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友山南山新居 其一
桃柳參差出短墻,小樓突兀看湖光。出門便與青山對,讀易能消白日長。硯石洗來如玉潤,藥苗曬得似茶香。鄰僧亦有通文者,常把詩來惱漫郎。
桃柳參差出短墻,小樓突兀看湖光。出門便與青山對,讀易能消白日長。硯石洗來如玉潤,藥苗曬得似茶香。鄰僧亦有通文者,常把詩來惱漫郎。
學以進乎道,不止于決科也。
厭飫優柔,貴精不貴多也。
得失奇偶,固末如之何也。
指端而言,所以勉其切磋也。
三致意于丁寧,式爾心之訛也。
因私淑以儆諸后學,又有以見前輩用心之不頗也。
友愛根天性,今人古與俱。
棣華雖殄瘁,玉樹更扶疏。
經濟終赍恨,循良誰讀書。
慈恩共心賞,霜月淚霑裾。
佛法離住相,色相本非實。云何阿羅漢,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祇園夙親近。會發宏愿深,現此廣長舌。
于后像法世,贊嘆說偈言。筆力涵虛空,三昧出胸臆。
撞開癡愚網,透出大千界。我昔睹殊勝,會聞諸佛說。
以音聲求我,不能見如來。偈語復云何,能離音聲見。
今當解佛意,一切有為法。非偈亦非贊,應作如此觀。
赤城峩峩五岳尊,帝命作鎮西南坤。崇岡遠自太白分,旁騫三峩下荊門。
黛面負扆如帝宸,群峰翼趨候臨軒。眈眈千柱樓云根,黍禾之福此駿奔。
叢霄其上為昆侖,上帝宮闕森五云。統御三界庀列真,精廬福地周八垠。
稽首丈人希夷君,鼎峙潛廬猶弟昆。仙班峻極何司存,事嚴跡秘誰得聞。
我亦三生師玄元,失腳世網如籠樊。雨淚懺洗一炷熏,瑯函蘂笈披靈文。
龍??無路尋軒轅,洪崖何處避俗喧。上皇羅家插青旻,麻姑公遠相為鄰。
欲往從之躡飚輪,凡骨未蛻空逡巡。白云英爽恐未泯,似聞樵叟猶花坪。
高尚無為默不言,遺世獨立非不仁。世自迫隘污我清,一杯聊共云端論。
松風忽作天籟鳴,浮云富貴何足云。度世可不保此身,寸田荊棘當鋤耘。
鬰儀結璘時吐吞,不愿泛海尋蓬瀛。不愿駕鶴朝玉京,只愿餐霞餌黃精。
閉息默坐持洞經,長與玉皇為外臣。
老仙何自來,文焰貫東壁。
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氣溢。
權衡有定度,蓍蔡無遺策。
若非安期生,定是李八百。
堅苦海津梁,壽斯文命脈。
后皇大所畀,陶冶妙無跡。
故山豈不思,老屋須柱石。
雨響清客夢,雨晴催客行。
迥野曉寥落,界天玉崢嶸。
銀海眩雙照,瓊鉤對孤明。
英云強吐吞,杲日還晶熒。
邂逅得奇觀,瞻相愜幽情。
意疑邃古初,立極扶西傾。
誰知絕險外,復有蓬婆城。
青天危挽輸,剽攘加怖驚。
奏函吁眾戚,仁言韙宗英。
早愿虎口奪,少紓魴尾赪。
不勞嚴仆射,分弓窺敵營。
山路相呼游冶盤,何妨月下更追歡。
情知一夕秋無價,看徹三更酒未闌。
衰鬢侵愁羞自照,回腸索句大應難。
可能散發扁舟去,一到垂虹亭上看。
勝賞幾為雨罷休,霽光俄涌屋山頭。
松根煙暖留飛屐,蓼岸波寒緩溯舟。
霧斂長江青眼對,雪消遠岫翠眉浮。
郊原浩蕩春無價,漫索枯腸唱且酬。
并生宇宙間,分殊理則同。
訂頑有明訓,造化與同功。
心腹與手足,疴癢均我躬。
皇皇一仁字,天下皆為公。
霸氣凄涼憶豫州,薜蘿掩映小山幽。
不知今古幾枰誤,空使英雄兩淚流。
借問長槍威塞外,何如短棹老滄洲。
臨分更隔芙蓉語,投贈慙無玉可舟。
辭以情達,義以氣激。
以素心期,托名手筆。
都曹之獲,中寓其一。
尚想風流,太平人物。
以公姓之麟定,執登壇之牛耳。
即信厚以為俊奇,蓋一家之自為體。
以道對時,居夷何愧。
此鑒堂之所以處己,而予察之于此。
治粹于隆古,元凱之懿,根于篤誠。世澤未傾,英髦代興。非不卓犖,絕乎逕庭。而斯道之正,獨未有以韋平之家,而繼孟荀之鳴者。豈天心之昌我朝,固得其人而后行耶。
儒服獨立,出于簪纓。百圣微言,闡我金籝。使萬世而下,洙泗有所系,伊濂有所承。正傳未墜而迄續,絕學將晦而復明。所謂派徐歷許,沿申溯榮。簣覆基峙,源澄流清。殆匪一日之積,偶然而生。
至于道以身立,忠以死爭。斡泰否之機,開剝復之萌。其昆弟剛毅之操,家庭講貫之精,又何其集義之不餒,而為人之難能也。
我讀五帖,言言典型。文史潘吳,詩書邵程。望群賢于忠讜,驗本體于寬平。則雖小而見諸簡牘之接物,亦奚以異于塤箎之同聲。
晻若前陳,如龜之明。仁遠德輶,欲舉曷勝。於戲二難,古誰與京。倡與和與,展也其成。
賜帖不知其幾,而今獲其一。
四印之錯出,百年之湮鬰,神呵鬼護,見此遺物。
嗚呼,此固先德之所寓,而匪止于絕世之名筆。
既軼而獲此繡質,子孫守之謹勿失。
樓臺錯圖畫,高低各云煙。
小車倦登覽,危欄且囘旋。
滄波納暝色,溟蒙同一天。
此中有真賞,題詩謝雕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