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同年黃法曹送道服
鮑照貽我羽人衣,下直何妨盡日披。
老去自堪將野鶴,客來休更佩金龜。
官供謾說青綾被,私便全勝白接?。
未脫朝簪戀明主,耿懷空作謝君詩。
鮑照貽我羽人衣,下直何妨盡日披。
老去自堪將野鶴,客來休更佩金龜。
官供謾說青綾被,私便全勝白接?。
未脫朝簪戀明主,耿懷空作謝君詩。
黃法曹送我如仙人羽衣般的道服,下班之后不妨整日披著它。年老了自覺能與野鶴為伴,有客來訪也不必再佩戴金龜配飾。雖說官府提供青綾被,但私下穿著這道服的自在遠勝過戴白接?。我還未脫下官帽,心中眷戀著圣明君主,只能空懷著感激之情寫下這首答謝你的詩。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黃法曹:姓黃的掌管司法的官員。
鮑照:這里代指黃法曹。羽人衣:仙人的衣服,指道服。
下直:下班。直,通“值”,值班。
將:與……為伴。
金龜: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
青綾被:官府供給的被子,這里指官員待遇。
白接?:一種白色的帽子。
朝簪: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戴的冠簪,代指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在官場任職,友人黃法曹送其道服,引發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但因對君主的忠誠和官場的眷戀,不能輕易放棄官職,在這種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官場與閑適生活之間的矛盾心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對比展現內心沖突。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官員的普遍心態。
花落長門日易昏,不因芳草為銷魂。玉闌干外東風過,吹落罘罳月一痕。
不見邊丞久,于今更四年。衡湘悲雁絕,臺省賀鶯遷。屢夢攀嵇叔,無詩寄鄭虔。經過問消息,漂泊已華顛。
銀翼西飛逆地旋,高空萬里豈安眠。漫漫云路初長夜,耿耿星河未曙天。列子禦風原有術,羲和馭日正揮鞭。人間黑暗終須盡,域外晨光已燦然。
孔融過五十,海內故人稀。相府恩猶在,知君未拂衣。
才雄七古性情真,小令常拘作技貧。天下廁身然復溺,更衣食棗誤詩人。
鄉選聯科目,儒官領縉紳。橫經數十載,負笈二千人。業與河汾并,名將稷下鄰。繡衣徒薦剡,朱紱懶縈身。踐履追前輩,光輝振后塵。丹丘鳴鳳下,滄海泛鷗馴。宿草經長夜,飛花落晚春。泗山環馬鬣,鯉水戲魚鱗。最憶凝熙謚,還勝貞曜倫。斯文日陵替,執筆為酸辛。
不必區區名利場,恰將真偽試論量。捫心有愧秋風屋,便與山雷是兩鄉。
郁孤臺前雙玉虹,一杯遙此酹英雄。風云有恨古人老,天地無情流水東。精衛飛沉滄海上,鷓鴣啼斷晚山中。清江不管人間事,煙雨年年屬釣翁。
鐵笛道人已倦游,莫年懶上玉墀頭。只欲浮家苕霅上,小娃子夜唱湖州。
地行仙子羊權家,曾降山中萼綠華。三十六橋明月夜,姑蘇城內有瓊花。
長君昔掛西曹冠,青風漠漠滄江寒。少君復謝薇省吏,身世飄飖忽如棄。歸來對坐四壁居,篋中一卷種樹書。誰言丘壑足枯稿,折腰昔日今何如。五月黃梅雨茅屋,麥苗滿田蠶上族。童稚欣欣笑相語,但免饑寒百事足。吳國樗生少好游,三仕無成感四休。巳道棲棲非我事,將從沮溺問良謀。
煙霞占絕迥塵棼,洞里書藏草色薰。隱并鹿門瞻紫氣,光分藜閣付青云。瑯函日麗恩初被,瑤瑟春深興不群。最是披懷欣令子,遙從嶺外挹清芬。
十載酬知淚未忘,攜來爛漫灑河梁。愁人最是秦淮曲,月落霜飛上去航。
風吹雨腳斷,月到天心明。孤鶴有清夢,荒雞非惡聲。南浦明朝別,西湖幾日程。棹歌人正苦,莫上石頭城。
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