修行生活。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僧人修行生活的關注和向往,豐富了古代詩歌中關于僧人題材的創作。
宦游歲月易蹉跎,青鏡流光兩鬢皤。客夢不知江水遠,鄉心偏傍雨聲多。張衡有詠唯愁在,燭武無能奈老何。為問舊游驄馬客,別來誰與共鳴珂。
斷梗垂荷,小竹橋孤霜月瘦。夢來時,人去后,冷清波。人間無物奈情何,百種良辰虛有。窗外風,窗里漏,一秋過。
坐秋雨思秋風,仰視白日云中。彼美一人誰容,秉心郁其忡忡。為客一鼓云何,慷慨起舞悲歌。巨魚出聽涼波,鳴鳥徘徊庭柯。
瑤宮太陰元,啟鏡當天門。大地呈諸象,星辰落素痕。初出情猶斂,映日如渾渾。須臾飛碧艷,舒心遍乾坤。妝成錦霞擁,魄動彩云翻。因風若有語,對人寂無言。溶溶此宵永,娟娟萬古存。素質原不染,浮翳豈能昏。未解趨炎態,偏惟濯秋魂。應知憐孤客,而我不敢論。
白云何處一開尊,山色看君滿薊門。落日蕭條回朔氣,清秋偃蹇向中原。舊知太守齊狂士,不佞扶風漢大藩。病渴自銜金掌露,將因著賦乞文園。
倦飛甘白首,竹實正穰穰。不敢先嘗食,留之待鳳凰。
知從何處宿花叢,清曉飛來又幾蜂。定有香魂招不返,遠尋芳氣落花封。
片玉峰頭一雁飛,龍江灣上錦衣歸。向來西洛空圖畫,今日東山果是非。物外幽尋嗟我后,眼中完節似公稀。菊花歲晚開應遍,誰共攜壺上翠微。
小街窄如斯,晾臂觸雙掌。諦視掌中塵,千載凝我眶。木門褐左右,對立默難狀。仰瞻檐欲接,私語如兩兩。小窗開微縫,環佩略可想。微飔流流來,入窗不回漾。時復遇岔廊,隱隱流泉響。緩步循其端,階下浮輕浪。吁嗟浪中物,穢腥不可擋。訇訇機械舟,樓壁簸欲蕩。思古情雖馀,古人究已往。一瞬回我神,兀立生怊悵。
檐樹涼飆急,庭蕪白露漙。登臨為此始,物候又驚殘。寺靜秋吟好,林深夜坐寒。仍多禪侶過,淡語更成歡。
石潤通山氣,甘泉一派流。霧浮丹穴暖,冰浸玉壺秋。遠達朝宗志,深懷澤物憂。濯纓無限意,風雨滿滄洲。
曲江大夫故家子,白發蕭騷辭帝里。官居嶺表不即上,路指湘中有馀喜。乃翁勛業聞紫庭,手捧芝書新易名。祥光一夕照宰木,芳銜千古榮佳城。椎牛上冢歡聲重,石獸無情亦飛動。莫怨神道少豐碑,聞說新除好祖奉。
樽前雖闕舊年人,舊事重論迥若新。記得長春為絕唱,依稀難和似陽春。謫仙居處枕湖邊,手種垂楊已系船。勿謂門庭岑寂久,天將巨用理當然。
詐嫌嚼貝磨衣鈍,私帶男錢壓鬢低。不獨邯鄲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
詔集高僧館石渠,得陪清論半年馀。太官飯設天廚供,法藏文編貝葉書。柳外香來知仗近,花陰日轉退朝初。告成又復東西別,目送飛云渺碧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