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
何年巨斧神丁擘,遺節還看此日留。
一水瀠洄通地脈,兩山旋轉界溪流。
危坡徙倚羊腸險,曲徑斜通鳥道幽。
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黃葉下清秋。
何年巨斧神丁擘,遺節還看此日留。
一水瀠洄通地脈,兩山旋轉界溪流。
危坡徙倚羊腸險,曲徑斜通鳥道幽。
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黃葉下清秋。
是哪一年被神工巨斧劈開,留下的痕跡至今還能看到。一條溪水回旋流淌連通地脈,兩座山環繞分界了溪流。在陡峭的山坡上徘徊,羊腸小路險峻難行;彎曲的小徑斜通,如鳥道般幽深靜謐。有游人高聲歌唱震動林木,半空中黃葉飄落,秋色清寒。
神丁:傳說中具有神力的工匠。
擘(bò):分開,劈開。
瀠洄(yíng huí):水流回旋的樣子。
徙倚(xǐ yǐ):徘徊,留連。
羊腸:形容狹窄曲折的小路,如羊腸般盤繞。
鳥道:只有飛鳥才能通過的險峻小路,形容路徑高險狹窄。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游覽三溪時,見山水奇景有感而作,可能為即興寫景抒懷之作。
全詩以“三溪”山水為核心,描繪其險峻幽美的自然景觀,通過生動的意象與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之奇與游賞之趣,語言凝練,畫面感強,是一首典型的山水寫景詩。
晴教曬藥泥茶灶,
閑看科松洗竹林。
活計縱貧長凈潔,
池亭雖小頗幽深。
廚香炊黍調和酒,
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祗如此,
更無余事可勞心。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遶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遰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鬬新。
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窮冬月末兩三日,半百年過六七時。
龍尾趂朝無氣力,牛頭參道有心期。
榮華外物終須悟,老病傍人豈得知。
猶被妻兒教漸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白頭歲暮苦相思,
除卻悲吟無可為。
枕上從妨一夜睡,
燈前讀盡十年詩。
龍鐘校正騎驢日,
顦顇通江司馬時。
若并如今是全活,
紆朱拖紫且開眉。
莫入紅塵去,令人心力勞。
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且滅嗔中火,休磨笑里刀。
不如來飲酒,穩臥醉陶陶。
幾榻臨池坐,軒車冒雪過。
交親致桮酒,僮仆解笙歌。
流歲行將晚,浮榮得幾多。
林泉應問我,不住意如何。
唯生一女才十二,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輕何怕老,饑寒心慣不憂貧。
紫泥丹筆皆經手,赤紱金章盡到身。
更擬踟躕覓何事,不歸嵩洛作閑人。
日漸長,春尚早。
墻頭半露紅萼枝,池岸新鋪綠芽草。
蹋草攀枝仰頭嘆,何人知此春懷抱。
年顏盛壯名未成,官職欲高身已老。
萬莖白發真堪恨,一片緋衫何足道。
賴得君來勸一桮,愁開悶破心頭好。
旌鉞從櫜鞬,
賓僚禮數全。
夔龍來要地,
鹓鷺下遼天。
赭汗騎驕馬,
青娥舞醉仙。
合成江上作,
散到洛中傳。
陋巷能無酒,
貧池亦有船。
春裝秋未寄,
謾道有閑錢。
弟妹妻孥小姪甥,
嬌癡弄我助歡情。
歲盞后推藍尾酒,
春盤先勸膠牙餳。
形骸潦到雖堪嘆,
骨肉團圓亦可榮。
猶有夸張少年處,
笑呼張丈喚殷兄。
江亭乘曉閱眾芳,
春妍景麗草樹光。
日消石桂綠嵐氣,
風墜木蘭紅露漿。
水蒲漸展書帶葉,
山榴半含琴軫房。
何物春風吹不變,
愁人依舊鬢蒼蒼。
柳湖松島蓮花寺,
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
棕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澹蕩搖空碧,
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
蓬萊宮在海中央。
自從為??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隨年異,為忙終日同。
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彼此皆兒戲,須臾即色空。
有營非了義,無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猶應在妄中。
一榼扶頭酒,泓澄瀉玉壺。
十分蘸甲酌,瀲艷滿銀盂。
捧出光華動,嘗看氣味殊。
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瓶里有時盡,江邊無處沽。
不知崔太守,更有寄來無。
頷下髭須半是絲,光陰向后幾多時。
非無解掛簪纓意,未有支持伏臘資。
冒熱沖寒徒自取,隨行逐隊欲何為。
更慙山侶頻傳語,五十歸來道未遲。